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菌类植物
缩,细胞壁加厚,渡过不良环境后再萌发为菌丝体。 节孢子是由菌丝细胞断裂形成的。
第七章 菌类植物
2.无性生殖 真菌通常进行无性繁殖,可产生各种孢子。 游动孢子是水生真菌和借水传播的孢子,无壁,具鞭毛,能游动,在
游动孢子囊中形成。 孢囊孢子是在孢子囊内形成的不动孢子,借气流传播。 分生孢子是由分生孢子囊梗的顶端或侧面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借气
第七章 菌类植物
二.真菌的繁殖 真菌的繁殖通常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l .营养繁殖 少数单细胞真茵如裂殖酵母属,通过细胞分裂而产生子细胞。大部
分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产生某些类型的孢子。 芽生孢子是从一个细胞出芽形成的,芽孢子离母体后,即长成一个
新个体。 厚壁孢子是由菌丝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形成的休眠孢子,其原生质液
第七章 菌类植物
无隔菌丝:细胞长管
形,有隔膜,有分枝或 无,大多数是多核的。
有隔菌丝:有横隔壁
把菌丝隔成许多细胞。 每个细胞内含一或二个 核。菌丝中的横隔上有 小孔,原生质甚至核可 以从小孔流通。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绝大部分真菌均有细胞壁,某些低等真菌的细胞壁为纤维素,高等 真菌的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粘菌门
粘菌门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约有500种。 它们的生活史中,一段是动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营养体 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多核,无叶绿素,能作变形虫式运动,吞食 固体食物,与原生动物的变形虫很相似。但在生殖时产生具纤维素细 胞壁的孢子,这是植物的性状。 粘菌的大多数种类生于森林中阴暗和潮湿的地方,多在腐木、落 叶或其他湿润的有机物上。只有几个种寄 生在经济植物上,危害寄主。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细菌门
细菌门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绝大多数种类不含光合色素,营腐生(从动植物 遗体或其他有机物吸取养分)或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吸取养分)生 活;少数自养生活,如紫细菌、硫细菌等。 由于其也具有细胞壁而置于广义的植物。 细菌的种类约有2000种。分布很广,水、空气、土壤和许多动植物体 内外都有细菌的分布。 依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个基本类型。
第七章 菌类植物
某些真菌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财候,菌丝互相密结,菌丝体变 态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子座和菌核。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可以密结呈绳索状,外形似根,外层颜色
较深,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其顶端有一个生长点,内层由疏丝组织纩 成,为心层(髓层)。根状菌索有的较粗,长达数尺。它能抵抗恶劣环境,环境 恶劣时,生长停止;适宜时,再恢复生长。在木材腐朽菌中根状菌索很普遍。
第七章 菌类植物
除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外,绝大多数的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菌丝是 纤细的管状体,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菌丝体。
菌丝分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两种: 无隔菌丝:是一个长管形细胞,有分枝或无,大多数是多核的。 有隔菌丝:有横隔壁把菌丝隔成许多细胞的,每个细胞内含一或二个核。 菌丝中的横隔上有小孔,原生质甚至核可以从小孔流通。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第一节 菌类植物概述
由于它们或其孢子具有细胞壁,故在习用已久的生物两界系统中被 列入植物界。
包括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有明显的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结构, 与蓝藻相似均属于原核生物。 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在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 细胞壁而具多核的原生质团(变形体),但在繁殖期产生具纤维质细胞 壁的孢子。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真菌门
真菌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类典型的真核异养生物,是菌物 界的主要成分。有细胞壁,细胞核,无叶绿素,也没有质体。
真菌的异养方式有: 寄生:从活的动物、植物吸取养分; 腐生:从动物、植物尸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寄生与腐生无严格的界限,好多先寄生于活体上,待活体死亡后, 这些真菌仍继续生活,此时又寄生转变为腐生。有些真菌只能寄生,故 称为专性寄生;有些真菌只能腐生,故称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 生的,称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称为兼性寄生。
第七章 菌类植物
子座、菌核、 根状菌索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真菌的繁殖
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营养繁殖 有菌丝断裂繁殖、分裂繁殖、芽生孢子繁殖。
无性生殖 真菌通常进行无性繁殖,可产生各种孢子。 如: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 可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第七章 菌类植物
真菌的分布及经济意义
流或动物传播的。 3.有性生殖
低等的真菌为配子的配合,精子和卵配合形成卵孢子。
子囊菌的有性配合后,形成子子囊,在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 的有性生殖后,在担子上形成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和子囊孢子是有性结合 后产生的孢子,和无性生殖的孢子完全不同。
子座
也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的。
菌核:是由菌丝密结成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最小的有鼠粪大,
最大的比人头还大,有些种的菌核有组织的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 疏丝组织。有的菌核无分化现象。菌核中贮有丰富的养分,对于干燥和高、低 温度抵抗力很强,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休.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 或产生子实体。
可是,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极其复杂,可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经常变 化。有些真菌的细胞壁因含各种物质,使细胞壁呈黑色、褐色或其他颜 色,因此,菌体呈现各种颜色。
菌丝细胞内含有原生质、细胞核和液胞,以及贮存的蛋白质、油滴 和肝糖等养分。原生质通常无色透明,有些种属因含有种种色素(特别 是老化菌丝),故呈现不同的颜色。细胞核在营养细胞中很小,不易观 察,但在繁殖细胞中大而明显,并易于染色。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从大气到水中、陆地,甚至人体, 几乎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均有真菌的踪迹。现知真菌有5950属,64200种, 我国已知8000种,药用的约300种。
真菌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不少真菌能分解枯枝、落叶和动物尸体, 从而能增强土壤肥力和完成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许多大型真菌可供食用,如蘑菇、香菇、猴头菌、木耳、羊肚菌等。 酵母和曲霉菌大量用于食品工业和酿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