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

中国当代文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洪峰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3、反思文学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贤亮的《绿化树》、王蒙的《蝴蝶》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4、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在主题或内容上有哲理的思考,又追求意象的象征性和意蕴的不确定性,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5、新写实小说指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6、寻根文学产生于80年代中期,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是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张洁等。

8、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9、新生代诗歌80年代中期,一批更年轻的诗人张扬生命意识,崇尚非崇高、非优美的美学原则,强调语言之于诗的根本性地位,追求能够呈现生命与生存的、自然本色的、非意象化的直接性语言。

代表诗人有韩东《有关大雁塔》等10、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

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

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1、新历史小说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叙事的重新陈说或再度书写,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被既往话语赋予特定价值和意义的历史叙事。

如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莫言的《红高粱》、苏童《1934年的逃亡》等12、台湾乡土文学 70年代台湾民族意识大觉悟,促使了社会、文化、文学的民族和乡土回归。

主张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启迪人生;要建立民族风格,关心民众疾苦,从人的复归出发,克服人人的异化。

代表作家有陈映真、王帧和等二、主要作家作品三、问答题1、《商州初录》是如何展示商州地域文化的(1)美丽自然风光的赞美。

<莽岭一条岭>:大凡群山有势,众水有脉,四面八方的客山便一起向莽岭奔趋了。

回抱处就见水流,走二十里,三十里,水边是有了一户两户人家。

人家门前屋后,绿树细而高长,向着头顶上的天空拥挤,那极白净的炊烟也被拉直成一条细线......(2)纯朴乡土风情的颂扬。

<黑龙口>:对客人的信任。

<莽岭一条岭>中的古风-- “人的善良在这里却保留着、发展着美好的因素。

”身怀绝技医术的接骨老汉为人看病不收钱或少收钱。

(3)心灵美、人性美的讴歌:《商州初录》:“勤劳、勇敢而又多情多善的父老乡亲”。

<莽岭一条岭>。

:过路人将旧草鞋留给过路人。

<桃冲>:好做善事的老汉父子。

2、“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主要特征、三种类型及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P403主要特征: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取、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

三种类型:一是注重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本相的还原,如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等“人生三部曲”和刘震云的《单位》和《一地鸡毛》。

二是注重对生存欲望生命本能的表现,如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长篇小说《落日》和刘恒的短篇《狗日的粮食》、中篇《伏羲、伏羲》。

三是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的“新历史小说”,如叶兆言的“也泊秦淮”系列,该系列由《状元境》、《十字铺》、《追月楼》、《半边营》等四个中篇构成。

3、简述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内涵爬P437(1)融入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恩怨、门派残杀与侠义奇情的旧模式。

(2)金庸武侠小说还能站在新的历史角度上,突破儒家的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肯定中华许多兄弟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赞美各民族平等、和睦、互助共荣的思想。

(3)金庸的武侠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笔下的人物,突破性格单一、呆板的模式,注重写复杂人物的性格、正邪混杂。

(4)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含量。

4、简述巴金《随想录》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点 p492思想上:(1)巴金“人生探索”精神的一以贯之。

(2)他敢于“说真话”、诉真情的人格勇气。

(3)它充溢着一种严苛的、动人的“自我解剖”精神。

艺术上:(1)文体自然、笔墨自由。

(2)文体的构思呈现着“随意赋形”、自由流淌的风貌。

(3)他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自然、无技巧”,说自然,情感才使文笔自然;无技巧,技巧自在行文之中。

5、请列举2---3个文化寻根派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并简述文化寻根小说的三种意识p386作家及作品:阿城《棋王》、张承志《北方的河》、韩少功《好爸爸》意识:(1)、在文学没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述,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

6、余光中《乡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p471(1)在传统的主题中融入了深广的时代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感和现实感。

把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融于一体,寄寓着万千海外赤子绵长的乡关之思,含蕴了中华民族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殷切期望。

(2)单纯而丰富得美的意象,同时也有高明的意象组合艺术。

(3)语言造诣较高,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使诗中充满奇妙的比喻,诗人还擅长用典引事,使意象繁变。

7、你怎样理解“陈奂生性格”已经成为历史和国民性格中的美德与弱点的一面镜子p372(1)阿Q精神胜利法,自我安稳,自我欺骗,在宣泄中求平衡(2)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变化。

物质生活:吃(《“漏斗户”主》)——穿(帽子)(《陈奂生上城》)上了一个台阶。

“囤里有米、橱里有衣”,“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满意透了”。

精神追求:“生活好转以后,他渴望过精神生活。

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哪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

”迫切要求改变“比别人矮一头”的地位。

虽然自卑、自欺,但比“漏斗户”主时精神麻木,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陈奂生系列”是反映改革题材的重要作品,此篇当然也反映农村改革调整带来重大变化。

(3)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

陈奂生的自卑自贱、自慰自欺这些性格中的负面因素,是极左路线对农民的政治专制、经济剥夺造成的无权地位所致,而以吴书记来炫耀自己和压制妻子的心理是封建意识在心理深层之积淀。

国民性之改造,不像物质生活这些浅层的东西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很快改变,而是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而这又恰是作者所关注的。

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面对着人的灵魂,面对着自己的灵魂。

我认为我的工作,无论如何只能是人类灵魂的工作。

我的任务,就是要把人的灵魂塑造得更美丽。

”“这篇小说,解剖了陈奂生也解剖了我自己,希望借此来提高陈奂生和我的认识水平、觉悟程度,求得长进”(《且说陈奂生》)。

对人的关注使之与同类改革题材区别开来而有了深刻丰厚。

8、谈你怎样理解《棋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P388(1)《棋王》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成败得失作为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处理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棋王》呈现的是中国道家文化意蕴。

王一生逞强好胜并在以一对十的车轮大战中出尽风头,与道家文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主旨相悖,不能说王一生深得道家文化神髓,所以《棋王》的文化并非典型的道家文化。

(3)它的道家文化的生成语境和传统道家文化的生成语境是相同的(4)在《棋王》中,阿城除了讲到道家思想外,他还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禅融合其中.儒融合在王一生的人生中,而禅融合在王一生的棋道中。

这使王一生成为一个集儒、道、禅于一身的特殊人物。

因他人生也是一个道、禅结合的特殊体,是庄禅思想的体现,作者把儒家、道家、禅宗的结合是传统文化在王一生这个个体中的再造与复活。

9、请列举2---3个先锋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并简述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p394代表作家及作品:孙甘露《信使之函》、莫言《红高粱》、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苏童《妻妾成群》叙事特征:(1)形式的本体化,“形式”就是目的。

(2)就其文体面貌而言,“时间”与“幻觉”是决定“先锋小说”文体面貌的两个最为本质的要素。

(3)就其内部组织结构来说,“先锋小说”十分重视叙述结构的设置。

(4)“先锋小说”的主体策略把自己的虚构性叙述行为赤裸裸的暴露给读者,不顾一切既成的文化和文学规范的制约。

10、简述王蒙对意识流手法的东方化改造 p368①一是在艺术形式上兼顾民族的和大众的审美习惯,不以“现代”排斥“传统”,而是积极寻找它们的契合点,将“意识流”的新枝嫁接在传统小说的根茎上,其小说常常是以人物和故事为经,以心理描写为纬,飘忽的意识流淌在故事的框架之中。

②二是在内容上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意识形态相适应,过滤了西方“意识流”小说那种专注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个案式的性本能的呈现以及一些过于非理性化的个人化、私人性的心理活动,带之以民族的苦难、个人的遭遇、历史的反思、时代的痛苦、灵魂的自省、追求的失落、摆脱负担的奋进、新矛盾前面的困惑、两代人的隔阂与沟通等等更具社会历史内涵和时代感的内容,从而使其“意识流”“流”出了鲜明的反思意味,有着与新时期的精神风貌相协调的浑厚、刚健的品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