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新时代背景中的家园合作-培训课件

幼儿园新时代背景中的家园合作-培训课件

园方要把握大部分家长的共性需求,以积极的态度采纳 家长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应尊重幼儿教育的专业性和尊重园方的专业管理自 主权,在有限的范围内参与管理;
家园双方都应尊重对方的独立性,以真诚换理解,以 体谅分担、相互支持形成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
3、不断拓展家长参与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协同管理的范围
制定了一系列《家长教师委员工作制度》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具体事项听证制度 家长教师委员会例会制度
换届选举制度 学期家园工作总结汇报制度
开放接待日制度
对幼儿园管理、教师工作评议制度 巡视监控制度 家长联络制度
成果要点
(四)形成了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运行机制
成果要点
(五)探讨了家长教师委员会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相对性 1、颠覆传统的管理观念,开创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 新探索; 2.调整家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构现代学校制度下家长参 与幼儿园管理的新机制;
研究背景
国际趋势:
现代学校制度下,新型家校关系对学校 自主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献研究 表明,当今世界学校教育中,家长参与 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研究背景
国内现状: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尽管有各种法律法规
明确了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但实际参与普遍流 于形式 ,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促进我 国的幼儿园管理更快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和世界 幼教的潮流,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研究内容
实践研究: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内容;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法; 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组织形式。
主要观点
1、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是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 具体体现。
2、家长作为教育消费者,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是其 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观点
3、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有利于双方多赢互利,双 方的合作能有效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提高家长教 育能力。
2.调整家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建构现代学校制度下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新机制 园长作为法人代表,有着办园自主权。 家长参与管理,园长一定要改变独揽大权的做法。 要取得家园双方观念上的一致性和相互信任感。
让家长明确拥有的权利,合理规范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引导并处理好家长的需求和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3、不断拓展家长参与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家长对幼儿园采取的方法不满 幼儿园也进行了反思 表示了歉意
家园达成一致:
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园方要以客观公正的管理制度保 障幼儿的安全等重大权益,更要以公开透明的预案和 管理措施来处理好一些突发事件;
家园双方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共同分担;
园方和家长中各方专业人士为代表的园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小组诞生。
合作、互动式的家长会
协同参与后家长会的流程:
教师归纳整理热点问题 召集家委会共同讨论
分头听取家长意见(家委会) 教师家长共同拟订计划 召开家长会
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学期初的家长会
专题性沙龙
小组家长会
个别约谈
每月例会
每月开放日
三个协同
协同班级教育活动
共同策划组织
家长老师进课堂 家园合作小课题
三个协同
3、不断拓展家长家园协同参与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1、颠覆传统的管理观念, 开创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新探索
传统的家园双方处于比较对立的地位,双方站在 各自的角度看问题,双方往往互相责怪和埋怨,以 各人的标准衡量,难以达成共识和合力;
现今园方以开放、平等、尊重的心态,真诚邀 请家长进入幼儿园管理层,主动公开管理信息,变 园方统一规定式管理为家长建议协商式管理。 由园 方单一责任扩展为共同分担责任。
更新家教指导理念,提升教师家园共育的能力
教师从单向灌输 家长从你说我听 双方从相互挑剔
双向交流 共同策划 理解合作
我们的感悟
只有把家长看作“合作伙伴”,才能做好家园协作
工作;
只有与家长“换位思考”,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与尊重; 只有让孩子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才能赢得家长的满意与认同。
欢迎指正!
2、形成家长教师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一个组织
家长教师委员会
二级结构 三大来源 四级网络
园级 托小部 中大部 境外部 班级
主席:由园长和园级家委会主席共同担任; 委员:班级家委会主席同时也是园级家委会委员; 教师代表:年级组长。
3、明确了家长教师委员会的功能和职责
传递沟通
协商协调
宣传引领
策划研究
监督评价
4、在协同参与中家园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和权 利义务,规范参与的程序和方法,把握参与管理的 范围和度。
成果要点
(一)明确了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内涵 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是指园方、教师和家长共同真
诚合作,在家园同步共育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内容侧重于三方面:协同参与园务管理、协同教育和
家长协同:
以积极的态度为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提出了很多预防疾病的措施,同时表示在专门机构未 作出发病的结论前,会配合幼儿园做好安抚家长的工作。
成效:
家园携手共同有序地应对了这场突发事 件的处理,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3、不断拓展家长参与管理的范围和深度
协同参与教育
与教师讨论本班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参与制订学期教育 计划、建议教育内容、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援助; 家园双向协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听取教师建议、积极策划组织亲子活动; 选择家园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专题座谈,切磋交流育儿 经验。
参与工作研究评议。
成果要点
(二)建立了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组织机构—— 家长教师委员会
1、界定概念; 2、形成家长教师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3、明确了家长教师委员会的功能和职责;
4、明确了家长代表的角色定位。
1、界定概念:
我园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家长 教师委员会。
家长教师委员会是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幼儿园 领导组成。
努力成为乌南教育团队中的一员
4、明确了家长委员的角色定位
在协同管理、协同教育、协同研究中: 家长委员是群体利益的代表者,客观事实的分
析者,积极沟通的建议者、共同解决问题的策划 者和合作者。
成果要点
(三)建章立制,保障家长协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规范性
制定了《家长教师委员会章程》
主席、委员的产生方法及任期; 各层面成员的职责和任职要求; 换届选举制度和述职汇报制度; 角色定位、工作内容。
我园家长特点:
来自不同国家、兼备中西方文化背景; 文化层次高、教育消费意识强,对孩子成长有设计; 视野宽、教育理念新、参与意识强; 有强烈的知情、参与、决策、监督的愿望; 有愿望、有能力、有实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研究内容
理论研究:
中外家长参与学校(幼儿园)管理的情报研究,形成综述; 建构 家长教师委员会组织章程; 家长教师委员会组织网络; 家长教师委员会运行机制。
家长协同参与班级管理 ——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作伙伴
关注家长和幼儿的需求
挖掘社会、家庭的各种资源 形成家园协同的教育合力
三个协同
协同班务管理 协同班级教育活动 协同构建信息网络
三个协同
协同班务管理
参与班级计划的制定
班级家委会的选举和换届
共同召开家长会
合作、互动式的家长会
以往家长会的模式的不足: 家长会中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功能有待提升 家长会的前期筹备、策划、内容拟订缺乏家长的实质性参与, 家长的参与程度多停留在被告知层面 家长会的形式较为单一
参与对幼儿园发展中重大事项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的 听证、协商、监督、决策;
协助幼儿园处理偶发事件,保障幼儿和幼儿园的利益, 使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案例:幼儿发生呕吐后
事由:
老师发现班上十多位呕吐、腹泻 园长室立即召集保健等相关人员进行情况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园方采取的相应措施:
向教育局托幼办、疾控中心、儿保所、卫监所等上级 相关部门报告; 园方约请班级家委会主席马上到园; 教师关心每一位幼儿病情,逐个打电话了解孩子发病情况, 医生诊断情况; 请防疫科来诊断是否有传染病可能,请卫监所来园对 留样食物检验。
协同构建信息网络
参与网上论坛的构建和维护 家园小报、传递信息
协同班级管理的效应
家园协同参与班级管理,家长参与实效性增强 家园协同参与班级管理,教师观念转变 家园协同参与班级管理,家长教师委员会凝聚力增强
携手共建家园育儿合作平台, 建立新型家园合作关系
注重家长实质性参与,而非形式参与; 注重家长的平等合作,而非被动配合; 注重教育信息的交流,而非培训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