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二〇一一年十月关键词:◆引领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成功申报了目录外专业--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成立国内首家电梯技术学院,并由电梯行业权威专家、企业高管担任学院院长,实施深度校企合作办学;◆跨国电梯企业投资(单家)超过2500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培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建成首家国家级电梯行业-机械职业技能鉴定站,并获得2010年度全国人力资源保障部,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先进集体”/“优秀管理者”;2009年度全国电梯行业协会、电梯技能鉴定分中心“突出贡献奖”和“先进个人”。

◆创建学院企业化管理,任务项目化管理的管理新模式;◆建立电梯专业教育学院联盟(集团),资源共享;◆评为2010年院级特色专业、电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电梯专业方向毕业生,连续保持专业对口就业率100%,流失率0% 。

第一部分总论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广东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广东省科协和我校“十二五”规划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本方案分为:1、总论;2、学校概况;3、专业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4、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专业建设内容;6、改革举措;7、绩效考核指标;8、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等八大大部分。

围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校当前的机遇与挑战,盘点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一部分总论建设方案的制定原则与思路,方案的主要内容概述等。

第二部分学校概况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校企合作和办学特色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定位准确,行业办学历史悠久,创立“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办学模式;与广东省以及全国电梯企业有着深厚悠久的关系和合作基础,具有独特的行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四部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部分专业建设内容详细的制定了专业建设内容。

第六部分改革举措制定了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实训实习、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的多方面的改革措施。

第七部分绩效考核指标为确保建设方案的实施,从组织领导、资金管理、政策支持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第八部分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项目总预算为230万元人民币。

其中,2011年建设资金为120万,2012年,建设资金为110万,为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目标如期实现,制定了科学、具体的建设进度和监测要点。

同时,制定科学的保障措施,确保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我们认真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广东省电梯高端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学院现有建设基础、发展优势,按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设计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蓝图: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电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社会培训服务基地和服务中心、电梯类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广东省特点、示范性专业,形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品牌。

第二部分学校概况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立普通高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成人高校,2005年转制为高职院校。

学院面向广东、湖南、江西、新疆等19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8982人。

办学五十多年来,共培养了六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享有较好的声誉。

秉承了“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校风,形成了“开放多元、积极创新”的进取精神。

学院长期寻求改革发展,近年重塑了理念文化,提炼了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了一批适应区域产业升级、办学条件好、工学结合紧、就业质量好、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群);破解了土地、编制、师资、生均拨款等一系列办学瓶颈;实现了与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办学,形成了“双主体、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生发展”的多元合作模式,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政校企共建服务新平台;打造了高质量就业工程新品牌。

学校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光宝集团旭丽电子(广州)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188家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厂中校”。

与53家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成立了“校中厂”及研发机构,承接生产项目,实现生产性收益。

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经、管、艺术兼顾,有一定规模、有较好社会影响的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11个系部, 4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发展成效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中央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和中央委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等高层领导的高度评价。

2010年12月,学院接受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被评估专家组称赞为“外延发展惊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惊人、内涵建设进度惊人、学校的面貌变化惊人”。

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基本情况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方向是我院在2007年9月与世界五百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设的,通过合作开发电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作编写电梯专业教科书、合作培养专业教师团队、合作教学、合作管理教务和学生,合作创建校内专业实训室,合作创建校外实训/顶岗基地,等深层次、多合作模式与机制,率先开创了电梯专业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和专业,主要培养大专层次电梯高端技能型人才。

2011年6月,我校顺应专业发展需要,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电梯技术学院,专门从事电梯工程各类技术人才培养,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拟再增设电梯营销、电梯维修与检测、电梯研发与制造等专业方向。

目前在校生共有667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率达100%,平均总体就业率接近100%,用人单位反映良好。

目前,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8名,其中具有工程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23名。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2010年院级特色专业、电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度获得全国人力资源保障部,电梯职业技能鉴定站“先进集体”/“优秀管理者”;2009年度获得全国电梯行业协会“突出贡献奖”和“先进个人”。

二、专业建设基础1、良好的电梯实训实训条件,夯实了持续向上发展的基础。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现有电子电工、自动控制、电梯结构、电梯安装实训井道、变频器、电梯控制模拟器等大量实训设备,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93.9149万元,电梯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校内实训基地生均仪器设备值为5460.17元。

拥有国家级电梯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同时,迅达(中国)电梯广州区域培训中心总投入1800万元,具备四个模拟井道,能同时进行不同梯种的整梯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维修实训。

含两间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远程教育教室,能进行各种专业类课程的教学。

已有的实训实验室基本涵盖了电梯安装、调试、检测、维护及维修等实训实验项目。

2、本专业成为学校重点支持发展专业,为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本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与其配套的实训基地也是我院重点建设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形成集教学、科研、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教育基地,电梯技术学院成立以后,学院确立“培养全国一流的电梯技术安装、维保、调试、检测的高技能人才”的奋斗目标。

专业已形成一支由国内电梯行业专家领衔、企业资深专业工程师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队伍,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实训团队,在教学、科研、实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领域都发挥着突出作用。

电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将会对我院电梯工程技术的教学、科研、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都起到强大支持。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本专业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学院长期与国内电梯界的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2007年9月,我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电梯工程技术人才订单培养。

从合作之初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到公司投入2500多万元建立全国首个校内电梯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再到共建国家专业目录外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从校企共同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到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机械行业电梯职业技能鉴定站;从共同培训师资,到共建电梯技术学院,再到聘任该公司企业高管担任院长,校企双方的融合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100%高质量就业。

学院与合作企业在技术、科研、人才培养、设备、情报资料、技能鉴定等方面资源共享,学院的实训基地既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教育场所,也是企业直接人才培养的蓄水库、产品开发、检测、技能培养的培训基地。

三、专业建设的必要性1、电梯行业对特种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是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根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统计,2010年全国电梯行业共生产电梯约36万台,预计2011年将增长20%左右,这个巨大的产品市场需要众多的生产、销售、前期咨询、中期监理、后期服务的专业人才,而电梯作为国家专控的特种设备,对业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除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持有从事特种设备的专业资格证书,国内个别省份就是由于缺少这种专业人才,而使特种设备制造业陷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困境。

随着建筑、机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珠三角地区需要大量机械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

“十二五”期间,与电梯相关的服务业也将逐步向世界开放,更加专业化的调试检测公司、维修保养公司,以及专门从事特种设备选型、价格预算、工程进度管理、更换电梯配件的监理公司都将应运而生,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我国目前电梯安装平均3~4人∕档或4~5人∕档不等,平均每人每年安装电梯2.5台已属优效,而在发达国家,安装企业采取“无脚手架工法”,只需1~2人∕档,平均每人每年安装4~5台尚属正常。

在维保方面差别更大,国内普通30~40台∕人、月,而发达国家50~60台∕人、月,由于“预防性维护服务方式”的实施,电梯故障控制在3~5次∕台、年,我国电梯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薄弱,专业人才尚属欠缺,还需大力培养。

而专门协助用户进行前期电梯选型、价格预算、施工进度控制、后期配件更换的监理公司在国内尚无一家。

“十二五”期间是电梯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电梯行业对特种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我们建设电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重要条件。

特别是北京地铁自动扶梯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再次提醒人们,正是目前电梯行业严重缺乏专业人员,致使全国各地电梯在安装、检测、使用/维护等环节,严重缺乏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保障,安全事故频发不穷,2、电梯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和科技含量的增高,对电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是电梯工程技术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