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其外延包括科学技术、经 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语言文字、 道德伦理观念、宗教现象、文学艺术、哲学和社会学、 教育和教育思想、新闻出版事业、公共文化设施等活动、 民间文化等。
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广义的文化,即《辞海》中对文化的界定,包括 物态的、制度的、思想的和习俗的不同层次。狭义的 文化,主要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 历史、文学、艺术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来,中华 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以其辉煌的成就 屹立于人类文明之林。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 智慧的结晶,也是凝聚我国各个民族生生不息、团结 奋进的无形力量。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 们不仅应当十分珍惜,而且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 之发扬广大。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
第一讲文化与中国传 统文化
第一讲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与流变 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应注意 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 名词。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统计, 1871年到1951年,西方学术界出现的“文化”定义有 160余种,1952年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关于“文化” 的新定义更是层出不穷,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一是 文化本身涉及面极其广阔,另一方面也与其词源及人 们研究的不断深化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广义的文化称为“大文化”, 把狭义的文化称为“小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 “中文化”。“中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思想道德建 设和科学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 果,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它们既相联系, 又有区别。概括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 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 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显现;文化相对自然而言,文 明相对野蛮而言,是指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人 类创造了文化,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以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讲,中国传统文化 也称国学,中华民族文化。
(2)以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就 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和积累。
(3)根据“传统”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 历史统文化的形态
在西方,“文化”一词原于拉丁文Cultura,英文写 作Culture,含有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饲 养牲畜等意思,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治, 品德教化等含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 “文治教化” 有了比较接近的义项。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推进以及文化本身的不断发展, 到了近现代,人们又对其作出了以下的诠释和界定:
在东方(中国),“文化”中的“文”和“化”最 早是分开使用的。“文”指文字典籍,礼乐制度,文 德教化等,并具有与“质”、“实”相对应的含义。 用《论语》中的话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字本意指事物的变化过程,《礼记》中的赞天 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就表达是这个意思。 由此又衍生出造化、变化、变易以及教育、塑造等名 词。“文”、“化”两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 的事。《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 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指人际之 间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两汉的刘向作 《说苑》开始将“文”、“化”二字联为一词,他说: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出,为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很明显,在古汉语中, “文化”一词的本意是与“武功”“武力”相对的概念, 指以文德教化天下,这里既有政治主张,又有伦理意义。
酒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这些分类属外在角度的划分,从文化的内在结构 和层次上讲,它又可以作以下表述:
物质文化 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其中两层次说简单明了,四层次说比较完善,并有 以下的内涵特征:
物质文化,又称物态度,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 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它以满足人类生存发 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为目标,并直接反映着人 与自然的关系。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发展中所建立的各 种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 制度,以及组织形式在内。制度文化又称适应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技术既属于物质文化(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属于精神文化,(科学的内 核是科学精神,是精神文明的基石)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和流变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意识形态活 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审美情趣和思维 方式的总和,并可进一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 态两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复杂人际交 往中约定成俗的习惯行为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的形式 出现的,具有显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常被称为人们 的行为模式。一定的行为文化是一定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它外延范围的广泛性。 于是研究者们,以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其作出了不同 的分类,具体如下:
时间角度: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
现代文化等。 空间角度: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
大陆文化等。 社会层面: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
民间文化等。 社会功能:礼仪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
西方人的新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包括知识信仰、法 律、艺术、道德、习俗等多学科的知识。
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与形象 (语言与艺术)所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 式。
中国人的新概念 《辞海》: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 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主要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