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心理描写

学会心理描写

“学会心理描写”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认识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直接描写)。

2、学会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直接描写)写作。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直接描写)写作。

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老师们,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谁来谈一谈?师提示:用我想来说话。

师:那你们猜一猜李老师此刻在想什么?用“李老师想”来说一说。

师提示:那你觉得李老师今天在这里最大的想法就是把课上得怎样?师:上得很精彩,是吗?师:嗯,李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教学过程:一、导语:刚才在上课以前,同学们用“我想”、“李老师想”说话时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人的心理活动。

把心理活动继续下来的写作手法就叫做——心理描写(板书:心理描写、齐读)心理描写能展示人物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心理描写很重要,但在写作文的时候又常常被我们忽视。

今天,我们就一起敞开心扉,让心灵说话吧!老师先出示几段心理描写的例子,请同学们读一读。

(播放课件)二、认识心理描写方法,感悟心理描写的表达效果(一)内心独白式1、出示“内心独白”的例子片段一: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生齐读: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画横线的部分(手指投影)就是心理描写。

是用第几人称写的?师:“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她”是第三人称。

这句话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

(教师板书:第一人称)请继续看投影。

(师播放投影)请同学来读一读。

师(手指课件):我们把这种采用第一人称“我”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方法叫——“内心独白”(师板书:内心独白)3、师小结:内心独白:就是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的形式直接描写出来。

一般常用“我想…….”、“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我认为……”“我感到......”、“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沉思着......”、“我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引出。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比一比谁是咱们班的记忆达人。

师: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老师心目中你们都是记忆达人,接下来再来看一个例子,请同学读一读,要读出感情来!(二)旁观分析式1、出示“旁观分析式”的例子片段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列夫.托尔斯泰《穷人》师:这是用第几人称写的?(教师板书:第三人称)师(手指投影):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采用第三人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方法叫——旁观分析。

(教师板书:旁观分析)写作时常用“他想”、“他回忆”、“他感觉到”等词语引出。

师:这句话写出了桑娜的怎样的心理活动?(这是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既担心丈夫不同意,又觉得自己给丈夫增加了生活重负而自责,但是看到可怜的两个孤儿,她又下定决心宁愿自己挨打也要留下孩子。

师: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体现了桑娜怎样的品质?(体现了桑娜热爱丈夫,关心孤儿,心地善良的崇高品质。

)师:以上这几个片段正因为运用了心理描写才更加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内心独白”、“旁观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只是人称不一样,“内心独白”使用第一人称,“旁观分析”使用第三人称,同学们只要掌握技巧就能区分了。

这两种方法在心理描写中是用得最多,最频繁,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以便于运用在今后的习作当中。

现在考验大家的时刻到了,看看谁能拥有孙悟空那火眼金睛般的功夫。

2、课堂练习:(1)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心理描写)师逐题出示句子,学生比赛作答:(1)她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内心独白)(2)就这时我等得有些慌了,心想:妈妈究竟去哪了呢?她为何这么晚也没回来呢?也许去外婆家了,也许碰到同事了,也许… ... (旁观分析)(3)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内心独白)师:你认为对吗?说说理由。

师:第三句比较特殊,它既不是“内心独白”也不是“旁观分析”,它就是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第三种心理描写方法——梦境、幻觉法。

(板书:梦境幻觉法)(三)梦境、幻觉法1、出示“梦境、幻觉法”的例子梦境、幻觉法就是指人有时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把这些内容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梦里看见”等。

现在请看下例句子。

(师出示句子)师: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这三个标志性的词语。

片段一: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师:这段话中虽然出现第三人称,但没有“想”“心想”等标志性的词,句子出现了“梦里看见”标志性的词语,写了他在梦里看见的事物。

这种心理描写就叫做梦境、幻觉法。

2、出示三种方法的标志性词语,让学生再次巩固。

(四)游戏中巩固学法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教师出示:空礼盒)师:那我请一位同学来猜,(学生到讲台观察)其他同学就猜测这位同学心里所想的。

请用“他想或(---同学想)-----------”等标志性词语来说。

这种心理描写就是————(旁观分析)(提示:请用----同学想:------)师:这位同学,他们猜对了吗?把你所想的,告诉同学们。

师:请用“我心想:---------”等标志性的词语来说,这种心理描写就是——(内心独白)你听了她的心里话后,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师:现在就由你来揭晓礼盒装着什么礼物,好吗?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师:“看到这位同学离去的背影,仿佛听到他在埋怨:“老师,怎么搞的,这个恶作剧让我空欢喜一场,我不理你了。

”这句运用了什么心理描写?“此时的我很委屈,心想:同学们,你们怎么就不了解老师的心意呢?我今天真的带来礼物了呀!你们没有发现吗?”此时,老师运用了哪种心里描写?(内心独白)那同学们能猜出老师带来的礼物吗?(知识是无价的)三、心理描写应注意的方面(1)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绘,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

(2)心理描写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例如:《穷人》一文中,充分运用了心理描写来展现桑娜充满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使得桑娜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人的心理时刻在发生变化,就犹如天气变化无常。

今天老师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老师刚上课时心理很担忧,不过现在看到同学们专注的神情,投入的表现,我这种担忧就变得烟消云散了。

学习写作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在习作当中,现在我们要进行下一个环节。

四、小牛试刀1、写一段自己考试后,在回家路上激动、兴奋或者担心、痛苦的心理活动。

要求:(1)请根据上面的内容写一个片断,50字左右。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来进行写作。

(用上一至两种心理描写方法)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好前面所学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相信你们肯定都是好样的!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五、佳作赏析1、要求:小组内交流所写片段,推荐组内最优秀的一篇佳作在全班展示。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要求:1、认真倾听,找出文中运用哪种心理描写?你觉得他(她)是怎样的人?)3、师:可以请班里的同学或者听课的老师们来点评你的习作。

(提示:现在与大家分享我的习作…………….,请---老师(同学),对我的习作进行点评,-------谢谢老师,给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师:看来我们在课堂的时间不足以把我们的心灵抒写出来。

六、根据板书归纳、小结:在众多的写作手法当中,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丰满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莫过于心理描写。

它更突出人物的人物性格特点。

(教师板书: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心理描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内心独白”、“旁观分析”、“梦境、幻觉法”,这三种心里描写的方法叫做直接描写。

(教师板书:直接描写)但心理描写除了直接描写还有间接描写,它包括哪些心理描写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去查阅资料,并把你们查阅的资料汇报给你们的语文老师,好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

七、板书:心理描写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直接描写旁观分析第三人称梦境、幻觉(突出人物性格特点)间接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