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氧科诊疗规范

高压氧科诊疗规范

高压氧科诊疗规范
内容
一、高压氧治疗适应证
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推荐适应证,凡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必须经高压氧科医师的检诊,疾病的诊断由临床专科医师确诊,并符合下列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后,方可进舱治疗。

(一)急症适应证
1.CO中毒及其他有害气体中毒;
2.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它厌氧菌感染;
3.减压病;
4.气栓症;
5.各种原因引起心肺复苏后脑功能障碍;
6.休克的辅助治疗;
7.脑水肿;
8.肺水肿(除心源性肺水肿);
9.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
10.断肢(指趾)及皮肤移植术后血运障碍;
11.药物及化学物中毒;
12.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跳骤停、麻醉意外、电击伤、溺水、自缢等);
13.各种急性血循环障碍,全身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局部性(各种急性梗死、视网膜动、静脉栓塞等)
(二)非急症适应证
1.CO中毒及其它中毒性脑病;
2.突发性耳聋;
3.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TIA、脑血栓形成、脑梗死);
4.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脑干损伤);
5.脑出血恢复期;
6.骨折及骨折后骨愈合不良;
7.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8.植物状态;
9.高原适应不全症;
10.周围神经损伤;
11.颅内良性肿瘤术后;
12.牙周病;
13.病毒性脑炎;
14.面神经炎;
15.骨髓炎;
16.无菌性骨坏死;
17.脑性瘫痪;
18.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19.病毒性脑炎;
20.糖尿病和糖尿病足
2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
22.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动过速);
23.心肌炎;
24.周围血管疾病(脉管炎、雷诺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25.眩晕征;
26.慢性皮肤溃疡(动脉供血障碍、静脉淤血、褥疮);
27.脊髓损伤
28.消化性溃疡;
19.溃疡性结肠炎;
30.传染性肝炎(使用传染病专用舱);
31.烧伤;
32.冻伤;
33.整形术后;
34.植皮术后;
35.运动性损伤;
36.放射性损伤(骨、软组织、膀胱炎);
37.恶性肿瘤(与放疗或化疗并用);
38.视神经损伤;
39.疲劳综合征;
40.血管神经性头痛;
41.脓疱疹;
42.银屑病;
43.玫瑰糠疹;
44.多发性硬化;
45.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46.复发性口腔溃疡;
47.麻痹性肠梗阻;
48.支气管哮喘;
4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0.脑脓肿;
51.眩晕症;
52.神经症(神经衰弱);
53.视网膜震荡;
54.颈椎病;
55.脑供血不足;
56.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57.视神经炎;
58.癫痫(继发性)及术后;
59.脑外伤后综合征;
(三)婴儿氧舱治疗适应证
1.心脏病孕妇产儿;
2.妊娠高血压病孕妇产儿;
3.糖尿病孕妇产儿;
4.感染孕妇产儿;
5.中毒孕妇产儿;
6.贫血孕妇产儿;
7.肾病孕妇产儿;
8.胎盘功能不全孕妇产儿;
9.过敏性疾病孕妇产儿;
10.新生儿破伤风;
1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2.新生儿核黄疸及其后遗症;
1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
14.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羊水、胎粪吸入);
15.新生儿产伤所致颅骨骨折、头皮血肿;
16.新生儿产伤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17.新生儿产前准备及术后恢复;
18.胎儿宫内窘迫产儿;
19.新生儿脓疱疮;
20.新生儿脐炎;
21.产程过长产儿;
22.脐带先露、脱垂或绕颈产儿;
23.胎头吸引或产钳产儿;
24.胎儿异位产儿;
25.胎膜早破产儿;
26.难产产儿;
27.缺氧缺血性脑病;
28.败血症;
29.病毒性脑炎及其后遗症;
30.感染性疾病;
31.各种中毒性疾病(白果、霉变甘蔗、药物过量、毒气)。

二、高压氧治疗禁忌证
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推荐。

(一)绝对禁忌证
1.未经处理的气胸、纵隔气肿;
2.肺大泡;
3.活动性内出血及出血性疾病;
4.结核性空洞形成并咳血。

(二)相对禁忌证
1.重症上呼吸道感染;
2.重症肺气肿;
3.支气管扩张症;
4.重度鼻窦炎;
5.心脏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6.血压过高者(>160/100mmHg或者21.3/13.3KPa);
7.心动过缓(<50次/分);
8.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
9.视网膜脱离;
10.早期妊娠(三个月内);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咽鼓管阻塞;
12.重度肺囊肿;
13.急性中耳炎;
14.鼓膜内陷;
1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6.高度近视(>600度);
17.精神病未控制者;
18.青光眼(闭角型);
19.严重凝血机制异常;
20.严重肺部感染、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开放性胸壁、胸腔创伤;
21.全身衰竭者;
22.癫痫(药物未能控制者);
23.高热(T>38.5℃);中枢性发热除外;
24.已进入临床死亡者;
25.上颌磨齿或尖齿等刚拔过牙者;
26.重症甲亢;
27.成人呼吸窘迫症;
28.手术后出血未止;
29.早产儿;
30.脑脊液漏;
31.严重颅高压;
32.脑血管瘤;
33.脑血管畸形;
34.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三)婴儿氧舱治疗禁忌症
1.内、外出血未控制者;
2.发烧原因不明者;
3.40孕周以下的新生儿;
4.极低出生体重。

三、高压氧治疗方案
(一)大型空气加压多人氧舱治疗方案
1.一般疾病的治疗方案:采用0.2MPa压力,加压阶段吸氧法,具体方法是:加压5min后,开始吸氧40min,中间休息10min,再吸氧40min,开始减压,加、减压时间各20~25min。

2.急症抢救如CO中毒、气栓症等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0.2MPa压力,进舱后持续一级面罩吸氧,加、减压各20 min,稳压吸氧50 min,总治疗时间90 min。

(二)婴儿氧舱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

年龄治疗
压力
(MPa)
升压时间
(min)
减压时间
(min)
稳压时间
(min)
洗舱时间
(min)
1 ~30天0.14 15 15 20 不需洗舱
1月~4
0.15 15 15 30 不需洗舱月
5 ~8 月0.1
6 20 20 20 10
0.17 20 20 30 10
9 ~12

1~1岁半0.18 25 25 25 10
0.19 25 25 25 10
1岁半~2

2 ~5 岁0.2 25 25 30 15
(三)高压氧治疗次数与疗程
1.一般疾病: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1~2个疗程为宜。

2.气性坏疽:采用3日7次疗法,即第一天为3次,第二、三天各2次。

3.急性脑水肿严重时,可每天治疗2次。

4.慢性疾病:成人以2~3个疗程为宜。

对长期昏迷、CO中毒迟发性脑病、脑卒中、脑外伤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老年期痴呆、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菌性骨坏死等,以3个疗程为一阶段,休息7~10天后,再进行下一阶段治疗,最长可达10个疗程以上。

5.一些容易复发的疾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重症肌无力等,可每半年或1年重做2~3个疗程,连续3~5年,以巩固疗效。

6.婴幼儿高压氧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须休息3~5天,3个疗程后须休息1个月。

四、高压氧治疗注意事项
(一)治疗时机:患者一旦确诊为高压氧治疗适应证,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二)疗程要足:根据不同疾病与病情严重程度,疗程不同,可达到预防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三)强调综合治疗:各种疾病在应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要配合药物治疗,如缺血性疾病冠心病、脑梗塞、闭塞性脉管炎、大多数缺血性眼底疾病等,治疗前应常规服用血管扩张药,以对抗高压氧的缩血管作用。

而严重脑水肿患者,进舱前须用脱水剂,以防止颅内压反跳。

须长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最好常规每服用维生素E,每天3次,每次100mg ,可预防氧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