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 第六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西方殖民者侵略拉丁美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西班牙最早侵占的殖民地位于海地岛②葡萄牙在巴西建立总督制度进行殖民管理③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广泛建立种植园④英国打败西班牙取得除巴西以外的广大殖民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以下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西方殖民者早期侵略的主要方式②通过直接抢掠、侵占土地、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完成③表现为放弃奴隶贸易并进行商品交换④通过开办公共工程和修建铁路完成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1884年,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对非洲的影响是( )A.承认了非洲各国的主权B.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C.建立了世界自由贸易协商机制D.加速了对非洲的瓜分进程4.下列各项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有( )①荷兰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②列强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④英国殖民者开始侵入印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形成D.科学革命的发生6.据研究,1760—1850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7.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8.该事件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该事件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C.非洲独立运动高涨D.印度民族解放运动9.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这里的“殖民者”来自( )A.英国B.葡萄牙C.法国D.西班牙10.1906年,印度国大党提出的主张是( )A.印度实行独立B.结束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C.抵制英货D.抗捐抗税11.“亚洲的觉醒”时期,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这一时期,除了下层人民的斗争外,还有( )A.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义B.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运动C.以殖民者后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D.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改良运动12.19世纪末,非洲唯一一次取得反帝斗争胜利的领导人是( )A.孟尼利克二世B.阿拉比C.马赫迪D.提拉克13.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的国家是( )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德国14.实际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殖民国家是( )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通过美西战争侵占的亚洲国家是( )A.印度B.伊朗C.菲律宾D.土耳其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巨大威力,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1)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历史原因。

(2)材料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变革和国际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拉丁美洲的革命是1790年在海地开始的。

至1810年,已蔓延到整个拉丁美洲地区。

至1826年,基本告一段落。

除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圭亚那等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都已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的殖民主义统治,建立了民族独立的国家。

资产阶级和商人虽然参加,但由于本身力量较弱,始终没有成为革命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

在不少国家里,大地主所占有的土地甚至在独立后还有所增加,这就为新的殖民主义者的侵入准备了条件。

因此,独立并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全扫清道路,而是使拉丁美洲的社会由殖民地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1)简要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

分析18—19世纪拉丁美洲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二1891年,当英国建议对黄金海岸的阿散蒂国王普伦佩一世予以保护时,他答复说:所提目前情况下的阿散蒂可前来享受女王兼印度女皇陛下保护一节,余意乃需非常严肃考虑之事。

对此余愿奉告,吾人已得出结论,认为余之阿散蒂王国决不为此类政策承担义务。

阿散蒂必须保持旧貌,同时保持同一切白人友好。

余作此书并非浮言自夸,实系剖明真情……阿散蒂之事业方兴未艾,所有的阿散蒂人并无理由对前途感到惶恐不安,或有一刻认为吾人之事业由于前此敌对行动之结果已经受到挫折。

——[加纳]博亨主编《非洲通史》第七卷《1880—1935年殖民统治下的非洲》(2)根据材料,概括阿散蒂国王对即将沦为英国保护国的态度。

材料三19世纪,废除奴隶贸易是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平行进行的。

西非尼日尔河三角洲的棕榈油是“传统的”,同时也是最畅销的新产品,第二类主要的新产品是花生,第三类主要新产品是橡胶。

大宗出口的新产品必定会换回新的进口货物。

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在19世纪越来越多地输入非洲。

举例而言,18世纪主要的进口货——棉织品,在1815年至1859年间增长了50倍,到1891年又增长7倍。

西部非洲的制造商与正在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其它地区的居民一样,尽可能调节生产以适应进口大潮的冲击。

一部分地方制造业被迫迁移;另一部分为抑制竞争而设法转向专业化,或退守比较有限的市场。

——摘编自[尼日利亚]阿贾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六卷《1800—1879年的非洲》(3)说明西非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印度共修成铁路1588英里,到1901年已是25373英里,投资总额为2.267亿英镑,仅利润每年就达600万英镑左右。

……铁路把内地与沿海城市联结起来,打破了交通闭塞状态;铁路和机车的维修促使在印度建立修配厂,促进采煤业发展;使人开阔眼界,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增进统一观念,对打破种姓界限也起了相当作用。

电报线的架设速度加快。

1860—1861年度为11093英里,1890—1891年度增加到37070英里。

极大地方便了商业联系,当然也方便了英国对印度的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印度的面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1894年,印度工厂有815家(大、中、小厂都在内),平均每日使用工人数349810。

交通设施有了很大进步,铁路、公路、水路已把全国各地城市紧密联结起来。

1865年,印度与欧洲的第一条电报线架成,这意味着印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增强。

随着大工业兴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1872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8.7%,1901年增长到10.84%。

1901年,全印度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4个,5—10万人的城市有42个,2—5万人的城市135个,1—2万的城市393个。

——摘编自林承节著《印度史》(第2版)(1)概括印度殖民地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

它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先声。

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族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抑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

斗争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

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册(2)简要说明,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葡萄牙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进行殖民管理。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建立种植园。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西班牙海上霸权结束。

巴西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正确答案选A项。

2.A解析: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这种发生在资本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之前的资本积累形式,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体现了暴力性、掠夺性和残酷性。

正常商品交换获取利润,再把利润进行分配,用于消费的不能称为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称为资本。

开办公共工程和兴建铁路,是资本输出的手段。

正确答案选A项。

3.D解析: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协议: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会议还规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

会议加速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18世纪下半叶,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反对奴隶贸易同废除奴隶制的呼吁汇合,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废奴运动。

1807年,英国通过了禁止贩卖非洲黑人奴隶的法案。

正确答案选D项。

4.D解析:17世纪初,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完成对非洲的瓜分,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国家沦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略印度,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鸦片并向中国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正确答案选D项。

5.C解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出现了哥伦布大交换,物种传播。

英荷殖民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取得海上霸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