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户 外 安 全 手 册(基本版)

户 外 安 全 手 册(基本版)

户外安全手册(基本版)一、行前——喜欢户外的人们应该怀着对自然和生命敬畏的态度,在事先作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快乐出行。

1、认识自己①出发前去医院作个体检或来一次体能测试是相当必要的,能对自己身体是否适应有个客观认识。

②对将要进行的户外运动活动时间安排和强度等情况作一个综合评估,看自己身体是否能够承受。

③对于高强度的户外运动,比如:登雪山、穿越、漂流等活动,还应该提前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④对食物、花粉、植物有过敏反应史的要重视,作好相应预防措施,同时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

⑤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眩晕病史的应该避免进行登山活动和其它危险性较大的运动。

☉相信只要做到上诉几点,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由于个人身体状况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

2、了解景区①尽可能对要前往景区的交通、地质、天气、道路、动植物等情况作个了解,以便作出相应准备。

②了解沿途和景区当地的政府、医院、派出所、宾馆、餐馆的情况,作好相应纪录,并随身携带。

③了解当地政府或管理部门对于景区的各项规定,便于制定活动行程中的吃、住、行等各项安排。

④有必要对当地人文风俗,以及治安状况等作一个了解,避免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冲突和意外事件。

⑤了解当地政府或景区管理处是否有应急部门,如果有请抄送一份活动计划和人员资料以便备案。

☉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工作,作出相应准备,防患于未然,才能在发生意外时自救或得到及时帮助。

3、了解团队(不适用单独户外者)①不鼓励个人行为,应当有团队意识,在参加活动时要注意,建议选择有组织和详细计划的形式。

②明确组织形式和成员等基本情况,人数不要少于三人,这样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才能够互相帮助。

③组织者在制定出行计划前进行一次座谈会,汇总基本情况,以便大家了解,同时作好相应纪录。

④通过座谈会中对人员情况的了解,组织者应针对参加者各自情况协商分工安排,取得大家认同。

⑤组织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掌握,以及进行活动具体分工安排后,着手制定活动详细计划。

☉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了解你的团队、认知你的队友都是进行安全户外必不可少一个程序。

4、制定计划①不论是单独户外还是团队户外,都应该以书面形式制定出行计划作为进行户外活动的基础指导。

②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对活动的时间、人数、线路、交通、就餐、住宿等情况作出具体说明或图示。

③建议制定A、B两套方案,A为主方案,B为备用方案,以便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仍有计划可循。

④团队户外组织者制定好计划后应该公示,在大家都无异议的情况下确定,并同时留下书面备份。

☉一份完整合理的计划如果能够制定得详细到点,那么这样的计划就能成为进行户外的有力保障。

5、必要装备①除衣物、背包、火源、炉具、餐具、刀具等必要东西外,还应准备帐篷和睡袋等物品方便露营。

②可用的通信设备。

提示:目前很多景区都没有手机信号,通讯联系只有靠使用无线对讲机进行。

③一些医药用品及简单器械。

比如:抗生素、云南白药、眼药水、创可贴、消毒剂、纱布、夹板。

④手杖、折叠铲、绳索、信号棒。

当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这些东西能够帮助进行互援、自救和求救。

⑤地图、指南针、路标、记号条、警示牌。

正确使用起到防止迷路、警示同伴和配合搜救的作用。

☉一套完整的装备是进行户外必不可少的依靠,有备无患,根据活动来选择购买或租用相应装备。

6、应急准备①制作一张小卡片(最好是防水的塑料卡片),上面写明个人姓名、血型、地址、应急联系电话。

②准备一个笔记本,一天以上的跨夜活动应该养成写日志的习惯,详细纪录下每天行程中的事情。

③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准备1-3根能量棒(能量食品),以备遇到意外受困时能够坚持几天的自救。

④应急火源,如:火柴、打火机或棉花、卫生纸等可以生火的物品,当意外受困时能够提供热源。

☉认真准备以上应急资料和物品,切记要放在身着衣服中随身携带,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候使用。

(二)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1)火灾茂密的丛林和草原在干燥天气下火灾发生的几率较大,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切不可轻视野火的威力。

1、主动预防:①要有防火意识,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

还要在任何地点都小心火种,避免人为引起的火灾。

②正确对待在野外生火的事情,应该选择在适合的或景区指定的地点,进行野炊煮食或燃起篝火。

③特殊情况下确实需要在不适合地方生火,应做好防火措施,如:用石块垒砌防火墙或建防火带。

④吸烟人士应避免随意吸烟,乱扔烟蒂,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后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或带走。

⑤正确选择露营的地点,应远离干燥的草丛和灌木,如确需要在这种地方扎营应进行必要的清理。

⑥因为大多数户外用品和露营装备都是易燃织物,所以不要在帐篷内吸烟、放置火源及危险物品。

⑦夜间露营休息时,如无人值守,对营火要用土掩埋或用水浇灭,并且仔细检查,确认火源熄灭。

⑧离开野炊地点或露营地点时,应仔细检查火源是否熄灭,最好用土掩埋或用水浇灭,方可离开。

2、应急处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山野和草原火灾蔓延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应急处理办法也不尽相同。

①主动选择是逃。

生命第一,如发生火灾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选择理想路线尽快逃离火场。

正确判断火患情况,选择适合方式迅速逃:a.注意观察野火的蔓延方向,逃离方向切不可跟火蔓延的方向一致。

b.观察周围所有小径的方向,选较现有的安全小径逃生,障碍比较少,而且走得快。

c.在山野时应观察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植物较少的方向,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中。

d.在草原时除了观察野火的蔓延方向,还应观察风向变化,选择顺风斜向,切记不可迎风逃生。

②被动选择是避。

若火灾发生,选择正确方式躲避也是在火灾中生存的关键。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作为躲避和自救的方法:a.改变既定路线。

如发现前路出现火情,切不可冒险尝试继续行程,应改变路线避免被火围困。

b.已被火围困时,应淋湿衣物包掩外露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开阔地带,可减轻身体受伤的机会。

c.在山野时由于气流原因火势顺坡蔓延,如情况许可,切勿往山上走。

应躲在石滩或岩石后面。

d.在草地火势蔓延是受风向主导,应躲进洼地或逃进已经燃烧过的地方,甚至可以放火制造安全区。

e.如果衣物已经被点燃,应该迅速脱掉丢弃,避免烧伤皮肤和引燃头发。

注意化纤衣物要提前脱掉。

f.用水淋湿手绢或棉布织物,捂在口鼻上可以阻挡吸入有害的气体,避免由于呼吸引起的窒息发生。

③最后选择是灭火。

切勿随便试图扑灭野火,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尝试。

一般来讲两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灭火:a.火情发生初期或火势影响范围极小,附近有水源或可用灭火器材,能够迅速扑灭。

b.处于比较安全的地方,并且有可逃生的路径,扑救失败的情况下能迅速安全撤离。

2)山洪一般户外者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

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人适在溪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

主动预防:①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行进。

②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③不要逗留在河道作长时间休息,尤其在下游。

④不要选择在旱沟、低洼和山涧处搭建营地。

这些地方往往是山洪倾泻的便道。

正确应对:①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②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③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④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抱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3)塌方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致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塌方。

主动预防:①出行前注意天气预报,了解前往景区地质情况,如遇连日豪雨不益出行。

②行进中遇到暴雨时,应根据路程选择尽快下山或上到山顶平地。

正确面对:①观察判断—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份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②不可盲进—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③救援原则—如队友被大面积山泥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应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

4)雷击雷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端,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上。

如遭电击,大多会因而肌肉痉挛,烧伤,窒息或心脏停止跳动。

主动预防:①出行前注意天气报告。

避免在天气不稳定时进行户外远足,雷暴警告生效时更不宜出门。

②在户外,应穿着胶底鞋或专业户外鞋。

③露营时注意周围环境,远离高大树木,在草地上露营要选择相对地势较低的位置,避免受到雷电直接攻击或受到次生灾害。

④切勿接触水质或潮湿的物体。

⑤切勿站立于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

⑥闪电击中物体之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

应该蹲着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⑦远离铁栏或其它金属物体,身上的金属物品例如首饰等亦应暂时除去。

⑧在可能情况下,躲入建筑物内。

⑨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

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⑩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应急处理: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救治。

(三)其它意外的预防和处理1)暴寒身处寒冷的地方又没有足够的衣服,致体温下降,时间久了甚至会致命,称为体温过低(失温)。

即使在夏天,因突然而来的寒雨或暴雨,致气温急降,也容易引致暴寒。

暴寒的征象:疲倦、无精打采、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孪、口齿不清、产生幻觉等。

主动预防:①远足前一晚必须充份休息。

②如身体不适,就不应勉强参加活动。

③出发前吃一顿丰富有营养的饱餐,途中可吃高热量食物,如朱古力。

④带上备用保暖用的发热袋、睡袋或御寒衣服。

⑤带上备用一套干衣服,以备更换。

⑥除非拉练之类的活动,否则勿带过重的物品,以免消耗体力。

⑦行程中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劳,以免消耗体力。

被动处理:①遇雨时应该选择找地方躲避风雨。

不要长时间冒雨行走。

②于避雨处迅速更换湿衣服。

③用衣服或发热袋、睡袋把头、脸、颈和身体包裹以保暖。

④以热饮及高热量食物,保持体温。

⑤有条件的话可以燃起篝火。

迅速提升体温。

⑥如已经出现暴寒的征象,可采用各种安全办法提高患者体温,同时联系急救。

2)迷路于天气不佳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致迷途。

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详细计划行程,都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主动预防:①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小心计划行程。

②远足人士应留意当天的天气报告,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进行远足。

③紧记带备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冷静面对:①应利用指南针及地图设法找出所处位置。

②设法记忆曾经走过的途径,并经原路折回起点。

若不能依原路折回起点,应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③切勿再往前进,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