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赵衙内全传(天津篇):海河之畔的房产大佬(上)记者:谢海涛南京只是赵晋的起家之地,深入京畿重地,则是其成就霸业之始。
(详见《【连载】赵衙内全传(南京篇):父荫下的原始积累》)2003年之后,赵氏父子相继北上,似非偶然。
京师有退休的老爷子坐镇,赵晋于此设高级会所,勾连权贵,官商同乐;更于津门开疆辟土,旁及冀地,以为旗舰,号令诸地。
天津十年,赵晋把香港的房产思路、南京的历练,试验于此黄金宝地,逐渐发展出一套独具风格的谋利模式:高价拿地,全力开发小户型,挖空心思偷面积,低价快速出售……再把其先进经验,推广至宁济等地,一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虽每建一楼,皆如引发一座火山,民怨沸腾,但其根深叶茂,挟权势以令业主,高压维稳,强势止沸,业主徒呼奈何,遂有最牛开发商之名。
1、天津标王2003年,赵晋是以外商的身份空降天津的,由此开启了其隐形帝国在北方的基业。
这一年,在公众心目中,SARS的阴霾笼罩着全国。
自1998年终止福利分房后,中国逐渐建立起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的住房新体制,房地产刚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SARS疫情中瞬间坠入寒冬。
当年6月,央行出台“121号文”严控房地产贷款,又给了开发商当头一棒。
这是中国第一轮房地产牛市之后,中央政府第一次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过热。
但两个月后,国务院出台“18号文”,却又明确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就在这种既警惕又依赖的矛盾中,调控新政不断涌现,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开始了。
当时,与其他城市一样,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基础建设被天津主政者设定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天津有一个数额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年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
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银政合作”在天津更加得天独厚,除了中国银行,农工建及开行等各大银行纷纷与天津市签订金融合作协议,为其城市建设提供巨额信贷。
天津“一夕之间”变成了超级大工地,放眼望去,到处在拆迁,到处在盖楼。
从1990年代中期启动旧城改造到2002年,天津拆迁危陋建筑近1000万平方米,而2003年一年就创下历史记录——拆迁400万平方米旧房。
海量的拆迁工程在天津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刚性需求。
2003年,天津商品房销售10020万平米,较上年增长近50%。
一直温温吞吞的天津地产沸腾了,房价上涨速度如坐飞机,很多优质项目已到了“抢房子”的地步。
这一年的3月4日,一家注册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百瑞德置业有限公司(BEST RATE PROPERTIES LIMITED),出资200万美元,在天津和平区南京路129号的世贸广场注册成立了天津泰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泰瑞地产)。
百瑞德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2日,赵晋作为百瑞德置业的代表,担任天津泰瑞地产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
多年之后,天津泰瑞地产的高管还不无炫耀地对业主说,当年进天津,是市领导招商引资进来的。
赵晋时年刚满30岁,风头正劲。
知情者称,赵晋初赴津门时,租住在某高档小区。
他抽烟很凶,把房东家的沙发、地板之类都弄坏了。
后来他对房东说,你到诚基买一套房子吧,便宜点。
这是赵晋即将在天津开发的楼盘。
2003年10月16日,天津市举行第一次土地拍卖活动。
中国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始于2002年。
当年7月1日,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开始施行。
在这次拍卖会上,天津泰瑞地产重拳出击,以当时的天价拍得南京路上的黄家花园地块,一举成为“标王”。
黄家花园位于天津和平区中部偏东南,泛指山西路与西安道交会处一带,1860年后此地沦为英租界,1930年成为商业区,其南为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五大道区域,分布着2000多座英、法、意、德等国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进入21世纪后,黄家花园地块周边成为天津南京路CBD商务核心区,汇集了地铁1、2号线和20多条公交线路,且串联着南京路、滨江道和小白楼三大商圈,延续着五大道的历史文脉,可谓绝版地块,如钻石般珍贵。
2、抢房也疯狂2005年5月,在黄家花园地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售楼广告:“稀缺黄金地段、名牌中小学校生源地、超豪华的设计和建筑、酒店式公寓管理、只需8万元首付就可在诚基中心实现。
”广告中的每一句都透射着巨大的诱惑力。
这一年,房地产业已走到中国经济的舞台中央,大戏开唱,全民癫狂。
政府的宏观调控集中火力,数十条严控政策横空出世,却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房价一路坚挺。
6月,一个名为诚基经贸中心(以下简称诚基中心)的楼盘在南京路动工了,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
其时,南京路附近有四大公建项目破土,皆志在成为地标性建筑。
诚基中心西邻,和记黄浦将开建20多万平米的大型商场、高级公寓和酒店;再往西,现代城·庄吉商业中心,将以10万平米规模刷新滨江道单体购物中心的纪录……与豪强比邻,诚基中心的显赫位置可见一斑。
这一年7月16日,诚基中心B区精致户型首次预约,现场火爆。
9月24-25日,精致户型一期开盘,两日销售1288套,创地产销售神话。
当月,该楼盘获《每日新报》所评的最佳市场人气奖;10月,再获销售冠军奖。
12月9-16日,诚基中心A区挑高户型样板间开放,市民连夜排队,参观者超过2000人次;12月17-18日,挑高户型一期开盘,两日销售658套;该楼盘获12月份销售冠军、2005年度销售冠军奖。
业主郭莉回忆称,当时在售楼处,市民连续排队一星期,晚上穿着军大衣,困了睡在躺椅上,还有民工排队卖号,一个号炒到200元。
“选房时,10个人往里面一放。
售楼中心墙上挂着楼图,售楼小姐往上面啪啪地插红旗,插上红旗的房子就是卖掉了。
啪,这个房子没有了。
啪,那个房子没有了。
气氛非常紧张,看得眼睛都花了。
插完红旗,就到另一边去签合同。
”诚基中心的底楼是商铺,同样销售火爆。
开盘时,已到次年夏天,大楼已封顶。
在一位商铺业主印象中,当时为买到好商铺,有人千方百计托关系,去找赵晋。
有人一买就是七八套商铺。
他是排了一夜队,才买到了商铺。
选房那一天,工地南边的西安道,“天津不夜城”的巨幅喷绘广告下,整条路都“戒严”了,警察忙着管制交通,路上排满了人,死乞白赖地抢位置,有人甚至打起来。
这位业主回忆称,买底商也是提前排号。
排到你,拿着号,就往里走。
墙上挂着楼图,你进去了,根本没有坐下来选铺面那一说。
你要提前选好房,到了那里,就赶紧插红旗,慢一步,别人的红旗就插上去了。
插上红旗,就去签合同。
三分钟不到,就完事,根本不给你考虑的时间。
一夜之间,七八成商铺都抢没了。
这个诚基中心,即为赵晋献给天津人的见面礼,由他旗下天津泰瑞地产开发。
3、如此“小户型”让天津人趋之若鹜的,是诚基中心推出的一种小户型,一种单价7000多元/平方米,主力户型为58平方米的房子。
按常规思路,对市中心黄金地段,开发商更愿意做成豪宅。
但赵晋的泰瑞地产却另辟奚径,在城市中心全力开发小户型。
诚基中心只有三幢高层,却拥有五千户单元。
如此繁华地段,如此高密度项目,给天津的楼市带来了震撼,也让业界疑虑重重。
天津泰瑞地产相关负责人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称,本来他们是考虑做150平米左右的大户型,但经过调研发现,在CBD 中心区、商务中心区,小户型产品非常稀缺,而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
定位小户型是基于附近有大量的机关、外资企业、金融单位等,房屋无论是销售还是出租都被市场看好。
小户型还被赵晋的天津泰瑞地产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
该公司负责人称,开发小户型,是天津城市发展需要,是市场细分的需要,也是老百姓投资获利的根本需要,“这种项目,自用、投资两相宜,既可满足业主基本居住需求,兼具保值、增值的能力,宜出租、宜投资变现,真正为业主提供了投资理财的最佳选择”。
诚基中心的小户型,另一特点是低价位。
此前,在黄家花园地段花40万元买一套高品质新房,会被笑为痴人说梦。
当2005年7月诚基中心以总价38万元推出58平米的小户型时,天津人又惊又喜。
当时旁边稍晚销售的楼盘,房价已过万元。
诚基中心的好处不仅如此。
在广告宣传中,开发商还声称,诚基中心虽是住宅楼,但将聘请优质物业管理公司进行酒店式服务。
大堂挑高9米,装修豪华,采用五星级酒店标准。
5000平米法式洛可可屋顶花园,5000平米全方位超大会所,让业主尽享尊贵生活……业主李明(化名)在2006年以40万买下一套房子。
多年后,他仍对诚基中心的诱惑印象深刻:“我第一眼看到广告,首付7万块钱,入住南京路,又是70年产权,都不大相信。
售楼员说,首付7万,一个月只还贷一千多,房子以后会升值几倍,地段就不用说了,房子地基已出地面,马上就是现房了。
四五十层的高楼,这不就跟国外的高级公寓一样吗?有人一买就是四五套。
”在诚基中心开盘之初,也有业内人士对其质疑:通道式设计使一半户型处于阴面,两楼之间楼间距太近,楼体又高又宽,楼体间遮挡现象严重,近70%住户将处在采光极差的环境中;总户数约5000户,投资者若按30%计算,将有1500套房子用于投资,将导致居住者的流动性增强,安全隐患较大;单层户数太多,楼内垂直交通的压力增大,电梯频繁使用将加速老化,高层业主在高峰时上下楼将较困难。
但是,这些质疑之声很快就被火热的销售追捧淹没了。
多年后,一位深受诚基之害的业主剖析了赵晋的发展路数:“他是模仿香港楼盘那种高密度的方式,把香港的小户型移植到了天津。
好地段、小户型、低价位,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他抓住了这个市场,快速销售,快速变现。
”4、维权中的惊人发现买房之后,留给业主的是幸福的等待。
在房价飞涨中,在诚基中心不断创造的销售神话中,业主们或在亲友的羡慕中规划着新家的未来,或享受着投资获利的窃喜。
诚基中心的楼在一天天长高,住在附近的业主几乎天天去看,天天去数楼层,计算着什么时候封顶。
在规划中,诚基中心的3号楼是47层。
2007年的一天,业主终于数到了47层,却惊异地发现,大楼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往上长。
业主们很快有了更多的发现。
这个号称五星级酒店的家,已失火3次,存在着巨大的安全、消防隐患,其背后则是开发商篡改设计、欺诈销售:在购房合同中,1、2号楼住宅自然层是29层,现在开发商将前期承诺的29层以上的俱乐部、会所等改为住宅,使得住宅自然层变为33层。
3号楼原本为47层,已被增高至52层。
开发商前期承诺8层以下为酒店,后来酒店改为5层以下,6-8层改为住宅,2-5层以产权式商务酒店名义出售,但购房合同却以用地性质为住宅、70年土地使用权签署。
业主们担心,开发商在三幢楼原结构基础上,多加了数层楼房,楼房是否能负担其重量?抗震能力是否下降?容积率是否上升?公摊面积是否改变?住户巨增,电梯是否够用?2007年8月,业主们举行维权大会,数次派代表与开发商交涉,但开发商以手续齐全为由置之不理,并以退房相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