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血管系统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心血管系统发生
头端
静脉端
尾端
第22天
心管全部融合
us cordis) 远侧细长—动脉干—前端 动脉囊(弓动脉起始部) 心室 心房 尾端静脉窦--左右两角— 总主静脉 卵黄静脉 脐 静脉汇入
第23天
动脉干
心 球
静脉窦 (sinus venosus) 动脉干 (truncus arteriosus)
二者汇入静脉窦
心脏发生development of
the heart
• 原始心脏形成 • 心脏外形建立 • 心脏内部分隔 1.房室管分隔 2.原始心房分隔 3.原始心室分隔 4.动脉干和心球分隔 5.静脉窦演变和左右心房形成
原始心脏形成
口咽膜前中胚层 生心区
生心区
口咽膜
围心腔
口咽膜 生心板
第18-19天 生心区出现空腔 围心腔 (pericardiac coelom) 其腹侧出现1对细胞索 生心板(cardiaogenic plate)
心 室
心 房
静脉窦
第24天
动脉干
球室袢
静脉窦
两端固定于心包 心球和心室间游离 部速度快 扭曲“U” 型 球室袢 (bulboventricular loop)
第35天
球室袢 扭曲 “S”型
弓动脉
心 房
心 室
二房 沟 管 二室
心脏外形
心脏内部分隔
1.房室管分隔
4-7W 同时进行
第4周 背 心内膜垫 →融合 → 左、右房室孔5W末 腹
主动脉 肺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隔
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处内膜组织形成三薄 片隆起 ------半月瓣
隆起
半月瓣
5.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血流因素,左窦逐渐退化而 右窦扩张,窦房口右移,扩 张形成右心房
静脉窦左角
近侧段→冠状窦 远侧段→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静脉窦右角→永久性右心房的光滑部 原始右心房→右心耳
横 窦 心 管
围心腔 (心包 腔)
侧褶 心管融合 陷入围心腔内---心包腔
心管背侧出现心背系膜 将心管连在围心腔(心包 腔)背侧壁 心背系膜中部退化形成 心包横窦 内皮周围中胚层形成心肌膜 --产生心胶质---心内膜下组织
心管外周间充质发育为心外膜
心脏外形建立
动脉端
第21天 心管部分融合
心 管
肺静脉 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部 原始左心房→左心耳
汇入静脉窦血管变化 左、右卵黄静脉的尾段分支吻合----门静 脉 左卵黄静脉头段消失 右卵黄静脉头段----下腔腔静脉头段。 • 右脐静脉以及肝和静脉窦之间的左脐静 脉退化消失 • 从脐至肝的一段左脐静脉则一直保留至 出生,并与脐带内的脐静脉通连,将从 胎盘回流的血液经肝内形成的静脉导管 直接导入下腔静脉,继而流入静脉窦右 角。
室间隔膜部
室间隔肌部
4.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第5周 动脉干和心球内膜组织增生成1对螺旋状嵴
动脉干嵴 (螺旋形) 左右球嵴 (螺旋形)
→主动脉肺动脉隔
(螺旋形)
主动脉、肺动脉
动脉干嵴 (truncal ridge) 心球嵴 (bulbar ridge)
第5周
动脉干 动脉干嵴
心球
心球嵴
嵴融合:主动脉肺动脉隔 (aortico-pulmonary septum) 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形成
心管:一对
合并为一条
4w
动脉:左右原始主动脉
1腹主动脉:前肠腹侧-近心端合并为动脉囊
2背主动脉:分支-数对卵黄动脉 一对脐动脉 数对节间动脉 3弓动脉: 连接 其他分支 6对 腮弓内
静脉: 左右总主静脉 前主静脉1对-收集头颈 上肢血液 后主静脉1对-收集躯干 下肢血液 卵黄静脉1对来自于卵黄囊 脐静脉1对来自于绒毛膜
大部分
动脉导管
头臂干 主动脉弓
肺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大部分
卵圆孔
下腔静脉 静脉导管
肝脏
降主动脉
脐静脉
胎盘
脐动脉
下肢和盆腔、 腹腔脏器
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胎盘血循环停止 肺呼吸开始 1.脐静脉→肝圆韧带 2.脐动脉 远侧段→脐外侧韧带 近侧段→膀胱上动脉
3.肝静脉导管→静脉韧带
4.卵圆孔→卵圆窝 5.动脉导管→动脉韧带
生心板中央变空 心
围心腔
管 cardiac tube
心 管
头褶 胚体头端向腹侧卷曲 围心腔 心管 旋转180°
心
管
围心腔
心
管
围心腔
心管融合 陷入围心腔内 心管背侧出现心背系膜, 将心管连在围心腔背侧壁
dorsal mesocardium
心背系膜中部退 化 形成心包横窦 心管头端动脉 心管尾端 静脉
动脉干永存 主动脉肺动脉隔严重缺损或 者未发生 动脉干骑跨左右心室 入肺血量大增 -----肺动脉高 压 体循环血液是混合性 供氧不 足 衰竭 紫绀
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 of Fallot) 肺A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A骑跨 右心室肥大 原因 动脉干心球分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隔不均 •
一 原始心血管系统建立 • 胚外内皮管网形成 • 胚内内皮管网形成
• 内皮管网沟通和血管重构形成原始心血管 系统
胚外内皮管网形成
第15天-16天 卵黄囊壁胚外中胚层、体蒂 绒毛膜 同时形成 内皮管网
血岛
周边→内皮细胞→原始血管
血岛
中央→原始血细胞(造血干细胞)
2.胚内内皮管网的形成
第18~20天 脏壁中胚 →裂隙 →原始血管 层间充质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hareye@
内 容 概 要
1.原始心血管系统建立 2.心脏发生 2.1 原始心脏形成 2.2 心脏外形建立 2.3 心脏内部分隔 3.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变化 4.心血管系统主要畸形
心血管系统 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功能最早 系统 3周末开始血液循环 起源---中胚层
4. 动脉导管未闭
• 最常见血管畸形 性 2-3倍 女性多于男
出生后,动脉导管平滑 • 原因: 肌未收缩
A导管
主A
肺A
肺循环血量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
体循环血量减少
小
结
1.原始心血管系统建立 2.心脏发生 2.1 原始心脏形成 2.2 心脏外形建立 2.3 心脏内部分隔 3.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变化 4.心血管系统主要畸形4
原因 2.1室间隔膜部缺损 心内膜垫扩展不全 2.2室间隔肌部缺损 肌部发育出现孔道 2.3 室间隔缺如-两房一室三腔
3. 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
主 A
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肺
A
右心室 左心室
原因: 主动脉肺动脉隔未螺旋生长
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狭 窄
肺动脉狭 窄
原因 主动脉肺动脉隔偏向一侧,分隔不均 主动脉肺动脉一粗一细
3.内皮管网沟通 重构
第3周末,胚外和胚内的内皮管网在
体蒂处彼此沟通,弥散分布于胚内、 外的间充质中。 血管重构
卵黄囊-胚体: 卵黄循环 绒毛膜-胚体:脐循环 胚体-胚体:胚体循环 原始心血管系统
• 第3周末,原始心血管系统
形成,血液循环开始 • 第4周末可分清动脉、静脉
原始心血管系统(第3周末)
围绕房室孔间充质增生形成房室瓣 左 二尖瓣 右 三尖瓣
2.原始心房的分隔★
第4周末
第二房间孔 第一隔
第一孔
第一房间隔 第一房间孔 第二房间孔
第二孔
第5周末 第二房间隔
卵圆孔
第二房间隔 卵圆孔
3.原始心室的分隔★
第4周末 室间隔肌部
室间隔膜部
室间孔 封闭(第7周末) 左、右球嵴 心内膜垫
室 间 孔
四 心血管系统常见畸形★
• 房缺★
• 室缺★ • 动脉干分隔异常 错位 狭窄 永存 法洛四联症★ • 动脉导管未闭★
1.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⑴卵圆孔未闭
①卵圆孔瓣穿孔 ②第二房间孔过大 ③卵圆孔过大 ④第二房间孔和 卵圆孔过大
⑵第一房间孔未闭
2.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在左、右前主静脉之间形成一吻合支,它从左 至右呈斜行走向左前主静脉血液经此吻合支流 入右前主静脉吻合支成为左头臂静脉
右前主静脉近侧段和右总主静脉成为上腔静脉
体循环的血液均汇流入静脉窦右角
三、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一)胎儿血液循环★
(二)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上腔静脉 右心室
小部分
头、颈、上肢 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