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

房屋建筑构造地基与基础


土、湿陷性黄土。
方法:振动或冲击成孔,在孔中填入砂、石、
土、灰土或其他材料,加以捣实后形成桩 体。
作用:使土挤密或消除湿陷性有显著效果。
9
第一节
概 述
五、对基础的要求
1、强度要求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将荷载传递给 地基,为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2、耐久性要求
应与上部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相适应
1、地基土层构造
地基土层不均匀,坚 实土距地面>5m,需 做地基加固处理
地基土层坚实和软弱层交替, 若建筑荷载大,可采用桩基础
15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2、建筑物自身构造
• 建筑物的稳定性的保证:需要一定的基础埋深 • 有地下室、地下设备层必须深埋
16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3、地下水位
地基土的含水量严重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一、有关概念
概 述
荷 载
基础
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持力层
地基中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
下卧层
持力层以下的土层
4
第一节
二、地基的分类
概 述
天然地基
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 够的承载力,可直接 在其上建造房屋。
人工地基
天然土层承载力较差或虽 土层较好,但其上的荷载 较大,要经过人工加固处 理后才能承载。
12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地基土层构造
建筑物自身构造
地下水位 冻结深度 相邻基础的埋深
13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1、地基土层构造
均匀、承载力好的坚 实土层,可浅埋,埋 置深度>0.5m
不均匀的地基土层,若坚实 土层距地面<2m,可挖去软弱 土层,将基础埋在坚实土层上
14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地下水位较低时,基础应 尽量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较高时,基础底 面应埋置最低水位之下
17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4、冻结深度
基础底面必须置于冰冻线以下100~200mm
18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原因
5、相邻基础埋深
新建房屋荷载对原有房屋基础的影响必须考虑
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 埋深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
1
本 章 要 点
了解地基的分类、要求和常见结构 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基础的分类 掌握常用基础的构造及特殊问题的处理 了解地下室的分类、构造及防潮防水
2
第一节
概 述
一、有关概念 地基
基础下面承受其传 来全部荷载的土层
地 基 应 力 和 应 变 减 小 土 层 深 度 增 加
3
第一节
压力分布角
32
一、基础的类型 (三)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类
柔性基础
• 基础宽度加大 •不受刚性角限制 • 抗压、抗拉强度高
33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1、混凝土基础 台阶宽高比
1:1或1:1.5
材料:C7.5或C10混凝土 混凝土刚性角:α=45° 垫层:C7.5或C10 混凝土,厚度100mm
19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按材料
类 砖基础
毛石基础 灰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按构造 筏式基础 桩基础 箱形基础 刚性基础 按使用材料受力 柔性基础
20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砖基础 适用于地基土质好,地下水位低,5层以下砖混结构
34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2、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墙(柱 )
底板
垫层
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之间有 足够的距离,以免钢筋锈蚀
35
二、常用基础的构造
2、钢筋混凝土基础
构造要求: C10混凝土 垫层 厚度100mm,每边 比底板宽100mm 混凝土强度≮C15 底板 受力钢筋: Φ≮8mm s≯200mm 计算确 厚度(锥形) 定 200mm<h<500mm
按施工方法分:
端承桩
摩擦桩
打入桩、压入桩、振入桩、灌入桩
按受力性能分:
端承桩、摩擦桩
30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箱形基础
上部荷载很大、浅层地质情况较差或建筑物很高,
基础需深埋时,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时采用。
31
一、基础的类型 (三)按使用材料受力特点分类
刚性基础
• 采用刚性材料建造 • 受刚性角限制
21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毛石基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冻结深度较浅的单层民用建筑
22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灰土基础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冻结深 度较浅的南方4层以下民用建筑
23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为墙承重时采用
27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筏式基础
板式
梁板式
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时采用
28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桩基础
29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桩基础
适用:
•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层厚度>5m •对软弱土层处理困难或不经济
换土材料:空隙大、压缩性低、无侵湿的材料
中砂、粗砂、碎石或级配石
换土范围:由计算确定
7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2、压实法
概 述
地基土条件: 有一定含水量
方法:夯实、碾压、振动
作用: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透水
性和压缩性。
8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3、挤密法
概 述
地基土条件: 松散砂类土、杂填土、素填
混凝土基础
用于潮湿的地基或有水的基槽中
24
第三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钢筋混凝土基础 适用于荷载大、地下水位高的大、 中型工业建筑和多层民用建筑
25
一、基础的类型
(二)按构造形式分类
独立基础
阶梯形
锥形
杯形
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
构承重时,且柱距较大时采用
26
5
第一节
三、对地基的要求 1、强度要求
概 述
应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kpa)
2、变形要求
地基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应保证在允许 的沉降范围内。
3、稳定性要求
应有防止滑坡、倾斜的能力
6
第一节
四、人工地基的常见做法
1、换土法
概 述
土层条件: 地基土是淤泥、冲填土、杂填
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
3、经济性要求
10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
自然地坪 施工地段现 存地坪 设计地坪 按设计要求竣 工后,经整理 后的室外地坪
11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基础埋置深度不同
浅基础 埋置深度<5m 深基础 埋置深度>5m
埋置深度≮5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