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6-声和光(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6-声和光(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6声和光一、填空题1.(2019·杭州15)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答案】 A【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据此选择。

【解答】甲图中光线的交点在视网膜前面,即成像在视网膜前,因此是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乙图中光线的交点在视网膜后面,即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因此是远视眼,应该用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2019·杭州18)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

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A.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 目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答案】 C【考点】大气层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解答】由于大气层的折射,日出的时候太阳还在地平面以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日出现象;而傍晚的时候太阳落到地平面以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太阳;如果没有了大气,则不会折射,看到日出,只有太阳升到地平面以上才可以,导致日出会延迟;而日落则会提前;故答案为:C。

3.(2019·温州10)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A. 缩小的虚像B. 放大的虚像C. 缩小的实像D. 放大的实像【答案】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2)实像能够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成缩写的实像。

【解答】装有水的烧瓶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为墙壁到烧瓶的距离大于蜡烛到烧瓶的距离,所以肯定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2019·湖州3)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

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水中树的倒影C. 夕阳下栏杆的影子D. 放大镜放大的地图【答案】 B【考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主要应用是:①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平面镜成像。

【解答】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 错误;B.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5.(2019·绍兴7)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答案】 D【考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即可。

【解答】A.液体蒸发快慢受到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的影响,因此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合题意;B.动能的大小受到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影响,因此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 不合题意;C.通过导体的电流受到电压和电阻的影响,因此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相同,改变电压,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D.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到镜子后面与镜中的像重合,从而找到像的位置,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19·金华、义乌、丽水7)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

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 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 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答案】 B【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A B、定日镜是平面镜,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故A正确,B错误;C D、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只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其它都不改变,如传播速度等;故CD正确;故答案为:B。

7.(2019·宁波13)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

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

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A. B. C. D.【答案】 C【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析】【分析】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但分放大、等大和缩小;也可以成虚像,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据此判断。

【解答】圆柱形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A.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合题意;B.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合题意;C.标志通过凸透镜成的实像与物体相比,上下和左右都相反,而这个只有左右相反,故C符合题意;D.当标志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8.(2019·宁波17)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3)该灯铭牌上标有“220V 70W~150W”等字样。

如果某段道路上装有44盏这样的灯,该段道路路灯的电路中,干路上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能小于________A。

【答案】(1)漫反射(2)直线(3)30【考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解析】【分析】(1)光线在光滑平整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在凸凹不平的表面发生漫反射;(2)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3)首先求出44盏路灯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解答】(1)因为反射板表面凸凹不平,所以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干路上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最小为:。

9.(2019·嘉兴、舟山20)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

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答案】凸透;靠近【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析】【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后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凸透镜有发散作用;(3)当物体上有光线照射时,它是明亮的;否则,它就是黑暗的。

【解答】(1)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由于在水平方向上水瓶中间厚边缘薄,因此相当于一块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后会聚作用,被水杯挡住部分的白纸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会聚经过焦点后向四面散开,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镜,因此看到被遮住的光线白纸为黑色;如果我们将白纸靠近凸透镜,这时就有射入我们的眼睛,因此看到的白纸又恢复白色。

故答案为:凸透;靠近10.(2019·衢州23)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

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传播的。

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

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

【答案】(1)直线;反射(或漫反射);(2)。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相互作用力,为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之一,成立的条件: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力。

【解答】(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观察者能够看到相应的光,是反射的光进入到观察者的眼睛中;(2)从AB两个空喷出来的水会可乐罐形成的力的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可乐罐的受力的方向与水喷出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会导致可乐罐顺时针旋转;故答案为:(1)直线;反射(或漫反射);(2)。

11.(2019·台州20)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

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