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选题

毛概选题

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与战略价值摘要本课题主要究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与战略价值的研究开发现状,对西沙群岛这两方面的建设有个初步的了解,认清西沙群岛的基本现状,对祖国南疆这一不可分割的海岛领土加深认识。

本研究报告将从西沙群岛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出发,针对有关西沙群岛渔业的开发,亚热带海岛旅游的开发以及海岛军事基地的建立这几个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字:自然资源渔业开发海岛旅游战略价值海军军事基地一、西沙群岛的基本概况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领土主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隶属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行政管辖,现有赵述岛村委会、永兴岛村委会等村级组织。

地理位置: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北纬15°40'-17°10',东经111°-113°,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都是330公里。

(2)气候条件: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5℃,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

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

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3)地理概况: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西沙群岛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构成中国最南端的疆土,34座小岛像朵朵睡莲,浮珠般在绿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上,在距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面310km处,主体部分处于北纬15°40'--17°10',东经110°--113°。

海底地形为南海北部大陆坡的西沙台阶,是一个水深1500-2000m的高出南海中央深海平原逾的海底高原。

西沙群岛珊瑚礁林立,有8座环礁,1座台礁,1座暗礁海滩,干出礁礁体面积共有183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1.6平方公里,礁湖面积1614.8平方公里。

环礁和台礁上发育的灰沙岛共有28座,此外东岛环礁还有1座名叫高尖石的早更新世火山角砾岩岛屿。

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诸岛中拥有岛屿最多,岛屿面积最大(永兴岛),海拔最高(石岛),为唯一胶结成岩的岩石岛(石岛为晚更新世沙丘岩)和唯一非生物成因岛屿(高尖石),且陆地总面积最大(8平方公里多)。

大致以东经112度为界,西沙群岛分为东、西两群,西群为永乐群岛,东群为宣德群岛。

西群的永乐群岛包括北礁、永乐环礁、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等5座环礁和中建岛台礁,其中永乐环礁上发育有金银岛、筐仔沙洲、甘泉岛、珊瑚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石屿、晋卿岛、琛航岛和广金岛等13个小岛, 盘石屿环礁和中建岛台礁的礁坪上各有1座小岛。

东群的宣德群岛包括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等3座环礁和1座暗礁(篙煮滩),其中宣德环礁有西沙洲、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东新沙洲、西新沙洲、永兴岛和石岛等12个小岛,东岛环礁有东岛和高尖石2个小岛。

宣德群岛中的宣德环礁和东岛环礁环礁发育不完整,只有少部分礁坪。

在西沙礁坪发育较完整的环礁中,永乐环礁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且岛屿众多,礁湖内有大片浅水区域,渔业资源丰富,是西沙重要的渔业基地和渔民居住地。

二、西沙群岛的研究开发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1、【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广东广州510300;广东广州510300;【摘要】根据1998年5月、1999年5月和2003年5月在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琛航岛、华光礁、浪花礁、金银岛、东岛和玉琢礁等8个岛礁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西沙群岛岛礁水域的鱼类区系。

在8个岛礁共捕获鱼类48科261种,其中礁栖性鱼类占78.93%,在8个岛礁广泛分布的鱼类只有33种,各礁区之间种类的相似度不超过41%,因此,种类多样性高和相似度低是该区域鱼类区系的2个主要特征。

与南沙岛礁(1998~1999)延绳钓、刺网和手钓以及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1991)、南海北部海域等底拖网鱼类相比较,物种相似度分别为34.0%、5.1%和6.8%。

2、【机构】海南省环境资源厅;海南省环境资源厅;【摘要】海岛调查“环境质量”课题组在参加海南组织的西沙群岛综合调查过程中,走遍了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实地接触了驻岛部队、驻岛渔民及海上作业渔民,目睹了种种现实。

我们发现由于管理上的问题以及缺乏生态意识,使得西沙群岛生物资源的开发活动已有较长时间处于无政府状态,人们酷捕捞、滥挖炸生物资源。

夕日龟、鱼、贝、珊瑚等资源丰富的西沙,现已满身疮痍,脆弱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恶化,困扰不断加剧,本3、【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摘要】西沙群岛为我国南海诸岛中最大的群岛,自然资源丰富,该群岛珊瑚礁是典型的大洋型珊瑚礁,代表着我国现存最古老最珍贵的珊瑚礁,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

建立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对表明我国政府对西沙群岛主权的重视及充分行使我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虽然具备不断调节自身的能力,但面对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其前景仍然堪忧,建立自然保护区应该被海洋管理部门提上日程。

该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具备保护的物质基础,也有足够的面积能有效保护造礁石珊瑚的生长和发展。

西沙珊瑚礁区域是我国沿海地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发源地,珊瑚礁系统最完整和完好,因此保护管理的难度相对其他地区和海域要小得多,可保护性高。

(2)国外研究现状:1、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高级国际政策研究员科迪斯·库珀(Cortez Cooper )在由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做了报告。

他称处海南三亚新基地外,中国正在新建或扩建大约另外4个海军基地,以满足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2、三沙市的成立,使海南省的海疆面积一下子扩大了近百倍。

但是自从2007年批复三沙市之后,官方却从不渲染,中国官方媒体基本上也不报导这个事情。

正相反,尽管越南一次次的抗议,可美国出版的有权威的世界地图上却一点也不含糊,总是理直气壮地印有“Paracel Is. China”(西沙群岛。

中国)的字样。

三、根据国内外对西沙群岛的研究现状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之一渔业开发(1)西南中沙渔场的开发现状中华民族在南海的渔业作业活动,秦汉之时就有了。

到16世纪时,海南东部沿海的渔民更频繁地到西南中沙一带海域从事渔业生产,并于1950年代在西沙永兴岛建立后勤服务机构。

1950年代时,琼海县渔业年产量就达2000多吨干品。

2011年11月在琼海博鳌举行的南海渔业资源与开发研讨会上,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称,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外海渔业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与近海区域密密麻麻的渔船相比,广阔的外海作业区域却仅有极少数渔船到达,如西中南沙群岛超过140万平方公里的传统渔场,当前的常年性生产渔船就不到1000艘。

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显示,南海陆架区以外的广阔海域分布有相当数量的大洋性头足类和金枪鱼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据海南水产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南海是全球浅海和热带生物多样性的中心。

2008年以来,该所就将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列为科研课题,每年都派出科研人员跟随不同的作业渔船,前往该海域调查。

目前该所已基本掌握南海渔业资源分布情况。

他说,南沙群岛海域岛礁中上层鱼类渔业资源丰富,渔获品质优,总储量巨大,目前已知栖息鱼类有500种以上,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30多种,适合大范围开发。

据调查,三沙渔业资源的潜在捕获量约为500万吨,每年的可持续捕获量在200万吨,而目前海南每年的捕获量仅为8万吨左右,开发前景巨大。

2010年颁布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拓展外海和远洋捕捞,努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培育发展休闲渔业,增值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加快划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积极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

加快中心渔港和国家一级渔港建设,推进西沙渔业补给基地和外海捕捞基地建设。

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目前海南捕捞渔船已达2万多艘,但绝大部分以小型近岸渔船为主,捕捞渔业产业层次低,多数经济种群主要由1龄以内的幼鱼所组成。

2011年我省财政扶持更新改造80吨以上大中型渔船20艘,全省80吨位以上大中型渔船总数达到约1300艘,其中赴南沙生产渔船230艘,赴西沙和中沙生产渔船约300艘。

(2)如何实现保护性开发任务?西、南、中沙群岛环境优美,但生态系统同时较为脆弱,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A、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认为,设立地级三沙市,是我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设立三沙市后,将大大充实管理机构、人员等,有利于加大海洋环境的管控力度。

同时,设立三沙市,有利于形成“一盘棋”格局,统筹规划,加强三沙海洋环境保护。

他认为三沙市的开发应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B、目前海南省已出台《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年-2020年)》,围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结合海南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实际,明确了2015年中期目标和2020年长期目标,特别提出要加强对西沙、南沙、中沙海域及其岛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将西沙永兴岛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及西沙赵述岛、晋卿岛海岛修复与保护工程纳入重点工程项目。

C、据介绍,目前西、南、中沙已设有三沙群岛热带海洋动物保护区、西沙东岛白鲣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沙东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海南省下一步还将争取国家支持,设立珊瑚礁等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大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D、在加强南海北部近海资源养护和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推进南海中部、南海南部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战略性的产业升级和产能转移。

适时在南沙建设渔用码头、渔船补给基地和避风港、渔船导航灯标、南沙渔业安全通信指挥管理系统等,形成集生产指挥、科研试验、补给加工、商业旅游为一体的渔业综合基地,为渔民保驾护航。

E、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将为西南中沙深水网箱养殖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比如组织海监和渔政部门加强海洋监察和渔业执法,组织海洋预报部门提供更广泛更精细的海洋气象预报,组织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地等。

F、海南省将继续扩大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计划到2012年年底前,全省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达到3000口;预计2012年全省深水网箱养殖产量达2.7万吨,产值7.56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27%和1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