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ED照明灯具生产操作规程

LED照明灯具生产操作规程

遵义市义阳光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LED灯具工艺操作规程编号ZYYG/W7.1-03-01-2013颁发日期:2013年10月20日生效日期:2013年11月01日修改状态:A/0页码:1/8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对公司的各类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权限和相应的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评价以确保各类人员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工,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

2 相关文件和术语2.1 相关文件ZYYY/W6.2-201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2.2 术语本《规定》采用了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的定义。

3. 职责3.1 办公室负责编制《各类人员任职条件和技能规定》;对公司各类人员能力的评价;组织对不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的培训;3.2 副总经理负责审核《各类人员任职条件和技能规定》3.3 总经理负责批准《各类人员任职条件和技能规定》工作程序4.1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公司灯具的所有LED发光体电路部件,都按照“模块化”、“积木化”观念设计,不但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消耗,对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规划管理也十分有益。

4.1.1灯体部件生产a灯体的部件生产,在灯具车间的主生产线进行。

b此工序对环境不产生有害气体和有害废料。

c部分金属加工工序产生少量可回收余料。

d电子焊接操作产生的松香气体采用分散到每工作台的抽风口排出车间。

e车间按平米密度要求配制规定数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编码:ZYYY/7.1-03-01-2013遵义市义阳光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修改码:A/0页码:2/8图1 灯体部件生产流程4.1.2灯具装配此工序在装配线完成。

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废料。

编码:ZYYY/W7.1-03-01-2013遵义市义阳光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修改码:A/0页码:3一/8图2 LED灯具装配流程4.1.3加载老化工序a公司生产的所有LED灯具,都要在灯具车间的“加载室”经历老化工序。

老化时间:1h ≤ Ta ≤ 4h。

b此工序不产生废料和有害气体。

c加载室与生产间有遮光护板,防止强光对环境的干扰;d独立的交流电源调压稳压控制柜;编码:ZYYY/W7.1-03-01-2013遵义市义阳光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修改码:A/0页码:4/8图3 LED灯具老化工序e单独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2部;f单灯测试位有独立的带过载保护的开关。

g灯具架为钢制,配有阻燃衬垫。

h此工序不产生废料和有害气体。

4.1.4包装在包装线完成纸盒成型,手工包装或用打包机台包装。

图 4 包装工序4.1.5入库包装好的成品送入成品库。

成品库外门直通装卸台。

4.1.6质检室a按公司制定的《产品检测规则》,由公司质检部门对新产品和每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极限检测。

进行光照强度、光照角度、环境温度、湿度、淋水浸水、风力、编码:ZYYY/W7.1-03-01-2013遵义市义阳光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修改码:A/0页码:5/8实验强度,根据灯具型号设置。

b大部分极限测试,在“LED灯具综合测试箱”内完成,见图5。

图5 限公司的LED灯具综合测试箱c极限检测,消耗一定数量水、电,没有其它材料损耗,不产生工业污染。

单灯1min时间的震动试验产生不高于45分贝的噪声。

4.1.7维修室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或用户返修品直接送交维修室。

公司的民用等级产品装配工艺,设计成直接可逆的,以利维修。

返修室只做故障检测、元件更换和初步的加电试验。

除了损坏的电子元件,没有需要丢弃的原材料。

4.1.8结构加工(钳工室)主要任务是a)制作加工灯内支撑结构;b)对灯壳和灯内支撑部件匹配加工;c)对生产线的设备、工具进行维修、改进,以及对临时发生的非电子部件缺陷进行修补。

与灯具生产线不同室。

4.2主要原材料消耗4.2.1灯内材料a)LED,光源核心元件,由中诚业昌公司生产线制造,部分外购。

b)PCB(电路板)采用纸基或环氧纤维树脂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从外埠订制。

c)1-1.5mm纯铝板材。

本地或外埠购买。

d)导热绝缘硅胶片,用于所有灯具内。

外购。

e)0.8mm焊锡丝,用于所有灯具内。

外购。

f)Φ0.75~Φ1.5 冷压直管端头,用于中大功率和军品灯具内。

外购。

g)LED灯电源所需的各种电路元件,用于所有灯具内。

外购。

h)各种线径塑料绝缘导线,用于灯内接线。

外购。

i)各种线径带护套三芯塑料绝缘导线,用于灯外接线。

外购。

j)各种安装螺钉,灯内装配用。

外购。

l)热缩绝缘管,用于所有灯具内的导线关键连接点。

外购。

m)导热硅脂,用于所有灯具内的导热位置。

外购。

n)包装箱纸,从纸箱厂订购或利用原灯壳包装。

4.2.2 灯体外壳a)对灯壳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本公司LED部件安装方式。

b)公司灯具的外壳部分来源于顾客选定的外协灯壳;c)壳体车间:①与装配工序用隔音隔热墙体分开;有直接通向厂区的独立大门;②分为合金铝壳工序和塑料壳体生产工序两部分;③每个生产工序都至少划分为成型机、原料区、成品功能空间:4.3主要生产工序配置的设备按照材料最省和粉尘最少原则,主要机械构件都采用冲压工艺制作。

4.3.1壳体生产工序,主要用于生产灯具外壳a)铝合金压铸机1部;b)卧式螺杆注塑机1部。

4.3.2结构加工工序a)螺旋压力机2部;用于生产各种铝基灯体内部支撑构件。

b)立式铣钻机床2部;c)电动攻丝机2部。

4.3.3灯具组装工序每一组装工序均铺设防静电地板、架设防静电放电球;安装标准防静电电子焊接台20张(包括防静电台垫、元件盒、烙铁、毛刷等防静电工具);工人着防静电服装。

4.3.4加载室电路加载测试架6台,每台可容纳≥ 20W灯具9只,或大于8W小于20W 灯具36只,或小于 8W 灯具108只。

具体容量视灯具外形尺寸而定。

4.3.5质检室a LED灯具综合测试箱;b大功率工业风机(室外大型灯具的气流测试)。

4.4生产辅助设施以下辅助设施用于特殊情况下对LED灯具的内外支撑结构进行调整和修补。

4.4.1电子测量仪表a)光强测量仪;b)LED成品测试电源柜;c)绝缘测试仪;d)PT100数字温度计、温度湿度计。

4.4.2钳工室设备a)除尘式砂轮机1台;b)电动角磨机1台;4.4.3灯具组装车间a)材料运输手推车8部;b)废料分类回收车2部。

4.4.4车间管理计算机和厂内局域网车间管理计算机置于紧邻成品库的车间办公室,与全厂计算机局域网相连。

厂内局域网硬件和软件体系见中诚业昌的《ZCYC厂区计算机管理系统》。

4.5清洁、环保与安全性4.5.1废料、废水a)公司的灯具生产线没有产生工业污水的生产环节,不需要建立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

厂区非饮用水采用独立的小型低成本的中水循环利用系统供给,由此产生的少量无毒絮状物最终进入市政生活垃圾处理场。

b )PCB(电路板),采用纸基或环氧纤维树脂的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从外埠订制。

对本地环境没有影响。

本公司PCB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灯具制造过程不产生余料。

某些种类的PCB在灯具组装前需要做适当剪裁加工,剪裁产生的微量落屑不进入车间通风系统。

定期收集的碎屑最终可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c)铝基灯板的加工过程,产生少量的本厂不能再利用的冲压和剪裁余料。

这些余料以及装配时剪下的元件引脚,进入工厂垃圾分类箱,定期送金属回收站。

灯壳制作过程基本不产生余料和废料。

d )LED灯具生产车间,以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装配过程为主,不产生无法回收利用的废料。

e)包装用纸来自纸板厂,本厂无包装废料。

4.5.2有害气体和粉尘a)灯具生产流程没有有害气体向大气排出。

b)少数型号的PCB剪裁整形过程会有无毒性粉屑产生,粉屑直接落入加工器械容屑箱。

4.5.3毒性材料和易燃材料a)公司的灯具生产线上不使用高毒性或强挥发性材料。

b)按《安全生产守则》,维修室内只储放1Kg罐装氨基绝缘胶,500ml瓶装工业酒精等非甲类危险材料,用于维修。

随用随补。

由于不是经常使用且每次用量很少,加上维修室本身的排风扇和专设二氧化碳灭火器,对环境和自身不构成威胁。

c)材料库房里,包装纸板存放地点与其它材料隔开。

4.5.4防火防爆a)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b)灯具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等级为戍类。

c)工序的生产线布局、科室安排,以及人员、物料通道、消防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均依照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设计。

加载室和质检室的电气测试的工作,按照中诚业昌的《LED灯具测试规则》进行。

a)《安全生产守则》要求操作者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能,防止电气操作错误、烙铁的烫伤和因使用工具不当造成的人体伤害。

中诚业昌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定期在岗培训制度。

4.5.6职业卫生公司的LED灯具的整个生产过程,属于低职业危害类型。

对于职业卫生方面,公司的《安全生产守则》和《LED灯具测试规则》有详细规定,主要是,a)高功率LED元件产生高密度强光,近距离直射可能也造成眼睛伤害。

按照《LED灯具测试规则》,凡是需要加载测试场合必须为操作者提供特定指向的光靶区;《安全生产守则》不允许操作者近距离直视光源,也禁止将光源近距离指向任何人;非测试人员不允许进行加载操作;需要近距离操作的测试人员配备滤光目镜。

b)灯具的部件生产工序和组装工序车间,按照电子仪器车间标准通风设计。

《安全生产守则》要求操作者在电路焊接时,动作姿态规范,减少不良气体的吸入。

c.电子元件焊接和装配操作虽然不属于强迫体位,但连续工作可能造成工人生理心理疲劳。

《安全生产守则》要求不低于5分钟/小时的工间休息,且连续操作不超过2小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