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教学进度安排

高中地理教学进度安排

中国资源
交通运输
11月下旬、12月
工业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工农业交通线点分布
煤炭、石油、水能分布及其合理开发条件评价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
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及原因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12月下旬、1月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
期末复习
陆地与海洋
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居民与聚落
2月中、下旬
识记,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的类型和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特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天气
气候
3月
天气要素及变化
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
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亚洲(东亚及日本、南亚及印度、东南亚、西亚)
地理学科教学计划
课时安排:
高一上:每周2节;高一下:分班每周3+2;高二:4+2;高三5+2。
教材使用:①②③④⑤⑥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二;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三:人教版选修5,一轮复习教材。
进度安排:
高一上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
授课周次
具体时间
授课内容
教时
1
开学第一课
1
2
初高中知识衔接(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温度带分布,一月0°C等温线及七月最低气温分布成因分析 降水形成及类型 降水时空分布
河流、湖泊
自然资源
11月上旬
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流速、水系
长江、黄河,著名大湖
中国的农业
11月中旬
水稻、小麦、玉米、青稞,花生、油菜,甘蔗、甜菜等作业生长习性与分布
运用区位因素分析某地区农业发展条件
半期考试
中国工业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2
16
针对学生、查漏补缺
4
17
中高考放假
4
18
期末复习
4
20
期末考试
高二学年教学内容及进度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达成目标
地球、地图基本知识
中国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中国地形
9月
地球、地图基本知识;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人口分布、民族;三大阶梯、主要山脉、地形单元特征分布
气候
10月
影响因素、一月七月等温线分布特征
非洲(埃及)
4月
掌握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典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分析地理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结合图文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学会区域地理分析方法
半期考试
欧洲西部(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北美(美国)、南美(巴西)、南北极地区
5月
掌握主要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
11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4
12
五一节放假)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2
13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4
14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2
15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
3
中秋节放假)
1
4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5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2
6
国庆节放假)
1
7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章末复习
2
9
半期考试
1
10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
11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知识
1
13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2
14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章末复习
2
16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2
17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
18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20
期末复习
2
21
期末考试
2
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
授课周次
具体时间
授课内容
教时
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Fra bibliotek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作业讲评
4
2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讲评
4
4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作业讲评
4
5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第二节第三节
4
7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第二节
4
8
清明节放假)
第三节 城市化作业讲评
2
9
半期考试
2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2
10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分析地理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结合图文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必修三
6月
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地区差异
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分析资源开发合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选修及一轮复习
暑假补课
具体安排视情况而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