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科学技术 概论试卷

现代科学技术 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 A ) A.伽莫夫 B.弗里德曼 C.哈勃 D.威尔逊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 D )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3、集希腊古典数学之大成的《几何原本》作者是(B) A、阿喀琉斯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4、《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中国医圣( A )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陀 D. 孙思邈5、《人体的构造》一书的作者( A ) A.维萨里 B.哈维 C.塞尔维特 D.达芬奇6、使地心说成为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B ) A.亚里士多德 B.托勒密 C.哥白尼 D.泰勒斯7、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是( B ) A.伏打 B.法拉第 C.奥斯特 D.伽伐尼8、英国医生( B )首先发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核。

A.施莱登 B. 布朗 C. 艾弗里 D.施旺9、生物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 A.林耐 B.拉马克 C.施莱登 D.达尔文10、最先把机体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还是能够保持恒定的学者是( B ) A.马让迪B.贝尔纳C.桑克托留斯D.格列森11、《海陆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 A )A.魏格纳B.达尔文C.丹纳D.博蒙12、发现了遗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的科学家是( B )A.艾弗里B.摩尔根C.孟德尔D.德佛里斯13、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B )A.用进废退学说B.自然选择学说C.过度繁殖学说D.生存斗争学说14、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的时间是( B )A.1950 B.1953 C.1956 D.194815、生物技术的核心是(D ) 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后面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漏选都不给分1、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包括( ABCDE ) A.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 B.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C.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E.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2、技术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 ) A.中介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解释性 E.探索性3、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道:“只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的指是什么?( A B ) A.黑体辐射问题 B.以太问题 C.万有引力问题 D.太阳黑洞问题 E.物质波问题4、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ABC ) A.德佛里斯 B.柯灵斯 C.丘敬马克 D. 魏斯曼 E.摩尔根5、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有( ACD ) A.能量守恒原理 B. 元素周期律 C.细胞学说 D.达尔文的进化论 E. 孟德尔定律三、判断题1、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2、科学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3、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0纳米以下的材料(×)4、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养蚕和丝织。

(√)5、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6、波义耳为元素概念提出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为化学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7、细胞学说最终是由胡克完成的(×)8、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表面温度约6000℃(√)9、居里夫人是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唯一同时获得物理和化学两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0、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或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四、术语解释题1、生物修复: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2、空间技术:亦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3、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4、黑箱方法: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五、简答题1、什么叫技术?简述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6分)技术: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物质变化技术体系:物质变化包括物质的组分变化、物态和物性变化、外形和色泽变化。

能量转换技术体系:能量转换包括诸多能量形式的转换信息控制技术体系:信息的本质是控制。

信息技术就是形成信息控制系统,对信息过程(产生、采集、存储、交换、处理等)能动地加以利用。

2、近代物理学三次大的综合(6分) 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微积分作为数学工具来描述的完整的、普遍的、严密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之中,实现了物理学史上也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热、力学、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说明了自然界物质间能量转化的规律性。

这是牛顿建立力学体系以来物理学上的第二次理论大综合。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光学、电学和磁学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

3、20世纪以来,人们对元素的认识经历了哪几次变革?(6分)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进一步发现,放射性是由于元素的原子蜕变而引起的,提出了元素蜕变的假说,打破了从波义耳以来的元素不变的传统观念,在元素思想上发生了第一次变革。

1910年,英国科学家索迪基于对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而认识到,一种元素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子的元素变种存在,提出了同位素假说,并得到了证实,这就打破了从道尔顿以来的关于一种元素一种原子的传统观念,在元素思想上出现了第二次变革。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斯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X射线时发现元素的原子序数,实质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解决了长期以来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中,原来有几对按原子量排列位置颠倒的矛盾(如碘和碲等),将周期律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在元素思想上引起了第三次变革。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时,氮变成了氧,第一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使一种元素变成了另一种元素,从而导致了元素思想的第四次变革。

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等人,在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原子核的实验中,发现了核裂变反应,开辟了原子能的新时代,出现了元素思想上的第五次变革。

4、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8) (一)机器思维(二)自然语言处理(三)数据库的智能检索(四)专家系统(五)智能机器人(六)自动程序设计(七)模式识别(八)人工神经网络5、简述氢作为能源的优点?(7分)(1)重量轻;(2)热值高;(3)“爆发力”强;(4)来源广;(5)品质最纯洁;(6)能量形式多;(7)储运方便六、综合论述题1、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参考要点)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于1990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全部完成,总投资30亿美元。

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认识自身的世纪工程,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此项计划的实现,将对全人类的健康,生命的繁衍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5分)“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以后,欧洲、日本、前苏联、巴西、印度、中国迅速跟进,纷纷加入到此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中。

我国于1999年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得到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30Mb 区域的测序任务。

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1%项目”。

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大片段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基因资源上已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地位,在结构基因组学中占了一席之地。

(5分)2、试述现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参考要点)(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1分)(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1分)(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0.5分)(4)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0.5分)(5)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0.5分)(6)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0.5分)(7)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1分)一、填空题 1、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2、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基体)方面作了改进。

3、激光器主要由(工作物质)、(泵浦源)和谐振腔构成,它主要是解决(粒子反转)问题。

4、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外界微小的扰动都将导致解的巨大变化,有时甚至会面目全非,即洛伦兹提出所谓(蝴蝶)效应。

5、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两大理论。

6、按是否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日益减少来划分,能源可分为(再生)和(非再生)。

7、(集成度)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数量)。

8、2005年10月我国的(神州6)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9、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赫罗)图。

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主序系)星。

10、在距地面约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等间隔放置(3)颗(同步(静止))卫星就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11、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这种系统称之为(自组织)。

12、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殊片段。

1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还原论到(统论);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决定论思维方式到非决定论思维;从精确思维到(模糊)思维。

二、关联题 1物质波(德布罗意) 2能量子假说(普朗克) 3宇宙大爆炸(伽莫夫) 4星系红移定律(哈勃) 5阿基米德《论杠杆》 6赖尔《地质学原理》 7林耐《自然系统》 8哥白尼《天体运行论》9维纳(控制论) 10贝塔朗菲(系统论) 11道尔顿(原子论) 12申农(信息论) 13 STM(扫描隧道显微镜) 14 GPS(全球定位系统) 15 ES(胚胎干细胞) 16 HGP(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单项选择题 1、分形与混沌是( A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