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案 2
五、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2班教师签名:
3班教师签名:
4班教师签名:
5班教师签名:
6班教师签名:
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分类
潜伏期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上将有疾分为普通型病痰、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
1.普通型痢疾2.中毒型痢疾3.慢性痢疾
三、细菌性痢疾的危害
1.菌痢威胁少年儿童生命2.中毒型痢疾损害大脑
四、细菌性痢疾的原因及传播途径 由细菌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是通过手、水、饮食、苍蝇等途径传播。
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多媒体课件。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病情凶险。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赞贤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学科)下册教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20年月日
教学课题
细菌性痢疾的危害与预防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它有哪些症状,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了解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原因,掌握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原因2、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