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第十二章


包括管理者如园长的素质及其领导工作,以及作为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工作 主体的教职工队伍的状况。 3.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

保教工作是直接指向儿童的,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和主体部分,包括幼儿 园育人工作的一切方面,如保教管理过程,教养工作秩序的建立,教师对 幼儿一日生活与活动的组织,教育环境的创设,师生关系,游戏与教学活 动的开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工作等,均会直接影响保教质量,应 当成为具有实质性的评价内容项目。
第一节
真题示例: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4.教育计划、教育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经常进行的评价,叫做(
A.诊断性评价
答案:C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5.学前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实施的,学前教育评价要以目标为依据
确立评价的标准,这指的是学前教育评价的( ) A.鉴定功能 答案:B B.导向功能 C.反馈功能 D.激励功能
行考察。具体包括这样几种手段:
1.现场观测

评价人员进入幼教实践的现场,即在自然状态下对幼儿园办园水平或教师 工作状况、儿童发展情况等进行观察、了解,收集有关的评价资料。 2.访谈

同有关人员进行访谈是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较适当和有效的评价 手段,可以有结构型和无结构型两种方式。
第二节
3.问卷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一、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 广义的学前评价以学前教育的全部领域为对象,评价内容涉及教育的一切 方面。不仅包括幼儿发展评价、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评价,还涉及托幼机 构教育管理评价,以及社区评价、地区幼教事业发展乃至宏观的学前教育 环境、幼教政策等评价。 (一)幼儿园工作评价
第一节
(二)几个相关概念 1.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这两个概念意义相近,常常通用。一般地,评价教为严格准确,评估则含 有推测的含义。 2.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为教育评价提供资料和信息;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
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3.教育评价与教育督导 二者目的是一致的,均是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 量。
3.实施评价方案,进行正式评价工作,收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4.解释分析评价结果,写出评价报告 5.将评价结果与建议反馈给被评价者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强调评价内容的整体性、综合性,全面与重点结合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活动及其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 影响,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综合地对教育产生影响作用。
3.激励功能

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节积极性,使人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 前进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
4.反馈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通过评价,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实际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状况,判断 既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其程度,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为优化管理服务。
5.研究与改进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是评价的主要功能。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动态过程。
应注重工作主体的自身评价,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调整改进,形成自我
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及其所产生的效益

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三、动态和静态结合,既注重评价结果,更注重评价过程,强调努力程度
所谓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是就评价侧重点是注重结果还是注重过程而言
的。一般地,终结性评价是在特定时间对评价对象的工作结果作出评价,
总结其达到目标的程度,是事后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则是在教育实施过程 中经常性地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教育的动态过程,及时调整改进。
四、评价与指导结合

从当前世界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向看,评价正由注重选拔鉴定转向强调 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增强,要求必须将评价与指导相结合,以促进
评价对象乃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五、内外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注重过程的参与性、民主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因此,不仅应注重自上而下的外部评价,通 常是领导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下级部门及教育机构的评价,还
第十二章
学前教育评价
第一节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1)评价与教育评价

评价就是判断事物的价值。如人们对满足自身需要的各种事物(如食品、 服饰、住房等)作出的价值判断,并据此作出选择。

要理解教育评价的意义应明确这样四点:
1.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2.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根本依据。 3.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以便改进教育。 4.教育评价的实质是作出价值判断。

对幼儿园工作的评价,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实施评价的规定。 结合我国国情和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实践,评价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 四个方面: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1.幼儿园管理工作评价 包括对工作目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活动准则规章制度的评价;管理过 程运行状态及目标管理与民主管理实施的评价;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物 质条件与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评价。 2.幼儿园工作人员评价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3.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这是根据评价的主体的不同而划分的。 (1)自我评价指评价对象即评价者自身,评价者根据一定标准对自己的学习、
工作等状况进行自我分析并作出判断。
(2)他人评价是指由评价对象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依据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进 行的评价活动,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四)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
第一节
(三)学前教育评价及其类型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现象亦即对与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进行系统描述并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区分评价的类别,可以更好 地把握并运用评价,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学前
教育评价可以有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是从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目的 角度分类的。

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指学前教育评价所具有的效能,或评价所能发挥的积 极作用。
第一节
1.鉴定功能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鉴定”意味着对教育工作的成效加以甄别,它与终结性评价密切相关,
鉴定具有区分等级、选拔的功能,可用于比较同类评价对象之间的优劣高 下。 2.导向功能

学前教育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实施的。学前教育评价要以目标为依 据确立评价标准。
2.确定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的确定是要解决评什么的问题。进行评价工作必须明确评价的具 体内容,要认真研究评价对象的性质。搞清所要评价的对象或问题的含义, 形成评价概念。 3.确定评价主体

要依据评价目的考虑评价主体,解决由谁来评的问题。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二)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通常要在明确评价目的的基础上,经历一定程序步骤: 初拟指标——筛选指标——分配权重——构成体系——试用完善
第一节
真题示例: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1.教育评价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走向科学化的时间是( )
A.17世纪以来
答案:D
B.18世纪以来
C.19世纪以来
D.20世纪以来
2. 下面不是依据评价的参照标准而划分的类别是( )
A.相对评价 答案:C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 A.鉴定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ABCDE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E.研究与促进功能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对教育活动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就须要考虑评价内容的整体性、
综合性。 二、定性定量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

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 可信度。现代教育评价发端于教育测量,因而长期以来,定量的方法受到 推崇,成为教育评价的主导方式。但是,还要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具体的指标或标准所组成的“指标集合(群)”,
也称“评定标准集”,以及相应的权重系数的集合。 1.初拟指标并加以筛选 2.分配权重构成指标体系 3.试用并修订完善,定案成文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三、评价的实施步骤和手段
(一)评价的实施手段

进行学前教育评价主要采用调查的方式,深入实地现场,对被评价对象进
(1)诊断性评价。指在教育活动或某项工作开始之前,某一决策方案出台
之前所进行的摸底性、预测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这是在教育计划、教育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经常地进行 的评价,亦称过程评价。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
(3)终结性评价。这是指教育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者完成某阶段性工作后 进行的评价。
2.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这是依据评价的参照标准而划 分类别的。 (1)相对评价。预先确定的以集合标准为参照体系,评价中注意判断其他 对象是否达到某标准所具备的特征及程度。 (2)绝对评价。以某个既定目标为参照,判断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目标, 又称“目标参照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以个体的过去为参照,评价个体的现在或以个体的 某一方面为参照,评价其他方面。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以上简要介绍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几种主要方法,运用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1)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采用适宜的方法 (2)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
(3)综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
(4)注意评价方法要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
(二)评价的实施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