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一般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一般作用


作用二: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或表 现人物某种性格、心理的作用。
• 例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 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 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 晚风吹过江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再看那 天边,火球已渐沉水中,江面上残阳如血。
• 夕阳收起它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江面上 又传来了老渔翁苍劲有力的歌声……
拓展练习
1.《复习试卷》 P43 第9题 P47 第12题 P51 第10题
2.作业:《复习试卷》P51 9-12题 P64 17—22题 (作文要求:1.开头结尾都引入“环境描写”, 2.首尾字数要求在60——100字之间)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一般 作用
复习目标
• 1、简要回顾“描写”相关知识;
• 2、结合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分析总结其作 用;
• 3、练习巩固,延伸拓展。
一、何谓“描写”
• 1.什么是描写?作用是什么?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 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例3这段环境描写在本文中起到什么 作用?
例句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例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蒲松龄《狼》
• 例2: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 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 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 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 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 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 境具体化。
描写的分类
• A.按描写角度:正(直接)、侧面(间接)描
写;如《口技》中的片段; • B. 按描写对象: 人 物 描 写 , 如 语 言 、 动 作 、 神态、心理、肖像等; • 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 和自然环境描写; • C.按描写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 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等。如 《社戏》中的“月下行船”;如对贝多芬的肖像描 写等。
“环境描写”
•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 和自然的描写。 •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 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等。
•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 风霜雪雨等。
二、回顾课本,分析梳理
• 例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 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 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 己,急忙向学校跑去。——都德《最后一课》 • 例2: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 零下三十多一种常见的交 通工具……作者是撒哈拉航线的一位飞行员, 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 亚沙漠。——圣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
• 以上三例,其环境描写有什么共通之处?
作用一: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背景等,增加事件的时代性 和真实感。
• 例1: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 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 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 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 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
• 例2: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 极其简单……——何其芳《一夜的工作》
• 两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 例1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 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 诗情画意,渲染出欢乐的气氛,烘托出了 “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 迫切的心情。
例2这段环境描写可以看出,总理生活极为简 朴,反映了总理勤政为民。
备注:一处环境描写有可能有多种作用,具体情况要 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具体分析,切忌答题片面
四、练习巩固
• 一、阅读《鱼鹰》文本,思考回答第6题。 • (本文主题思想可参考练习题第8题) • 二、在相应位置补写环境描写? • A.“迎着一轮残阳,小舟继续前进”前面;
• B.在小说结尾处补写环境描写。
• 作用三: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暗示下文 (为下文埋伏笔)。
关于以上环境描写的作用,你还能举出哪些 例子来? 如《斑羚飞度》中对彩虹的描写等。
三、总结
• 1.交代背景,突出环境的特点,增加事情 的真实性; 2.起到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或表现人物 性格的作用; 3.暗示下文(为下文埋伏笔)或推动情节 的发展; 4.暗示或揭示主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