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摘要】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要素之一,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
而喻,而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方法不仅对
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很重要,而且在高考中也有很突出的体现,成功的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和如何加强英语阅
读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和信息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识构建的言语过程。
根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英语毕业生必须达到七级“读”的技能目标,学生
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重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
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推理获取信息等。
这就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
了新的挑战。
但在长期的传统英语教学之中,无论是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有很大的盲目性,以致造成长期效率的低下,影响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给学生传授
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很多的老师不注重理论学习,按照习惯性
的思维方法,或者是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过多的加强对词汇和语法的解释,停
留在对材料的表面理解上,学生成绩的提高仅仅靠“题海”战术,无法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
具体而言,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首先,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
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
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
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含义。
其次,采用单一阅读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即
便不同程度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只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很难在课堂中发
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大为降低。
再次,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
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
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实行纯粹的阅读教学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
以上的种种现象
只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问题。
其根源一方面是长期应试教育传统习惯的影响,老师和学生仅仅注重眼前的考试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
英语学习的误解,不能很正确理解学习的真谛。
针对上面的各种现象,笔者试就英语阅读教
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有利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2.1老师角色的转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学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探究、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为此要求老
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进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老师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老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教
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下来。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
动的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应具有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
新的英语阅读涉及广泛
的科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必须对科学、知识等的本质有清楚的了解,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明
了的系统把握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明白在教学中,自己所
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知识就能解答的问题,知识的整合性要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丰富而渊博的知识,才能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
深入。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力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还该明白学习活动的规律,并根据这
些规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
2.2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的时代,新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习主题要求老师必须改变
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加强学习。
改变过去的传统的看法。
新的,适合不同主体
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2.2.1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积极思考是积极的阅读必然具备
的特征。
发现式思考是指在阅读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
动的思维活动中去发现、挖掘,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全面正确
的理解。
它强化对课文理解,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自身感悟,使全体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
课堂活动中。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
在阅读内容中发现问题,并且能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2.2“概念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概念图”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博士
根据Ausubel的学习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出来的一种教学工具,它用节点代表概念、
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
我们可以把概念图作为用图的方式来建构知识、组织信息和表征知
识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
Ausubel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新旧知识能否达到意义的同化。
换言之,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
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
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
Ausubel的另外一个主要观点是概念有不同的深度,可以
非常笼统,也可以非常具体。
而且,笼统的概念中包含着不太笼统的概念,在这些不太笼统
的概念中又含有相当具体的概念。
所以,根据概念具体的程度可以渐进地对概念进行区别。
Ausubel认为,学习者应会辨别新概念的层次。
根据层次,把这些概念放入他们知识结构中
相应的位置上。
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会为阅读搭建了“脚手架”,突出了学生的
主体地位,而且能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供了平台。
使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思
维的发展。
总之,阅读是一种积极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活动。
它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
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阅读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
这就要求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阅读过程中相互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按照《普通高中英语教
学标准》的要求,圆满地完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