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螺纹接头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钢筋下料、磨平→钢筋套丝加工→丝头质量检验及保护→套筒连接
2、作业条件
2.1 按照集团技术交底制度,仔细阅读图纸,确定钢筋接头等级类别(Ⅰ
级、Ⅱ级、Ⅲ级),施工前组织对施工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各级技术交底。
2.2 按集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完成进场验收,复检合格。
用于直螺纹连接施
工的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13 的规定。
2.3 连接套筒宜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且应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
头》JG/T163-2013的规定。
2.4 准备好切割机、钢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普通扳手、力矩扳手及量规
(环规、塞规)。
2.5 参与操作钢筋直螺纹加工、连接的工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
后持证上岗,人员应相对稳定。
2.6 车丝加工场地设置合理,搭设好钢筋棚,做好防雨防水措施,电源连接到
位。
3、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
1、准备好套丝机、砂轮切割机、砂
轮打磨机、环规、游标卡尺、力矩
扳手等专用工具。
2、确认加工接头等级(I 级、Ⅱ级Ⅲ
级)、各种规格的数量、使用部位
等。
3、加工用钢筋、套筒等按集团材料
验收管理制度,办理进场验收手
续,并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检
测合格。
钢筋套丝机
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
砂轮切割机
砂轮打磨机
1、为保证钢筋切头端部平整,钢筋
下料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严禁
使用剪断机剪断或用气割切割下
料。
2、成料两端和起量点端头必须用砂轮
切割机切掉,以确保端部平整,
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允许有
马蹄形或翘曲。
3、钢筋下料后端部仍不平的,应使
用砂轮机打磨平整。
钢筋下料、
打磨
环规
游标卡尺
砂轮机切割下料
切断后的钢筋端部
1、 按左表确定钢筋的套丝长度, 选
用相应的套筒。
2、 按钢筋规格所需, 调整试棒, 调
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 更换 定位盘,并调整好剥肋直径尺 寸,调整剥肋档块及滚轧行程开 关位置, 保证剥肋及滚轧螺纹的 长度, 装卡钢筋, 开动设备进行 剥
肋及滚压加工。
3、 钢筋丝头加工长度应为正公差,
钢筋套丝加 工
钢筋端部打磨
打磨后的钢筋端部
标准型套筒几何尺寸
保证丝头在套筒内可以相互顶紧。
4、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
液,当气温低于0C 时,应掺入
15~20%亚硝酸钠。
严禁用机油做
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5、单个滚丝轮大约可加工5000 个
丝头,应注意及时更换滚丝轮。
变径型套筒几何尺寸
控制剥肋及滚轧螺纹长度
剥肋及滚轧丝头
1、目测螺纹牙型完整,圆滑,有效 螺纹不得少于设计规定,牙顶大 于 0.3P (P 为螺距)的不完整丝 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 周长,同一螺纹不完整长度不大 于 1/4 圆周。
2、用游标卡尺测量丝头、套筒的长 度,是否与要求一致。
3、用螺纹通止规检查丝头的尺寸, 通规能旋入, 止规不能旋入或不 完全旋入为合格。
每加工
10 个 丝头用通、 止环规检查一次, 并 剔除不合格丝头。
4、丝头加工、检验完成后,应用专 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进行保护。
5、加工好的钢筋应堆放整齐,做好 防雨、防水、防污染措施。
验及保护
加工好的丝头
检查丝扣质量
丝头质量检 游标卡尺检查丝头长度
通规能顺利旋入
止规旋入不超过 3 丝
带帽保护,防止丝头损坏
1、 拔出钢筋连接端的保护帽, 检查 钢
筋丝头是否和连接套筒规格 一致,直螺纹牙是否完好无损、 清洁,如发现杂物或锈蚀时用铁 刷清除干净。
2、 用扳手将直螺纹连接套与一端 钢筋
拧到位, 再将另一端钢筋与 连接套拧到位。
连接必须从一头 到另一头
依次连接, 禁止从两头 往中间或者从中间往外连接。
3、 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 难易
情况,选用不同的套筒类 型, 采取不同的安装方法, 见左 图。
4、 钢筋连接时接头必须采用扳手 拧
紧,钢筋丝头必须在套筒中央 位置正对轴线相互顶紧。
带套筒保护丝头
加工好的丝头堆放好,防水、防污染
套筒连接
连接套筒
套筒连接方法
5、钢筋连接完成后,接头连接套筒外
应外露有效丝扣,且外露有效丝扣
为1~1.5 扣。
6、安装后必须使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
力(扭力值见右表)。
校核合格
后,在套筒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7、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
超过2P。
接头拧紧后,接头处的弯
折角不得大于2°。
8、扭力扳手不用时须将扭矩调为0,以
保证精度。
扭力扳手必须每半年用扭扭力值
力仪校核一次,并形成记录。
Array两钢筋端头在套筒内顶紧
套筒连接后内部剖面
扭力扳手检查扭矩值
检验完成,油漆标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