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

A.教学课件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E.教案2.在皮亚杰看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

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具体逻辑推理D.思维的可逆性E.去自我中心3.如果一名学生的生理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B.90C.100D.110E.120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型E.发散型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E.公式学习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E.知识7.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 )。

A.无所用心游戏B.单独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8.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目的,小组中的个人不能把个人兴趣服从于小组兴趣。

这种游戏是( )。

A.无所用心游戏B.联合游戏C.旁观游戏D.平行游戏E.合作游戏9.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再现E.原型内化10.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还具有不同的一些特点( )。

A.客观性B.外显性C.展开性D.观念性E.简缩性1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B.积极性C.主动性D.稳定性E.适应性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C.信念D.道德认识E.道德观13.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内化了的成分B.动力性成分C.非智力成分D.态度的核心成分E.内在的成分1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指向性E.复杂性1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E.学生考试16.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称为(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远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E.间接的远景性动机17.早期的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中,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是由( )提出的。

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18.有的幼儿“为老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为同学们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等,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近景性动机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E.志向性动机19.根据韦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E.情感2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可以分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垂直迁移E.水平迁移21.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 )。

A.活动过多B.注意力不集中C.冲动行为D.攻击行为E.喜欢幻想22.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E.整体性发展原则2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E.表象的24.一般认为有结构的问题解决过程是(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E.反馈强化25.瓦拉斯(G.Wa11as)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阶段,即( )。

A.思考期B.准备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6.马斯洛认为,( )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7.一个儿童不敢同老师说话,遇到问题也没勇气请教,为了解决儿童这种问题,他一旦请教就给予表扬,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

A.强化法B.自我控制法C.示范法D.肯定性法E.鼓励法28.不同幼儿学习某一动作的具体时间不同,但是任何一个幼儿的动作的发展顺序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

A.一般性B.阶段性C.定向性D.序列性E.不平衡性29.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有( )。

A.没有目的B.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以无意想象为主D.以再造想象为主E.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0.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就把“定滑轮”同化到了“杠杆”之下,但学生对杠杆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变化:杠杆并不一定是一根细长的木杆,它也可以是一个圆轮子。

这种学习称为(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组合学习E.并列学习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涉及自然条件、________等。

2.________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当学习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________。

4.________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如玩娃娃家、开商店、开医院等。

5.________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

6.________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________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9.依从包括从众和________两种。

10.________是指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缩减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11.________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________。

12.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________。

13.________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

14.________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15.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3.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能极大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

4.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阻碍作用。

5.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就是感知觉。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

3.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4.简述幼儿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教学经验,试论述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2.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一、不定项选择题1.BCD【解析】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因此,答案选BCD。

2.BCDE【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心;具体逻辑推理。

因此,答案选BCDE。

3.【解析】斯坦福一比纳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其公式为: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因此,答案选D。

4.D【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因此,答案选D。

5.D【解析】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选D。

6.D【解析】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因此,答案选D。

7.ABCDE【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滕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将幼儿的游戏分为以下六种:无所用心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因此,答案选ABCD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