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V50使用手册

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V50使用手册

路线辅助设计本程序适用于路线平曲线的单交点平曲线、切基线平曲线、复曲线、S型曲线、凸型曲线、卵型曲线的设计。

单交点平曲线如图所示,只设一个JD的平曲线称单交点平曲线。

平曲线由前缓和曲线LS1、中间圆曲线LY、后缓和曲线LS2、构成。

当LS1= LS2 =LS,即前后缓和曲线等长时,称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否则称非对称型平曲线。

确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是平曲线设计的主要任务。

考虑地形、地物、设计标准及线形协调要求,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LS值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由外距E、切线长T及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支距t0 、y0求得。

本软件的单交点平曲线设计提供由外距控制、切线长控制、支距进行曲线设计。

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单交点平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程序提供两种方式:先拟定缓和曲线长和满足线形协调要求。

切基线平曲线当路线交点因地形、地物等障碍影响在实地无法钉设时,可选择两个辅助交点JD a、JD b,设置一条基线边,来代替一个交点敷设曲线,称为双交点平曲线。

若所定半径使平曲线恰好与基线边相切,即构成图2-8所示的切基线平曲线。

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切基线平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程序提供两种方式:先拟定缓和曲线长和满足线形协调要求。

在相应的编辑框内录入数据,选择计算方式,按计算按钮即可。

计算成果在“输出结果”栏显示,如果需要输出到外部文件,请按“输出”按纽,直接输出到文本文件。

复曲线切基线平曲线可视作前后两个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首尾连接而成,当两个非对称平曲线半径不相等时,即构成图2所示的复曲线。

测设时一般由设计人员先拟定约束控制较严一端的圆曲线半径RA,求算另一端圆曲线半径RB。

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复曲线,启动设计对话框如图2-13。

软件提供前圆曲线半径可否调整选项,如果前圆半径可调整请在<前圆半径可调整>选项按钮打上勾。

计算前请输入相应的已知数据,按<计算>按钮。

S曲线如图,两个反向平曲线间无中间直线段,在HZ(ZH)处首位相连接,这种布设线形式称S型曲线,S型曲线设计一般是先拟定控制较严的一个平曲线半径,然后根据中间直线段长度为零的条件求算另一半曲线半径。

切换到软件的路线辅助设计模块,选择S型曲线。

软件提供前圆曲线半径可否调整选项,如果前圆半径可调整请在<前圆半径可调整>选项按钮打上勾。

计算前请输入相应的已知数据,按<计算>按钮。

计算结果输出可直接输出到文本文件。

凸曲线如图,当单交点对称基本型平曲线中间圆曲线长度为零,即平曲线仅由前后缓和曲线构成时,称凸曲线。

设计凸曲线一般以切线长T和外距E为控制条件反算出相应的平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两个元素。

卵型曲线在复曲线设计中,当两圆曲线半径值相差较大时,规范要求在两圆曲线间插入一段中间缓和曲线以使曲率渐变,从而构成如图2-17的卵型曲线。

卵型曲线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预先拟定两端缓和曲线长及一个平曲线半径后,求另一个平曲线半径及中间缓和曲线长LF。

当求出LF 值太大以致两端圆曲线容纳不下时,还要调整交点位置,计算出调整值,以得到合适的LF 值。

-------------------------------------------------------------------------------- 说明:具体数据输入格式请参考软件附带的示例文件。

曲线放样可计算线路基本型以及一些特殊曲线的逐桩坐标以及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的放样元素,控制桩的放样。

本模块除组合线型放样外的所有功能均支持批量计算,可在数据录入窗口录入多条数据,用户可选定需要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当一行数据被选定时,会有此标志显示。

为了减少数据输入行的长度便于输入,将设站情况及一些基本参数设于软件左下角基本设置窗口,请注意设置。

以下是曲线放样部分的基本设置窗口内的参数说明。

左边距:平曲线左边桩距中桩距离由边距:平曲线右边桩距中桩距离加桩:加桩号,以米为单位录入,如有多个加桩以“,”分隔。

边桩位置:表示所要计算的边桩和中桩的连线与中桩处法线的夹角。

由法线顺转则为正值,逆转为负值,其设置范围为-90°~+90°,格式为小数形式,如-60.5°。

不输默认为0。

递增方式:整桩号和整桩距供选择。

起算桩号:计算逐桩坐标起始桩号,以米为单位录入,不输系统默认从曲线起点开始计算起点坐标:组合线放样起点坐标起点切线方位角:组合线放样起点方位点间距:相邻两桩号间距离置镜坐标、后视坐标:当需要用极坐标法放样时候录入直线放样本功能适用于任意直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直线求交。

竖曲线放样在线路纵坡变更处,为了行车的平稳和视距的要求,在竖直面内应以曲线衔接,这种曲线称为竖曲线。

竖曲线有凸形和凹形两种。

竖曲线一般采用圆曲线,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相邻坡度差很小,而选用的竖曲线半径大,因此即使用二次抛物线等其它曲线,所得到的结果也与圆曲线相同。

本程序采用圆曲线方式,可计算凸形和凹形两种情况。

竖曲线是连接不同坡段的曲线,其曲线要素包括:曲线半径R、纵向转折角α、切线长度T、曲线长度L、曲线上各点高程及外矢距E。

需要输入的依次为:曲线半径,坡度i1(上坡),坡度i2(下坡),变坡点桩号,变坡点高程,点间距圆曲线放样圆曲线是指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线,是路线转弯最常用的曲线形式。

圆曲线的测设分两步进行:先测设曲线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中点和终点;然后在主点之间进行加密。

按规定桩距测设曲线的其它各点,成为曲线的详细测设。

单圆曲线简称为圆曲线。

其主要点包括:直圆点(ZY):直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点曲中点(QZ):圆曲线的中点圆直点(YZ);圆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曲线要素主要包括偏角α(线路转向角)、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又叫校正数或超距)。

需要输入的依次为:曲线半径,转向角,交点桩号,点间距离,交点坐标,交点到ZY点方位角。

虚交形式的平曲线放样当双交点平曲线不与基线边相切时,既构成图所示的虚交形式的平曲线。

当以切基线为控制条件解算出平曲线半径R后,有时由于标准限制等原因需对求得的R值加以调整,调整后的平曲线不再与基线边相切,此时即形成虚交形式的平曲线。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虚交形式的平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三点圆平曲线放样因地形、地物障碍影响,有时需设三个辅助交点才能保证个辅助交点通视。

如图所示一个平曲线右三个辅助交点确定,这种不线形式即通常所称三点圆曲线。

实测出基线边长AB、BC及偏角JA、JB、JC后,本程序可按已拟定的平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LS,求出去曲线要素、主点桩号以及各桩坐标。

S型曲线放样如图,两个反向平曲线间无中间直线段,在HZ(ZH)处首位相连接,这种布设线形式称S型曲线。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S型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卵型曲线放样在复曲线设计中,当两圆曲线半径值相差较大时,规范要求在两圆曲线间插入一段中间缓和曲线以使曲率渐变,从而构成如图3-13的卵型曲线。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卵型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复曲线放样切基线平曲线可视作前后两个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首尾连接而成,当两个非对称平曲线半径不相等时,即构成图3-15所示的复曲线。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复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综合曲线放样如图2-1所示,只设一个JD的平曲线称单交点平曲线。

平曲线由前缓和曲线LS1、中间圆曲线LY、后缓和曲线LS2、构成。

当LS1= LS2 =LS,即前后缓和曲线等长时,称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否则称非对称型平曲线。

本程序的综合曲线指对称基本型平曲线,即LS1= LS2。

本功能适用于任意综合曲线路段的坐标计算, 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综合曲线是在圆曲线的两端插入缓和曲线,把圆曲线与直线平顺地连接起来。

其主要点为:直缓点(ZH):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缓圆点(HY):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连接点曲中点(QZ):曲线的中点圆缓点(YH):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缓直点(HZ):缓和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曲线要素主要包括偏角α(线路转向角)、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又叫校正数或超距)、缓和曲线的长度。

缓和曲线参数包括:加设缓和曲线后使切线增长的距离m、加设缓和曲线后使切线的内移量P、HY点(或YH点)的缓和曲线角度β0。

需要输入的依次为:圆曲线半径,转向角,交点桩号,缓合曲线长,点间距离,交点坐标,交点到ZH点方位角。

组合线型放样本程序的组合线型放样可以计算任意形式的曲线坐标,支持任意加桩、任意角度边桩计算。

程序中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基于不受线型限制的复化辛甫生公式,该程序适合于线路各种线型的中线和边线点位坐标计算,坐标查询,桩号查询、道路透视图以及直线与曲线求交。

程序需要输入的数据为:l 曲线元起点A的坐标及切线坐标方位角及放样的点间距、左边距、右边距。

l 曲线元起点A和终点B的曲率l 曲线元起点A和终点B的里程l 曲线元偏向组合线型放样算例一A匝道,起点坐标X= 3880354.034,Y= 475340.692,起点切线方位角256°28′48.8″,其它设计数据见下表,软件数据录入见图3-18。

路段名称曲线类型曲线长度及曲率半径(m)OA直线L=54AB缓和曲线L=135.5BC圆曲线L=75.5,R=65CD缓和曲线L=40DE圆曲线L=155,R=110EF缓和曲线L=66数据输入图形输出注意:如果曲线元为直线,曲率半径项保持空,即不录入任何数据。

参考:坐标查询,桩号查询、曲线参数设置、生成道路三维模型-------------------------------------------------------------------------------- 说明:“角度”的输入格式以度分秒格式表示,如"12.3456"表示12度34分56秒,计算结果中的角度也是同样。

“里程”的输入格式以米为单位的距离,如:"1123.32",计算结果中里程是以"公里+米"格式表示,如:"DK11+23.32"。

“转向角”:右偏为正,左偏为负,如"34.5632"表示右偏,"-34.5632"表示左偏曲线点名称除了特征点(详见下面的说明)外,其余按流水号排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