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说明2、编制依据2.1 GBJ17 《钢结构设计规范》2.2 GB/T4735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2.3 GB/T6728-1986 《结构用冷弯方形空心型钢》2.4 GB/T6728-1986 《结构用冷弯矩形空心型钢》2.5 GB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6 GB/T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2.7 GB324-88 《焊缝符合表示法》2.8 GB/T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2.9 GB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2.10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2.11 GB700-1988 《普通碳素结构钢》2.12 GB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2.13 GB5117-1995 《碳钢焊条》2.14 GB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2.15 GB1238-76 《金属镀层及化学处理表示方法》2.16 GB/T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2.17 AISC 《美国钢结构学会》2.18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2.19 ASME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20 ASTM 《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2.21 AWS 《美国焊接学会》2.22 DIN 《德国标准学会》2.23 JIS 《日本工业标准》2.24 SAMA 《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2.25 GB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2.26 GB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2.27 GB228 《金属拉伸实验方法》2.28 GB232 《金属弯曲实验方法》2.29 GB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实验方法》2.30 GB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2.31 GB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2.32 GB/T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2.33 GB11335-89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2.34GB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2.35 GBJ59/T 《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2.36 GB3323-1987 《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2.37 GB5022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38 GBJ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9 GB/T4237-2007 《钢板厚度偏差标准》2.40 ASTM A262 《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的推荐方法》2.41 ASTM A370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定义》2.42 ASTM A751 《钢制品化学分析方法、实验操作和术语》2.43 ASTM E381 《金属和合金低倍浸蚀方法》2.44 ASTM A923 《测定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有害金属化合物的试验方法》2.45 ASTM E562 《铁素体含量百分比测定》2.46 ASTM G36 《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试验》2.47 ASTM G48 《不锈钢在铁的氯化物中抗孔蚀及缝隙腐蚀的试验方法》3、工程概况4. 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4.1技术准备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4.3作业工机具4.3.2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4.3.3安全器具5、设计要求5.1 防腐区域贴衬结构表一:吸收塔内部防腐5.2 主要贴衬结构施工工艺流程5.2.1 吸收塔贴衬C276合金板施工流程基体验收→喷砂处理→表面净化→C276合金板贴衬→最终检查(真空检查、着色检查等)→验收5.2.2 吸收塔贴衬1.4529合金板施工流程基体验收→喷砂处理→表面净化→1.4529合金板贴衬→最终检查(真空检查、着色检查等)→验收6、贴衬施工前主要标准要求6.1 表面准备6.1.1 塔体钢壳内部的贴衬表面必须平整,结构棱角处必须圆滑过渡,所有需贴衬的内部横向、纵向焊缝连续平整,并同相接表面保持平滑。
6.1.2 对需现场防腐的设备,按钢结构焊接标准的要求进行焊接,并对所有内衬的拐角和边缘进行打磨。
6.1.3 清除表面上所有焊渣,采用切削的方式,焊缝最后打磨至平滑。
6.2 喷砂施工6.2.1 登高作业采用钢管脚手架外加安全防护网,作业到一定高度后加设安全防护棚。
物料上下采用升降吊篮。
6.2.2 喷砂作业穿喷砂服,工作前检查所有管路完好畅通,才可进行施工作业。
6.2.3 喷砂顺序为先难后易,喷枪运行方向和工件表面平行,喷枪工作时与工作面呈一定角度。
6.2.4 砂粒选用粒径0.5-3.0㎜干燥、有棱角的矿砂。
6.2.5 喷砂气体为0.5-0.8MPa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
6.2.6 喷咀选用:耐磨喷咀。
6.3 喷砂后清洁6.3.1 喷砂期间用大功率的防爆轴流风机进行通风除尘。
6.3.2 表面和架板的浮灰、砂粒先用压缩空气吹扫清洁。
6.3.3 有油污处擦干净。
6.4 工作区域气候条件控制:6.4.1 非雨雪天气,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6.4.2 手工电弧焊时风速不大于8m/s, 氩弧焊时风速不大于2m/s6.4.3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以上要求时,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施焊7、施工方法及检验方案7.1材料技术要求、进场验收及堆放7.1.1根据施工图编制钢材、焊材等计划,并在材料计划中体现出排板图的钢材定尺要求。
7.1.2所采购钢材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块钢板应包括有牌号、炉批号或检查号和尺寸等,且标记清晰。
7.1.3入库前对照材质证明书,对钢材进行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当对钢材的质量有疑问时,按有关标准对钢材进行抽样复验。
7.1.4钢材应经热轧、固溶退火及酸洗去除氧化皮处理。
所有薄板都应达到2D或以上的光洁度。
7.1.5板材可采用抛光或研磨工艺以去除影响表面光洁度的瑕疵。
在材料的任何地方,都不得因采用研磨或抛光工艺而将材料的厚度减少至低于其最小公差厚度。
7.1.6必须使用碳化硅或氧化铝磨轮或磨带以精巧的方式来处理表面状态,在表面留下相当于40粒度形的均匀平行磨痕。
不允许在表面留下粗糙的圆形磨痕。
7.1.7钢材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并按要求进行标识,并在使用过程中做好材料移植标记,以防混用。
钢材应存放在干燥的场地。
7.2焊接材料的选用及要求7.2.1焊丝 C276/C276之间、C276/1.4529之间、C276/碳钢之间焊接用ERNiGrMo-4焊丝。
7.2.2 焊丝应满足标准AWS A5.14,并具有合格有效的质量证明书。
7.2.3 保护气体高纯度氩气纯度应不低于99.99%,露点在-40℃以下,杂质总的质量分数<0.001%。
当氩气瓶中的压力降至0.981Mpa时,应停止影响焊接接头质量。
7.3贴衬材料的加工7.3.1合金板下料必须采用冷加工,切割仅可采用水切割或剪板机。
7.3.2坡口采用机加工,如车、铣、刨。
7.4贴衬施工要求7.4.1衬里板之间的连接接头衬里板贴敷于基板上时,合金薄板与碳钢采用断续角焊形式,衬里板之间连接采用搭接接头形式(搭接不小于30mm),为焊透的密封角焊缝。
30mm 的搭接量可以避开两次焊接热循环作用的影响,以保证与介质接触面焊接接头区的耐腐蚀性能,见图(1)断续焊密封焊图(1)7.4.2衬里板的塞焊接头塞焊是为了保证贴衬的衬里薄板与基板的连接强度和贴合率。
衬里薄板上加工塞焊孔(¢20mm),孔间距不大于500mm。
塞焊孔焊接后再加盖板,盖板采用¢50x2或50x50x2的同材质钢板覆盖。
盖板的角焊缝应为焊透密封焊缝。
采用方形盖板应考虑到棱边与冷却介质的流向,使其不易阻流腐蚀残液于焊缝表面,影响塞焊处耐蚀性能。
在烟气入口段及搅拌器段的贴衬区域适当增加塞焊孔以增加该区域的贴衬强度。
见图(2)。
图(2)7.4.3贴衬由下往上施工操作,衬里板之间连接采用搭接接头形式(上板搭下板),不允许出现十字焊缝。
见图(3)图(3)7.5衬里板折弯处角接焊接接头吸收塔底板与塔壁的贴衬连接处采用不小于50x50x2规格的C276合金角钢封盖板,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焊缝应为焊透密封焊缝。
见图(4)图(4-1)图(4-2)方案《一》方案《二》7.5.1衬里板接管贴衬焊接接头接管内衬合金板拐角处采用母材与母材密封角焊,法兰面贴衬板上的安装孔比法兰上的安装孔直径加大2mm,防止错位以保证贴衬后不影响安装孔,见图(5);DN150以下全钢接管采用搭接焊接方式,合金板搭管壁厚度2mm 留2-3mm母材与母材焊接,见图(6)。
图(5)图(6)7.5.2合金板贴衬作业以塔体0度线为基准,可分四段合围操作(0°、90°、180°、270°)便于人员分散作业以及分区域检验、记录。
7.6焊接工艺要求7.6.1在贴衬区域(其边缘应扩大范围100-150mm)范围内,施工前对碳钢表面进行处理,清除焊缝疤痕、焊接飞溅、表面明显的凹凸不平和焊缝余高等。
对碳钢表面喷砂除锈处理达到碳钢本色。
应尽快进行贴衬施工,防止碳钢表面再次锈蚀积污,如已有浮锈应尽快用不锈钢丝刷清理特别是基体与贴衬板焊缝处。
7.6.2贴衬施工过程中,对镍基材的焊接过程进行保护防止污染。
严格控制碳钢材料和镍基材料的表面接触,造成铁离子污染、划伤金属表面。
从事贴衬操作者的油污手套不得与衬里材料接触。
所有操作工要戴干净手套,穿洁净的布鞋套,并统一着装。
焊接处焊渣用不锈钢丝刷去除。
7.6.3焊接前,应对焊道及其边缘两侧30mm范围内有污垢的,用丙酮或酒精进行清洗。
焊缝颜色应呈现银白色或淡黄色。
当出现蓝色,甚至深蓝色,表明该段焊缝存在过热或焊接热输入过大,应对焊缝清理重焊。
焊接设定参数严格按照焊接参数控制表执行。
焊接参数控制表7.6.4 当碳钢凹凸不平,影响衬里板贴合,应考虑局部增加塞焊孔。
7.6.5在衬里结构件的预制和现场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作工艺执行,各道工序都应控制铁离子、灰尘、油污对材料、焊缝的污染,加强对衬里层的表面,特别是衬里层与介质接触表面的保护,防止出现划痕等缺陷,对衬里层耐腐蚀性能产生影响。
7.7 质量检验7.7.1 外观质量检验:焊缝平整无焊瘤、气孔等缺陷。
合金贴衬材料表面无明显划伤。
7.7.2 焊缝气密性检验:焊接位置平整处采用真空检漏盒检测焊缝的气密性。
焊接位置不规则处则采用着色探伤检测焊缝的气密性。
7.7.3合金贴衬板与基材之间四层形成一个整体密封区域,在塔体基材密封区域下部钻工艺检漏孔,外焊引流管0度、180度各焊一根引流管(φ22X2)。
以便塔体正常工作运行后从外部检查有无渗漏情况。
见图(7)图(7)8.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8.1安全目标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杜绝一般及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杜绝一般及以上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环境污染及垮(坍)塌事故;杜绝职业健康伤害事故;杜绝重伤事故;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恶性误操作事故;8.2作业的安全措施:8.2.1安全教育8.2.1.1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项目、施工队、班组三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