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氧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双氧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双氧水国内产能产量2012年全年,双氧水整体市场运行良好,不完全统计2013年新增产能大约100万吨左右,若全能按计划投产,国内双氧水产能将明显过剩,供求关系失衡,2013年低浓度双氧水市场行情不容乐观,企业应适当的调整生产格局和开发新产品,争取做大最少成本,最大利润。

近年来我国烧碱产品不断增加,副产氢气量也逐年递增。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氯碱一直把开发新产品的重点放在氯产品上,忽视了加氢产品的开发,导致氢气放空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氯碱行业氢气的利用率只有60%左右,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综合利用电解制烧碱的副产氢气,开发适当的加氢产品,推动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迫在眉睫。

过氧化氢就属于这样的产品。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浆、工艺品的漂白,过氧化物的制备及杀菌消毒;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用作液体高能燃料和氧源,还可用于合成树脂,用作激光引发剂。

但过氧化氢在我国化工产品合成中所占的比例只有20%,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也说明它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双氧水在电子、轻工、食品、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推广。

因此,利用氯碱行业丰富的电解氢源,开发极具市场潜力的过氧化氢产品,将有极其广阔的前景。

2.1国外供需状况近年来,世界过氧化氢生产能力以年均8%~11%的速度增长,现在的总生产能力为610万吨,其中欧洲255万吨,占42%;美洲195万吨,占32%;其余地区160万吨,占26%。

近两年欧洲新增加的生产能力超过25万吨。

亚太地区生产能力由1997年的55.4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45万吨,发展速度最快。

发展速度较快的还有美洲,其生产能力由1997年的83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95万吨,原因可能是纸浆漂白对过氧化氢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和高附加值下游产品产量增长,以及许多国家禁止使用氯气及含氯化合物进行漂白、消毒及废水处理等。

据预测,到2015年世界过氧化氢的总生产能力可达1000万吨,而且其在环保方面的用量将超过在造纸业漂白方面的用量。

世界主要过氧化氢生产国的企业的生产能力大都在1万吨(折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00%)以上,最大规模达到7万吨,这些国家主要是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其中中国过氧化氢的生产能力为105万吨,美国为85万吨,日本为30万吨。

2.2国内供需状况近年来,我国过氧化氢的生产发展较快,产品规格多样化,产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0%、35%、50%、70%和80%等。

我国过氧化氢企业一般按质量分数27.5%来计算生产能力和产量,而国外以折算成质量分数100%来计算。

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使国内掀起了双氧水项目上马热潮,新增项目的单套生产能力大都在10万吨左右。

到2005年,仅2年的时间里,双氧水生产能力就由2003年的55.8万吨猛增至83.5万吨,增幅达到49.64%。

目前我国共有双氧水生产企业50余家,装置70余套,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平均为1.5万吨。

国内不少大型化肥企业,如四川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分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均利用自身生产化肥的资源和产品优势,建有双氧水生产装置。

2000年以来,随着几套新建大型双氧水装置的问世,大型装置逐渐成为建设的主流。

目前装置规模达到3万吨的生产企业有13家,合计产能为47.6万吨,占总产能的45%。

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河北新乐新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氧水生产能力都很大。

其中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的双氧水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以质量分数27.5%计),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双氧水生产企业。

上海阿科玛双氧水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采取用西方先进技术的双氧水生产企业,装置生产能力达10万吨,产品包括质量分数70%以上的食品级产品和电子级产品。

目前我国双氧水的生产能力、产量及消费量均居世界第1位。

三、双氧水进出口量2013年12月我国过氧化氢出口量为156吨,完成出口额9万美元;1-12月我国过氧化氢出口量为2757吨,完成出口额138万美元。

2013年12月我国过氧化氢进口量为2886吨,完成进口额221万美元;1-12月我国过氧化氢进口量为28929吨,完成进口额2224万美元。

四、价格走势2014年上半年国内双氧水价格市场跌宕走势,其中价格在1月初和3月初达到最高点815元/吨,5月初达到最低点732元/吨,6月末价格为760元/吨,同比下跌13.93%。

预计今后我国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将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生产能力、产量和市场消费量都将不断增加,生产也会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4.1 2004年后持续发力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蒽醌法,由于电解法生产成本高,耗能大,已逐渐被淘汰。

现在我国生产企业基本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只有个别企业还采用电解法。

目前市场上双氧水的等级和规格很多,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电子级等等,此外还有供给航天、军工等特殊行业使用的纯度极高的双氧水。

我国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电解法生产双氧水,但产量很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双氧水生产开始加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生产能力和产量连年高速发展。

本世纪初,我国双氧水生产规模为40万吨,产量(以100%H2O2计)为25万吨。

2002年,生产规模达到48万吨,产量达到30万吨。

2004年,我国双氧水生产能力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双氧水生产国。

近年来,我国双氧水生产能力和产量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双氧水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吨,产量达到120余万吨,生产能力和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比全球第二的美国多了近一倍。

4.2 消费量年均增长近20%我国双氧水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三大地区,因为我国双氧水的主要消费市场也在这些地区。

现在全国共有双氧水生产企业60余家,生产装置70余套。

多年来,我国市场上双氧水的消费量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走势,且近年来增幅不断加大。

2000年,我国市场上双氧水的消费量为25万吨,2003年达到50万吨,翻了一番。

2007年消费量达到85万吨,2009年消费量又增至115万吨。

在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我国双氧水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近20%。

目前我国市场双氧水的消费量约为125万吨。

4.3出口恢复稳定多年来,我国市场上双氧水一直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进口双氧水的很大一部分是质量等级较高的产品,如各种规格的电子级双氧水、试剂用的高含量双氧水、特殊用途高等级双氧水以及超纯级和特殊规格用双氧水等等。

21世纪初,我国进口双氧水的数量为1.2万吨,以后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1.6万吨,2007年达到2万吨,2009年为2.6万吨。

之后,由于我国自主生产的双氧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替代了一些进口品,出口到海外的双氧水也在不断增加。

21世纪初,我国双氧水的出口量仅为0.5万吨,2004年出口量增至1.4万吨,自2006年起,我国双氧水的出口量首次超过了进口量,2007年出口量为2.4万吨,进口量为2万吨。

2009年,我国双氧水的出口量达到3万吨,比进口量多了0.4万吨。

长期以来,我国市场上的双氧水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波动不大,只是在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价格大幅下滑,大部分规格产品的价格降幅达到30%以上。

2009年以来,我国市场上的双氧水价格又稳步上升,现在已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预计今后我国双氧水的生产和消费将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良性循环阶段,生产能力、产量和市场消费量都将不断增加,生产也会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由于各方面的生产成本都在上升,双氧水的市场价格也会稳步上扬。

五、政策分析六、综合评价造纸业、纺织业、化学品合成是国内双氧水传统的三大消费领域。

我国造纸业和纺织业产能、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这两大行业消费的双氧水约占总消费量的70%,加上化学品合成领域的消费量,这三大行业所占的份额为总消费量的约90%。

此外,在以下几个领域,双氧水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1环保行业。

城市用水的漂白一直采用传统的氯气,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会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新的有机污染物,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

而采用双氧水漂白和消毒城市用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是其他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随着国家新环保法规的出台和执行力度的增强,以及双氧水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其在环保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

6.2电子工业。

高纯双氧水是电子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无机精细化学品, 主要用于硅片的清洗和光刻胶的剥离。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2大集成电路市场,在该产业快速增长的强力拉动下,近年来,我国半导体产业对高纯双氧水的需求明显增多,年用量约为8000吨。

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微电子芯片市场,高纯双氧水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6.3食品行业。

食品级双氧水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消毒、杀菌、脱色、防腐和保鲜等多个方面。

虽然我国专业化生产食品级双氧水产品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双氧水在该领域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广阔。

6.4其他领域。

在水产养殖行业,双氧水作为理想的消毒杀菌剂,需求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在建材行业,双氧水可用于轻质泡沫材料发泡剂的制备;在机械行业,双氧水用于化工设备和管道的净化和清洗,在电镀液中用于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在医药行业,双氧水可用于合成多种药品,质量分数3%硅厂家掌握除硼、磷的生产技术,三氯氢硅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以下的双氧水可用作医用杀菌剂;在航天工业,双氧水用作火箭燃料和氧源。

此外,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地震等的暴发,也使过氧化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