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部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部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对公司所有开发项目单体、外线、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的全面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明确管理内容,完善内部质量验收环节,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发整体品质,特制定本“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开发项目。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总则、释义、质量控制责任体系、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内部验收与工程移交、内部质量控制资料、奖罚措施、附则共八个章节及相关附表。

第二章释义单体工程: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能够单独组织生产与验收,并具备相应使用功能的单个建筑工程,按其使用功能不同可划分为住宅、商业、公建等。

外线工程:指为小区单体提供服务功能的各种室外管线和配套设备、设施的总称,包括给排水、供热、供电、燃气、弱电(有线电视、数据通讯)、小区智能化系统及换热站、配电室、水泵房等配套工程。

绿化工程:指为提高项目品质而在小区规划范围内进行的配套环境建设工程,包括绿化土方工程,道路工程,铺装工程,给排水工程,水系工程,假山工程、建筑与小品工程、绿化种植工程等。

样板引路:为保证某分部分项工程总体施工质量,总包单位按照甲方要求在该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在甲方指定区域(或范围)内进行小规模规定内容施工,该施工内容的质量水平能够代表大规模正式施工时的普遍品质且经过监理、甲方各级管理人员的认可,我们将此施工内容定义为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样板”。

数据上墙:在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主体或装修),参与工程管理的各单位(包括建设、监理、施工三方)按不同的抽检比例将现场砼、砌体、内墙抹灰的垂直平整、房间尺寸等实测数据在墙面或地面上标示出来,并据此进行查错纠偏,达到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

分户验收:在项目各单体竣工后,项目部组织总包单位、监理单体按照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并结合公司(或当地)的相关验收标准对所竣工单体的每一户及公共部位涉及主要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进行的专门验收,并将验收数据与结果采用统一规范方式予以公示。

质量通病防治:是指对单体工程卫生间、窗户、外墙等部位渗漏、墙面抹灰空鼓开裂、室内几何尺寸偏差、小区外线、绿化配套工程因施工不当导致物业不易管理等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治理,特别是有关项目工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的防治。

内部验收:在项目竣工(包括单体、外线、绿化工程)验收合格后并向物业公司移交前,工程部依据公司内部验收标准对竣工项目所包含的各项施工内容按照一定抽检比例(单体一般为40%~50%,外线重点针对使用功能、绿化全检)对涉及业主使用的主要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进行的专门验收。

第三章质量控制责任体系第四条项目部是项目实施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主体,公司工程部负责对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控制行为及结果实施监督和指导。

工程部是具体质量标准的制定人,项目部是具体质量标准的执行人。

第五条开发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委托与评审、施工图设计委托与评审等技术方案的草拟、论证和确定工作,并对上述工作的完成进度与质量负责;工程部负责对项目部上述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和把关。

该部分工作内容及要求同样适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外线及绿化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1 工程部主导负责项目规划方案设计过程的质量、进度控制,组织工程部内部评审,并在此基础上上报公司审核,以至最终获得公司的书面批复。

5.2 开发部应根据公司批复的项目规划方案和户型平面、立面方案,编制项目施工图设计委托书,并上报公司审核批准后,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工作。

5.3 开发部应全程跟踪和控制施工图设计进度与质量,组织工程部进行施工图内审,组织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并对施工图纸最终质量负责;工程部负责上述过程的监督、指导和把关。

5.4 项目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的三通一平方案,对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负责,并上报工程部进行审核。

第六条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特点,对总包单位编制的降水方案、地基处理方案、超深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方案等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在初审合格后报送工程部进行审核与备案,工程部对重大技术方案质量负责。

第七条工程部应指导项目部完成开工前的上述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从实施角度进行审核,并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最终落实负责;工程部负责监督、指导和把关。

第八条项目部负责项目开工后直至保修期结束前,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对项目建设的最终施工质量结果负责;工程部负责该过程的监督、指导和把关。

第九条项目部应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设计变更的有关技术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变更的技术质量负责;工程部对所有设计变更的可实施性与可能结果进行审核,并对变更的实施质量负责;凡是可能影响到产品使用功能与原设计初衷的重大技术变更,项目部必须上报工程部、成本部审核并备案。

第十条项目部负责根据项目产品定位,来确定项目开发过程中用到的,诸如门窗、电梯、入户门、智能化系统、太阳能等重要材料、设备的选型与技术标准,将其提供给成本部,并配合成本部完成上述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与评标工作;项目部负责根据工程部办出具的技术标准,对所有进场材料、设备进行检测检验,留存书面记录,并对进场材料、设备的最终质量负责;工程部负责上述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把关。

第十一条工程部负责制定和颁布公司范围内统一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标准、各项施工工艺、工法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项目部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对其上报的重大技术方案或变更进行审核,并对公司所有开发项目的技术质量标准和最终结果进行把关。

第十二条工程部负责制定和颁布公司范围内统一的项目实施阶段质量管理制度,负责监督、指导和落实本“制度”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部分全部内容,负责指导和监督项目部工程部完成项目开发(单体、外线、绿化)全过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完成各项目交房前公司内部质量验收,并对最终建造质量进行把关。

第四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第一部分房屋工程第十三条项目部对总包单位或甲分包项目的进场原材料、设备必须严格执行进场报验制度,报验必须逐批报验,不得漏报漏检。

每次验收必须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及供货商等各方共同进行,并留存各方签字认可的书面验收记录,其中甲方必须单独留存一份,以备后续核查。

进场材料及设备除要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检查质量保证资料外,必要时还需进行第三方检测及破坏性实验等,进场材料、设备的品质及质量首先应符合合同要求,当合同中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当图纸中亦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十四条项目部要对总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尤其针对重要工序的工艺、工法及施工方案,对不符合规范及公司要求的工艺、工法等须要求总包单位修正后再执行。

第十五条项目部在与总包单位签订合同前,必须将我公司对样板引路、数据上墙、分户验收、质量通病防治、防水专项验收、内部验收等内部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向总包单位明示,明确与此有关的检查标准、费用发生情况,并将其作为重要条款写入合同,避免与总包单位发生此类纠纷,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总包单位的检查与指导。

15.1 样板引路15.1.1项目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施工样板,但下列分项工程项目部必须将其列入到样板施工范围内。

1、钢筋2、砼3、砌体(含堵缝)4、内墙抹灰(含腻子)5、门窗安装(含框、扇及配件)6、室内地面(含地热)7、外墙保温 8、各类防水9、室内外贴砖及大理石(含电梯门套、电梯前室地面、楼梯踏步等)10、外立面装饰工程(含涂料、百叶、贴砖、石材等)15.1.2样板引路必须严格执行分级审批机制,项目部可根据自身机构设置情况,自行设定审批程序,但是针对上述4、6、9、10项等影响室内外最终观感效果和最终交房质量的样板,必须经过项目部总经理审批通过以后才能大面积展开施工。

各类样板审批程序文件必须采用显著方式标示于工地明显部位。

15.1.3分项工程施工样板一经验收通过即可指导全面施工,施工样板中实测项目的验收标准,必须严格按照数据上墙模块中实测数据合格标准控制表统一执行。

项目部工程部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样板工程质量标准展开施工,且必须保证该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质量不低于样板施工质量。

15.2数据上墙15.2.1项目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数据上墙的范围,但下列分项工程项目部必须将其列入数据上墙的范围内。

1、砼和砌体的垂直、平整2、内墙抹灰的垂直、平整、阴阳角方正3、房间尺寸的净高、开间、进深4、室内1米控制线5、窗洞和门洞的几何尺寸以上各实测数据的合格标准按下表要求:表一注:1、最大负偏差为实测值与设计值或推算值之差;极差为实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其中墙面抹灰的厚度按20㎜计算。

2、公共部位的抹灰实测合格标准比上表要求放宽1㎜。

15.2.2数据上墙必须严格执行层级比例抽检机制,即数据上墙的直接执行人为总包单位,项目部自监理、现场工程师、工程部经理,必须对总包单位数据上墙的内容按规定比例进行逐级抽检,并将检查人的名字和检查结果盖章上墙,作为对总包单位的工序过程质量及最终结果质量的认定。

刻章形式要统一,检查结果数据上墙时,不同检查单位(人)间用颜色区分开。

总公司对层级检查的抽检比例要求如下:总包单位:100%监理单位:不少于80%现场工程师:不少于40%项目经理:不少于15%工程部经理:不少于3%15.2.3数据上墙要及时,保证与工程进度同步,发现存在不合格的分项要立即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15.2.4工程部负责定期对项目部项目上墙的数据进行现场抽测,根据抽测结果在抽测部位加盖工程部的印章,印章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以此来判定项目部数据上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5.3 分户验收15.3.1对于已竣工计划交房的项目,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且最迟于交房开始前30天完成。

15.3.2分户验收由项目部进行组织,由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执行。

15.3.3项目部在执行分户验收制度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后附表格填写实测实量数据并留存备案,且必须将以下(但不仅限于以下)数据标识上墙:1、内墙1米线2、地面预埋管线走向弹线3、房间的净高、开间、进深15.3.4项目部分户验收完毕后交房前,必须将分户验收结果,通过统一的书面形式张贴于户内墙上明显处,张贴内容还应包括甲方联系人、乙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等。

15.4 质量通病防治15.4.1质量通病防治范围由工程部划定,质量通病防治具体工艺标准及保障措施,由项目部负责制定,由工程部进行审核,并报公司备案。

15.4.2质量通病防治具体实施有项目部负责,质量通病防治的工艺标准和保障措施由项目部工程部落实,并对具体落实效果负责,工程部负责监督项目部落实。

15.4.3以下各分项工程必须列入质量通病防治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1、主体砼裂缝2、室内地面开裂3、砌体与砼结合部开裂4、室内墙面抹灰空鼓开裂5、各防水分项工程防水渗漏15.4.4各单位工程施工完毕,内部验收时由工程部和项目部共同对当期质量通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奖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