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古代汉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8%)1 《战国策》是一部___时代的史料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过西汉___整理的。

对这部书,___时期___作过注。

2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___说解___的专书,是___时期___所撰。

全书按___排列,共有___个部首。

3 汉代声训颇为流行,出现了一部声训专著,就是刘熙的___。

它为后世___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___、___、___是古文字,___、___是今文字。

二语法分析题(22%)1 词类活用常见的词类活用,其类型有:A 名词用如动词B 形容词用如动词C 量词用如动词D 动词的使动用法E 名词的使动用法F 名词的意动用法G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H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I 对动用法J 为动用法K 名词作状语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现象,写在横线上并在它的后面填写序号。

1) 师还,馆于虞。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6)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 )7) 邴夏御齐侯。

()8) 孟尝君客我。

()9) 晋侯饮赵盾酒。

( )()10)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2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填写序号。

A 双宾语句B 宾语前置句C 判断句D 被动句E 谓语前置句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姜氏何厌之有?3)郗克伤于矢。

4)是吾师也。

5)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6)贤哉,回也!7)(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

8)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1) 词性: A 指示代词 B 疑问代词 C 语气词 D 词尾 E 兼词(2) 功能: F 状语G 定语H 补语1)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2) 姜氏欲之,焉辟害?3) 朝济而夕设版焉。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 君何患焉?6)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7) 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8)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三文字题(10%)1 指出通假字、古今字1)旦辟左右2) 奉觞加璧以进。

3)庄公寤生,惊姜氏4) 将之薛,假涂于邹。

5)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6)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7)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

8)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9)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10)失其所与,不知。

2 找出会意字、指事字,指出形符、指示性符号,并解说两者与字义的关系。

1)逸2)亦3) 烦4)逐5)解6)初7) 染8)取9)莫10)修11)步12)徒13)疆14)采15)析16)颍17)荆18)英19)翱20)期四释义题(20%)1 解释括号中的词语,并说明其在句中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2)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

(纾)3)各惩其忿以相宥也。

(惩)4)以君之灵,缧臣得归骨于晋。

(归)5)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6)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官)7)见兔顾犬,未为晚矣。

(顾)8)姜氏何厌之有?(厌)9)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绥)10)贼民之主,不忠。

(贼)2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组汉字,不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___。

A 式亦寸朱B 本末上天C 五甘下三D 二四一刃2)下面各组形声字,形符属于同类型的一组是___。

C 载栽哉戴D 徒还迎造3)下面句子中“是”的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___。

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B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C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4)___的“防”是名词,“河堤,河坝”之义。

A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B 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C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D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5)___的词义是“武器-士兵”A 擐甲执兵/败其徒兵于洧上B 而兵由此起/兵不厌诈C 缮甲兵,具卒乘/公子州吁,嬖人之子,有宠而好兵D 弃甲拽兵而走/世传其兵法6)___的“恶”是动词“厌恶”的意思。

A 为法受恶。

B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C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

D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以下各项没有实词活用现象的是___。

A 从左右,皆肘之。

B 晋师军于庐柳。

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 老而不死,是为贼。

8)___的“有”是“具有某种美德”的意思。

A 小人有母。

B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

C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D 祈奚有焉。

9)___的“毙”是“仆倒、跌倒”的意思。

A 多行不义,必自毙。

B 射其右,毙于车中。

C 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

D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10)___的“党”可作“五百家为党”的解释。

A 睦于父母之党。

B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C 举其偏,不为党。

D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3不定项选择题:1)___的“报”是“报恩”的意思。

A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B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C 子归,何以报我?D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2)___的“逐”是“追赶、追捕”的意思。

A 丧马勿逐。

B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C 以有尽逐无已。

D 逐之,三周华不注。

3)___的“享”是“把食物献给鬼神”的意思。

A 王用享于西山。

B 兹予大享于先王。

C 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D 祭则鬼享之。

4) ___的“荐”是“兽所吃的草”的意思。

A 麋鹿食荐。

B 若晋取虞,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5)___的“荐”是“向鬼神进献物品”的意思。

A 可荐于鬼神。

B 随畜荐居。

C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D 胜之遂表荐不疑。

6)___的“次”是“依顺序排列”的意思。

A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B 师退,次于召陵。

C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

D 师进,次于陉。

7)___的“克”是词义、词性相同。

A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B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 郑伯克段于焉。

D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8)___的“乘”读平声。

A 与屈完乘而观之。

B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C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D 今秦万乘之国。

9)___的“姑”是副词。

A 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

B 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C 君姑高枕为乐矣。

D 问我诸姑。

10)___的“谢”用于本义。

A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

”B 封书谢孟尝君。

C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五阅读题(30%)(一)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1 把上面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2 划出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前置句。

3 解释下列词语:A 昭B 穆C 盟府D 桓庄之族E 为戮(二) 逢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1 把上面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2 解释下列词语:《古代汉语》答卷纸一填空题(8%)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6_____7_____8____9_____10_____11_____12_____13_____14_____15_____16_____二语法分析题(22%)1词类活用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5)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6)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 )7) 邴夏御齐侯。

()8) 孟尝君客我。

()9) 晋侯饮赵盾酒。

( )()10)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3指出“焉”的词性和功能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三文字题(10%)1指出通假字、古今字。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2 找出形声字,指出形符与字义的联系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11)____12)____13)____14)____15)____16)____17)____18)____19)____20)____四释义题(30%)1 解释括号中的词语,并说明其在句中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2单项选择题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3不定项选择题6)____7)____8)____9)____10)____五阅读题(30%)(一)1 把上面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2 划出宾语(包括介词宾语)前置句。

3 解释下列词语:A 大伯B 昭C 穆D 盟府E 桓庄之族F 为戮(二)1 把上面一段话译成现代汉语。

2 解释下列词语:A 易位B 及C 执D 属当戎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