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王湾,唐朝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开元时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一生经常往来于吴楚之间。
开元元年(712)进士,任荣阳(今属河南)主簿。
开元五年至九年,参编〈群书四部录》。
书成,调任洛阳尉。
其诗多已散佚,〈全唐诗》仅存十首。
[诗歌主题]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借助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结构层次]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工整跳脱,开笔清新自然,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出”和归雁”遥相照应,写出了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青山”点题中的北固山。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寓情于景。
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 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历来脍炙人口,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写出了拂晓行船的情景,即景生情,对仗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生活的哲理。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以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尾联见雁思亲,以怀乡之情结束全诗,与首联呼应。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 浑然一体。
[诗文特色]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全诗脉络贯通,连化无迹,神韵超玄,气概闳逸,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名句研读]1你能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 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与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疋端端直直冋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o只有既疋顺风,又疋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2你能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中选用的生”和入”有什么妙处吗?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挑选,诗人不能不下点功夫,可这些是以诗人的亲身感受为基础的,诗人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比别人更为敏锐,也在于他捕捉创作的灵感的能力比别人更为独到。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每逢佳节倍思亲”,生”和入”二字的第一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明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兀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
而这一生花之笔还有更深一层的巧妙暗示: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源于壮阔东海的托举;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匕上,根在春天荡涤寒冬唤醒万物的伟大力量;天人两合,物我一理,人既要像海一样容纳百川,又要像春天一样生生不息、奋斗不已。
可见,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下之简洁而极有分寸。
创作背景编辑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⑹【7]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8】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
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
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
即使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阔大的境界实际上也不失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审美范型。
4作品鉴赏编辑文学赏析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
全诗和谐而优美。
⑶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皤选入《可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 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⑷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 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
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 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⑴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义,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就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A. 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 跳脱。
先写 客路”而后写 行舟”,那 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 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 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 大景。
C •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 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当 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⑵对这首诗的赏析是() 不恰当的一项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训练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2.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以下是2003年河南中考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4.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6.(2 0 0 8,资阳)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7 (2005年昆明市)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9.海日和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