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方案与指南
例不超过5%。 • 各级报告单位按时限从填卡至网络报告的及时率≥95%;《死亡医学证明书》计算机录
入符合率≥98%。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发生的在家死亡的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入
户率应达到95%以上。 • 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网审核,按时限完成审核,审核及时率、合格率
≥95%。
3. 死亡个案的填报 • 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 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 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 《死亡医学证明书》。
• 涉法死亡个案
– 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 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 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死因监测各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质量 控制要求。
• 指南为征求意见稿,还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内容
• 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 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组织机构与职责 • 制度保障 • 质量控制 • 考核与评估
一、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1.报告对象 • 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指南
湖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 2013年7月15日
主要内容
• 湖北省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 湖北省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指南 • 工作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湖北省死因监测工作方案
背景
• 2012年5月,卫生部等15个部委联合下 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 国90%的县(市、区)。
一、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2) 报告程序、时限 • 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 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 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 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一、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4. 报告内容 • 《死亡医学证明书》
– 一般项目 – 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 – 其他项目
• 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 • 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
一、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6.网络报告 • (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 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 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1)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
任单位。 (2)报告人: •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 •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
明书》。
一、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和管理
二、监测范围
• 全省106个县(市、区)
三、监测内容
•死因登记信息报告
– 报告对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内容与填报要求
•死因登记信息管理
– 死亡信息的审核、订正、补报、查重、资料保存与管 理;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四、各级职责与保障
• 组织形式与工作任务
–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死因监测工作的总体领导和协调,定期组织检 查、督导和评估。
• 为规范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省疾控中 心慢病所制定了《湖北省全人群死因监 测工作技术指南》,供各地参考使用。
印发通知
一、监测目标与指标
• 总体目标
– 全面开展死因监测报告工作,建立健全我省死因登记 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上报死亡病例信息 资料。
• 年度目标
– 从2013年起,全省所有县(市、区)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 – 2013年,全省50%的县(市、区)达到全人群死因监测质量指
– 省疾控中心负责制定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和培训教材;汇总全 省监测数据,分析、清理数据等;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进行质量 控制;负责市级和县(市、区)级监测骨干人员的培训。
– 各市(州)的死因监测工作由各市(州)卫生局领导,市(州) 疾控中心根据省级监测技术方案制订本市(州)死因监测实施方 案,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负责技术指导、质量 控制、督导和二级培训。
标要求; – 2014年,全省80%的县(市、区)达到要求; – 2015年全省100%县(市、区)达标。
附表
一、监测目标与指标
• 质控指标要求
• 以县(市、区)为单位,年度粗死亡率≥6‰,婴儿死亡率≥5‰。 • 各级医疗机构《死亡医学证明书》网报数量与本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数量
相符,符合率100%。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漏报率在5%以下。 • 《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填写完整率≥95%,填写正确率≥95%,ICD-10编码错误的比
• 经费保障
– 各级财政根据《湖北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要求,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死因监测工作。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经费按以奖代补的方式下拨到监 测工作质量高的地区。
五、考核与评估
•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督导与检查,对死因 监测工作进行督导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 决。
湖北省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背景
• 加强我省死亡报告与死亡原因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 高死亡报告工作质量,全面了解我省死因构成,分析其动 态变化趋势,确定慢性病防控优先领域,为制定卫生工作 政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 《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结合 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南。
• 2012年12月,省卫生厅等15个厅局联 合下发《湖北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我省全人群死因 监测到2015年覆盖全省100%的县(市、 区)。
• 为落实《规划》,2013年4月,省卫生 厅印发《湖北省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 对全人群死因监测等5项慢性病监测工 作提出了目标、任务和要求。
– 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协调、管理本县(市、区)监测工作; 县(市、区)级疾控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本县(市、区)死因监测 工作。
四、各级职责与保障
• 技术保障
– 省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全省死因监测工作技术方案,保 证监测方案整体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市(州)疾控中心对辖区内死因监测工作的实施进行 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