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04
STEP
03
STEP
02
STEP
01
STEP
➢缺乏职业教育的灵魂,不能融入职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无法解决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痛点; ➢教育平台的软件开发技术能力强,大多以销售软件为目的,不能提供支持职业院校教学的内容服务; ➢市场上普遍的教育软件无法实现集成应用,达不到管理、教育平台融合一体、协同运营的效果; ➢市场现有教育信息化产品定价高,需要经过繁琐的招投标及审批流程,无法满足职校的即时需求。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
整体方案介绍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业品品来自品支现








01
——CONTENTS——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教 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CONTENTS——
行业现状
中职学校信息化调查数据
信息化现状
1.副校长主抓信息化 79.03% 2. 信息化部门3人以下65% 3. 信息化经费来源,项目建设费用80%以上; 4. 校园网基础建设80%,无线网络服务20%; 5. 校园网带宽升级需求,不需要22%,不清楚9%,需要79%。
应用建设现状
03
——CONTENTS——
产品定位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在现有丰富的教育、企业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科技,直击职业教育行 业痛点,彻底解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
智慧校园是职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2019年
)》
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019年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 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02
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高,而且对促进教育改革、推 动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影响不大,没有适合职业 教育特色与运行管理的行业定制化服务平台。
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
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 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市场现有产品特点
➢ “互联网+教育”的关键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 采用弹性的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政策支持 我国教育政策频发,鼓励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2 年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 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
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设教育资 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调查结论
4、急需进行整合迭代升级 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
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 来管理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3、在线教学不便利 网络环境及所用终端设备的各不相同,导致教学资
源无法共享与储存,难以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1、软硬件结合的使用率较低 “技术导向”的思维模式,“重建设、轻应用”,不仅
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与应用,加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等。
到2020 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 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
”互联网+教育”对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教育在理论与实践 中应有的改革与创新,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给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带 来出口。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 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 亦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将信息资源与课程整合,因此信息化 的教育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合理配置好信 息化的教育资源有利于缩小地区的教育差异,是促进教育 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 “互联网+教育”将带来资源形态、教学形态、学校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迁。运 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主动适应和促进教育的变迁及学习的革命。
➢ “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会产生新的教育生态系统,新生态的构建需要推进 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建新的教育业务流程,实现灵活、开放、终身、个 性化的教育新生态。迎接挑战,我们要坚持双轮驱动,运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 制创新,运用政策工具,激励其发展,主动适应和促进教育变迁及学习革命。
91.6%的学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 70% 的学校已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 68% 的学校建立了覆盖全校的安全监控系统 64% 的学校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 54% 的学校建立数据中心
45%的学校有独立的教务管理系统 36%的学校有学生消费系统 35%的学校有财务管理系统 27.13%的学校有图书馆信息系统 其他信息化系统建设率不超过5%
56个地区教育部门或政府部门成为区域信息化试点单位,360余所中小学、170余所职业院校成为信息化试 2012 年 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 点单位,70 余所高校成为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30 家单位成为专项试点信息化试点单位,32 家单位
成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
2012 年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依托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筹建的面向全国的教育服务平台,借助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向 广大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各种教学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2014 年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2014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4 年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