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读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

二、课前自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三、探究新知(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

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

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

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

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四、课堂检测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奔月鲲()展翅()天()月()生机振()不已积()成()风()正()()发早()夜()()日第二课时一、导读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课前自学:1、听写下面词语: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师指导普遍存在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三、探究新知:(一)、互相质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此处可补充阅读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二)、欣赏品析课文,感悟表达方法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作出标注。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试写居里夫人,列出写作提纲,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4、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里,应用多种手法对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灵、精神进行了盛赞,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熠熠生辉。

作者的写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1、下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2、读一读刚才写下来的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共同赏评。

(四)、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四、课堂检测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来拟定的提纲写,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说一说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

板书设计:18、跨越百年的美丽外在美:美丽端庄内在美:执著的探究精神执著的信念与追求巨大贡献淡泊名利19 千年梦圆在今朝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读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二、课前自学1、小组展示搜集到的“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相关资料。

2、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三、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四、课堂检测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年()月()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被送上太空。

中国成为第()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板书设计:千年梦圆在今朝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读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