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说明标准编制组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目录1 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修订必要性分析 (1)2.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需要 (1)2.2调整我省能源、产业结构的需要 (2)2.3标准管理的要求 (2)3 山东省工业炉窑概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3)3.1工业炉窑类型及分布情况 (3)3.1.1 工业炉窑类型 (3)3.1.2 工业炉窑分布情况 (4)3.1.3 本标准涉及的工业炉窑 (5)3.1.4 典型工业炉窑调研 (7)3.2工业炉窑废气污染物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2)3.2.1工业炉窑废气污染物产排污情况 (12)3.2.2污染控制技术 (13)3.3 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治理及排放情况 (17)4 国家及其他省市相关标准情况 (20)4.1 国家行业标准 (20)4.2 其他省市工业炉窑标准 (20)4.3 本标准涉及污染物与其他标准对比情况 (26)4.3.1氯化氢 (26)4.3.2镉及其化合物 (26)4.3.3铬及其化合物 (27)4.3.4 其他重金属污染因子 (28)4.3.5氟化物 (29)4.3.6苯并芘、沥青烟 (30)4.3.7二噁英 (31)5标准修订内容 (31)5.1调整了污染控制因子 (31)5.2调整了部分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32)5.3调整了部分基准氧含量的排放控制要求 (32)5.4 明确了达标判定方法 (33)6 可行性分析 (34)7 效益分析 (35)7.1环境效益 (36)7.2社会效益 (36)附件1: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末端治理技术 (37)附件2:山东省现有工业炉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及排放情况 (44)1 任务来源与工作过程1.1 任务来源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进一步控制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受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委托,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承担了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
1.2 工作过程2018年2月,省环保厅立项对《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
2018年3月-5月,成立标准编制组,开展标准文献资料调研,编制标准开题报告。
2018年6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题报告通过专家论证。
2018年7月-10月,编制组赴济南、临沂、淄博等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监测,根据调研情况编制完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座谈会稿。
2018年11月,修改形成《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 标准制修订必要性分析2.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需要山东省政府发布实施《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标,比2010年改善50%左右。
2017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7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06μg/m3,比2010年改善30.3%;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24μg/m3,比2010年改善72.1%;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37μg/m3,比2010年改善21.3%,距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仍有一定差距(《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35μg/m3,PM10年均浓度70μg/m3,SO2年均浓度60μg/m3,NO2年均浓度40μg/m3)。
为实现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有必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指标进行加严,以实现排放限值与大气环境管理目标的衔接。
2.2调整我省能源、产业结构的需要工业炉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较大,对大气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较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工业炉窑排放标准的修订,有利于淘汰一批规模小、工艺落后、达标治理无望的小型工业炉窑,引导一批企业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实现达标排放,从而推动我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3标准管理的要求2017年2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的《山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公告》(鲁质监标字〔2017〕42号)中提出要对《山东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5-2013)进行修订。
标准的修订将进一步做好与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衔接。
3 山东省工业炉窑概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3.1工业炉窑类型及分布情况3.1.1 工业炉窑类型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者电能等转化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广泛应用在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机电、化工、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砖瓦、陶瓷、搪瓷等行业,炉型种类达上百种。
按炉窑的用途分类有:炼焦、熔化、烧成、轧制、锻造、热处理、干燥等;按炉窑的使用能源分类有:燃煤、燃气、燃油、燃生物质等炉窑及利用电能等加热的炉窑,还包括吹氧、铝热法或原料参与燃烧等炉窑;按生产操作方式分类有:连续式、间断式等;按炉窑安装方式分类有:卧式、立式等。
根据各地市环保局提供的2017年炉窑专项整治情况统计表,全省炉窑4036座,分属3352家企业。
炉窑类型以建筑卫生陶瓷窑、石灰窑、水泥窑、干燥炉窑、高炉等居多,其中建筑卫生陶瓷窑、石灰窑分别占总数的64.3%、11.5%。
其中建筑卫生陶瓷窑、石灰窑、水泥窑等执行《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企业高炉执行《山东省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1.2 工业炉窑分布情况(1)地区分布情况山东省各市工业炉窑数目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淄博市工业炉窑数量居全省首位,占总数的37.6%,见图3.1。
图3.1 山东省工业炉窑地区分布图(2)行业分布情况如图4.2所示,建筑陶瓷制品制造、水泥制造、炼钢等8个行业的工业炉窑数占山东省工业炉窑总数的94.1%,其中建材、钢铁两个行业的工业炉窑数占总数的83.4%。
图3.2 山东省工业炉窑行业分布图山东省工业炉窑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如图3.3所示,使用煤炭作为能源的炉窑数占总数的48.2%,使用气作为能源的炉窑数占总数的41.4%,使用油作为能源的炉窑数占总数的0.6%,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的炉窑数占总数的4.7%,使用生物质能作为能源的炉窑数占总数的2.1%。
3.1.3 本标准涉及的工业炉窑山东省已经制定或正在制修订的排放标准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火电厂和锅炉等4项,因此,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火电厂和锅炉的工业炉窑执行地方及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不纳入本标准范畴。
本标准参考GB9078-1996中工业炉窑的分类方法,结合山东省工业炉窑的主要类型,将本标准的工业炉窑分为8类12种(如表3.1所示),分别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3.1本标准涉及的工业炉窑分类3.1.4 典型工业炉窑调研课题组选取临沂市、淄博市部分工业企业对其工业炉窑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调研统计结果见表3.2。
表3.2本课题调研部分工业炉窑统计情况8910113.2工业炉窑废气污染物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3.2.1工业炉窑废气污染物产排污情况工业炉窑主要是靠燃料或电能等加热处理物料,其加热过程的污染排放包括两部分,加热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和部分被加热介质在加热过程中所散发的污染。
工业炉窑除钢铁、水泥行业之外,以中小炉窑居多,多数炉窑以煤炭及其制品加热为主,其他使用燃料油、天然气、生物质等其他燃料及炉内原料参与燃烧、电能等加热。
因此炉窑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有色金属熔炼炉、熔化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等烟气中还含有氟、铅、汞、铍、苯并(a)芘、沥青烟等污染物。
根据山东省工业炉窑调查情况统计,不同行业、不同炉窑涉及的污染物统计情况见表3.3。
表3.3 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3.2.2污染控制技术3.2.2.1源头控制技术(1)清洁生产工艺技术①强化炉内热力机制,优化工业炉窑整体设计工业炉窑的核心技术问题是炉内热力机制的问题,改善炉内燃烧工况与强化炉内热力交换是根本的节能途径。
强化炉内热力交换,诸如炉内定向辐射代替漫反射传热技术,通过强化炉内换热,也能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②采用轻型炉衬材料,优化炉衬结构工业炉窑炉衬的蓄热和散热,一般占工业炉窑总能耗的20~45%,如选用耐高温、容重小、导热系数低的耐火纤维代替耐火砖做炉衬,可减少炉体的蓄热和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缩短操作周期,可节约能源35%左右。
同时,采用轻质炉衬可大幅减少炉体重量,节约建炉钢材和炉体基础材料。
缺点是轻质炉衬仅适用于中低温、周期作业的炉型,对于冶炼、融化及高温炉型不适用。
③注重工业炉窑结构与操作的和谐统一,实现工业炉窑科学操作根据工业炉窑的热工特性,工业炉窑节能包括结构节能与操作节能。
操作因素的影响占有相当的比重,科学操作主要是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①对于人工操作的工业炉窑,要注意工业炉窑工作的经济点,减少空烧;②对于已具基础控制的工业炉窑,注意动态过程的温度设定,空燃比调整十分重要;③努力实现工业炉窑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化,即计算机二级最佳控制,达到真正意义的工业炉窑过程科学操作。
目前,我国工业炉窑自动化控制水平尤其关键性应用技术水平不高,提升空间较大。
(2)燃烧控制技术从燃烧的角度控制工业炉窑的污染物排放,可以从使用清洁燃料和改进燃烧技术两方面入手。
煤是我省工业炉窑的主要能源,从表3.4来看,产生同等数量的热值燃烧煤炭比燃烧天然气排放的污染物要大的多。
因此,采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替代燃煤将降低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表3.4 天然气与煤炭燃烧排放比较(单位:千克/吨标煤)改进工业炉窑的燃烧技术包括富氧燃烧、蓄热燃烧和低氮燃烧等,富氧燃烧现阶段可以用于燃煤炉窑,蓄热燃烧主要适合于燃气和洁净燃油的燃烧,低氮燃烧技术适用于煤粉燃煤工业窑炉。
富氧燃烧是采用比正常空气含氧量高的空气来助燃。
由于富氧燃烧火焰温度大幅度提高,燃烧速度加快,同时烟气量大幅下降,烟气中高辐射率的CO2和水蒸气浓度增加,能使燃料燃烧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燃烧程度,能提高热效率,从而改善炉窑内的传热条件,使炉窑的产量提高,热耗下降。
富氧燃烧技术可形成高效节能和结构紧凑的高温工业炉。
当前富氧燃烧技术主要应用在玻璃窑、冶炼炉、陶瓷炉等领域。
高效蓄热技术是在蓄热室采用特殊材料的蓄热体,将经过蓄热室的高温烟气的热量最大限度地留在蓄热体内,使烟气温度降到200℃以下排放,然后让被预热气体经过蓄热室,吸收到蓄热体内的热量,使之温度预热到高温烟气温度的80%~90%,从而达到高效换热的目的。
与常规工业炉窑相比,蓄热式工业炉窑具有很高的燃料节约率,可大幅度降低能耗成本和减少废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