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1/10)、鲁迅《女吊》的主题是什么? (2分)
▪A、复仇
▪B、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C、批判传统文化
▪D、申冤
(2/10)、曹禺《日出》里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是() (2分)
▪A、黄省三
▪B、潘月亭
▪C、王福升
▪D、李石清
(3/10)、丁西林《酒后》里的三个人物,分别是丈夫、妻子和()。

(2分)
▪A、妻子的前夫
▪B、陌生的客人
▪C、丈夫的同事
▪D、妻子喜欢的人
(4/10)、“但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远留在人间,他不曾白来了一世”
出自哪篇文章? (2分)
▪A、胡适《追悼志摩》
▪B、鲁迅《影的告别》
▪C、巴金《十年一梦》
▪D、鲁迅《死火》
(5/10)、“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

”此话出自那篇文章? (2分)
▪A、何其芳《独语》
▪B、沈从文《烛虚》
▪C、周作人《鬼的生长》
▪D、废名《三竿两竿》
(6/10)、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 (2分)
▪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B、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C、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

▪D、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

(7/10)、穆旦《赞美》赞美了什么? (2分)
▪A、祖国山河的辽阔
▪B、中华民族不畏艰辛,舍身报国的精神
▪C、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富强
▪D、民族的团结
(8/10)、强烈地表达出“彷徨于无地”的两难选择的,是下面哪个作品? (2分)
▪A、鲁迅《死火》
▪B、周作人《鬼的生长》
▪C、何其芳《独语》
▪D、鲁迅《影的告别》
(9/10)、张爱玲《更衣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分)
▪A、严谨翔实地呈现满清以来的服装变迁历史。

▪B、突出张爱玲特有的苍凉感。

▪C、体现现代性对传统的革新。

▪D、体现服饰的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10/10)、卞之琳《尺八》的抒情方式最为独特的是() (2分)
▪A、诗中加插了括号中的注释文字。

▪B、历史感的营造
▪C、借物抒情。

▪D、诗的小说化和戏剧化。

(1/10)、鲁迅《灯下漫笔》指出中国人的奴性和“人肉筵席”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
▪A、正确
▪B、错误
(2/10)、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从一开始就是真心相爱,互相吸引的,但是因为个性的问题,才反复磨合,争争斗斗。

(2分)
▪A、正确
▪B、错误
(3/10)、何其芳《独语》是“独语体”散文。

(2分)
▪A、正确
▪B、错误
(4/10)、萧红《呼兰河传》(节选)写了“我”和“爷爷”的快乐时光。

(2分)
▪A、正确
▪B、错误
(5/10)、丁西林《酒后》的故事发生地点在酒店。

(2分)
▪A、正确
▪B、错误
(6/1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每节前三句都是相同的,只有第四句相同中有变化,这是典型的“依洄”风格。

(2分)
▪A、正确
▪B、错误
(7/10)、茅盾《子夜》中,吴老太爷猝死,吴公馆当晚笼罩着哀伤的气氛。

(2分)
▪A、正确
▪B、错误
(8/10)、鲁迅《死火》中的“死火”最终还是没能做出选择,从而体现出两难挣扎的强大震撼力。

(2分)
▪A、正确
▪B、错误
(9/10)、何其芳《预言》其实记录了一个梦。

(2分)
▪A、正确
▪B、错误
(10/10)、废名的《菱荡》不存在严格的故事,连人物都成了情境的点染。

(2分)
▪A、正确
▪B、错误
(1/10)、下面论断与《边城》的内容相符的是哪些? (3分)
▪A、湘西社会封闭、落后的世界。

▪B、民风的淳朴与人性的善良。

▪C、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进化。

▪D、原始和野性的爱情追求。

(2/10)、以下的观点,哪些符合鲁迅《灯下漫笔》的内容实际? (3分)
▪A、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表现出来的本质就是“奴性”。

▪B、中国是安排人肉筵席的厨房。

▪C、“人肉筵席”是“奴性”危害的表现。

▪D、所谓“和亲”其实也是奴性的表现。

(3/10)、废名《桥·灯笼》有什么特色? (3分)
▪A、情节淡化
▪B、跳跃感强
▪C、意象繁复
▪D、修辞手法丰富
(4/10)、鲁迅《在酒楼上》回忆了哪些故事? (3分)
▪A、“我”偶遇吕纬甫并一起喝酒的故事
▪B、吕纬甫为阿顺姑娘买花的故事
▪C、吕纬甫为弟弟迁坟的故事
▪D、“我”和吕纬甫当年追求进步、参加革命的故事(5/10)、周作人《金鱼》中,作者先后写了什么来表达对金鱼的态度? (3分)
▪A、金鱼兼有鹦鹉、哈巴狗的丑态。

▪B、金鱼在池子里是不协调的,只配活在金鱼缸里。

▪C、金鱼本身就是残疾的。

▪D、金鱼就是社会上守旧派的一种隐喻。

(6/10)、《正红旗下》作者讽刺了末代旗人的哪些生活方式? (3分)
▪A、玩物丧志
▪B、生活精致
▪C、好摆排场
▪D、繁文缛节
(7/10)、废名《纺纸记·菱荡》的写作特色包括() (3分)
▪A、散文化
▪B、情节淡化
▪C、语言清新流丽
▪D、注重意境的营造
(8/10)、茅盾《子夜》第一章吴老太爷经历了哪些事? (3分)
▪A、坐轮船到上海
▪B、受家庭舞会的刺激
▪C、坐汽车去吴公馆
▪D、和年轻人争辩
(9/10)、鲁迅《死火》写了哪些内容? (3分)
▪A、梦中坠入冰谷
▪B、“死火”燃烧自己帮助“我”走出冰谷
▪C、和“死火”相遇、对话
▪D、“我”刚走出冰谷就被车碾死
(10/10)、《骆驼祥子》写了哪些情节? (3分)
▪A、祥子练成了一个好车夫
▪B、祥子从兵营逃出来后病倒了,卖骆驼的钱被偷了。

▪C、攒钱买了一辆车
▪D、祥子回家种地去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