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xx
辅导
对象xx 班级中班性别女年龄4岁
辅导
日期
20xx.3-20xx.9
基本情况
xx,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
她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
孩子父母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问题表现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她,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她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她,她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她不会叠,也哭;让她学着做值日,她说不会,让她跟小朋友学,她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她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原因分析
1、遗传因素。
据xx姥姥讲,xx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她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她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她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辅导对策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她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xx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她,应该多帮助她。
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xx开玩笑的少了,和她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xx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她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她复述故事,请她朗诵儿歌,慢慢地她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xx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她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育效果
现在,xx有了明显的进步。
1、她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她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
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她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xx的姥姥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
从中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只要你用心了,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