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电网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修订)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接入系统原则 (3)5 电能质量 (5)6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7)7 电压电流与频率响应特性 (8)8 安全 (9)9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10)10自动化 (12)11 通信与信息 (12)12 电能计量 (13)13 并网检测 (13)附录1分布式发电项目单点接入配网典型案 (16)前言为促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分布式发电项目科学、有序发展,规范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指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修编了内电发展【2013】390号《蒙西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技术规定。
根据内蒙古西部配电网结构特点和安全运行要求,结合内蒙古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特性,在深入研究分布式发电项目对配电网影响的基础上,并充分吸收国家有关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的规定和成果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该标准在电能质量、安全和保护、电能计量、通讯和运行响应特性方面参考了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IEC标准、IEEE标准。
本标准中规定了通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或扩建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蒙西电网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内蒙古西部电网范围内的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消纳,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接入电网,不需要升压送出,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5兆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分布式发电项目包括: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以各个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发电项目发电;除煤炭直接燃烧以外的各种废弃物发电,多种能源互补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煤矿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煤层气发电;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于70%且电力就地消纳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和扩建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改建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20320—2013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和评估方法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29319-2012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1040 电网运行准则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IEC61000-4-30 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测量方法IEEE 1547 Standard for Interconnecting Distributed Resources with Electric Power Systems内电营销[2012]52号内蒙古电力公司关口电能计量计费系统验收规范内电营销[2012]54号内蒙古电力公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办法Q/NMDW-YX-005-2012 内蒙古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规定采用了下列名词和术语3.1 分布式发电项目本规定所指分布式发电项目指接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小型电源,包括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变流器等类型。
具体指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
3.2 公共连接点配电网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3.3 并网点对于通过变压器接入公共电网的电源,并网点指与公用电网直接连接的变压器高压侧母线。
对于不通过变压器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电源,并网点指电源的输出汇总点,并网点也称接入点。
3.4 变流器用于将电能变换成适合于电网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电能的电气设备。
3.5 孤岛现象电网失压时,电源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孤岛现象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现象和计划性孤岛现象。
1)非计划性孤岛现象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现象。
2)计划性孤岛现象按预先设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现象。
3.6 防孤岛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
注:非计划性孤岛现象发生时,由于系统供电状态未知,将造成以下不利影响:①可能危及电网线路维护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②干扰电网的正常合闸;③电网不能控制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从而损坏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
3.7 同步电机类型电源通过同步电机发电的电源。
3.8异步电机类型电源通过异步电机发电的电源。
3.9 计量点指电能计量装置装设点。
3.10 专线接入是指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点处设置分布式发电项目专用的开关设备(间隔),如分布式发电项目直接接入变电站、开闭所、配电室母线,或环网柜等方式。
3.11 T接从现有电网中的某一条线路中间分接出一条线路接入其他用户的接入方式。
3.12 功率因数由电源输出总有功功率与总无功功率计算而得的功率因数。
4 接入系统原则4.1并网点的确定原则为电源并入电网后能有效输送电力并且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2 分布式发电项目以单点方式接入配电网。
接有分布式发电项目的低压配电台区,不能与其他台区建立低压联络(配电室、箱式变低压母线间联络除外)。
4.3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应明确公共连接点、并网点位置,并对接入分布式发电项目的配电线路载流量、配变容量进行校核,以满足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上网和离网后用户的用电需求。
4.4 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采用的方式共有三种:全部上网、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
4.5当公共连接点处并入一个以上的电源时,应总体考虑它们的影响。
全部上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总容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30%。
4.6不同容量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原则上应按照表1执行,最终并网电压等级应根据电网实际条件决定。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布式发电项目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优于高一电压等级接入时,可采用低一电压等级接入。
表1:不同容量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电压等级4.7接入分布式发电项目的10千伏公共电网线路投入自动重合闸时,应校核重合闸时间。
4.810千伏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可闭锁、具有明显开断点、带接地功能、可开断故障电流的开断设备。
380/220伏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具有明显开断指示、具有开断故障电流能力的开断设备,断路器可选用微型、塑壳式或万能断路器,根据短路电流水平选择设备的开断能力,并需留有一点裕度,应具备电源端和负荷端反接能力。
4.9 接入380/22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装置应具备电流、电压、电量等信息采集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监测功能。
4.10接入220伏配电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应校验同一台区每相接入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总容量,满足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规定的限值,防止三相功率不平衡。
4.11并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在配电网断电后检测到孤岛现象时,应立即将逆变器与配电网断开。
4.12分布式发电项目额定电流与并网点的三相短路电流之比应低于10%。
5 电能质量5.1 一般性要求分布式发电项目应提供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电源容量、并网方式、变流器型号等相关技术参数。
分布式发电项目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
同时,当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时,分布式发电项目应能正常运行。
通过10(6)千伏电压等级专线接入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应在并网点装设满足IEC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测量方法》标准要求的A类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以实时监测分布式发电项目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分布式发电项目需安装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以确保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系统合格的电能质量。
10(6)千伏电压等级T接、380/220伏并网的分布式发电项目,电能质量数据应具备一年及以上的存储能力,必要时供电网企业调用。
5.2 谐波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入应满足GB/T 14549的要求,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限值分别见表2和表3所示。
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系统向当地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按照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系统安装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表2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相电压)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的规定,即: 10千伏及以下三相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不超过标称电压的±7%。
220伏单相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不超过标称电压的+7%,-10%。
5.4 电压波动和闪变分布式发电项目并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GB/T12326 -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规定。
分布式发电项目单独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动限值与电压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见表4所示。
表4:电压波动限值r ≤1分布式发电项目在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闪变值应根据电源安装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等级,按照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规定分别按三级作不同的处理。
5.5 电压不平衡度分布式发电项目接入配电网后,其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规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2%,短时不超过4%;其中由各分布式发电项目引起的公共连接点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