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房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机房建设工程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⑹每次进入基坑内施工时应先检查沟壁及防护措施情况,如有塌方迹象,应采取加固措施。
⑺挖掘泥水坑、流沙坑时,应先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施工。
⑻更换挡土板支撑时,应先装后拆。
⑼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周围应设栏杆,警示带。基坑成型后要及时浇灌混凝土,避免土体塌落。
⑽严禁在基坑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严禁各种机械、车辆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米内停、驶。
⑴基坑内设有专用通道,验收人员应从施工便道进入基坑。
⑵进入基坑前,应先检查基坑状况,及时检查支护设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进入基坑后需有专人监护基坑四周的变化,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基坑内人员撤离。
五、垫层施工
1.危害识别
⑴砂石、混凝土垫层施工时,装运砂石、混凝土的车辆潜在碰、压人的危险。
⑵人员在山区行走,潜在着滚石、坠落、暗洞、水域、溺水、迷路或野生动物的伤害。
2.削减措施
⑴教育员工遵守交通安全规则,掌握通行路况。
⑵交桩时穿戴好劳保,配备通讯设备和必要的防护工具,对工作区环境、地貌应先观察后作业,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二、测量放线
1.危害识别
⑴在定位放线过程中,潜在人员摔碰、打定位桩砸手等事故。
⑻更换挡土板支撑时,工序错误,易造成塌方伤人事故。
⑼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周围未设栏杆,警示带,人员、设备跌落基坑,易造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基坑成型后没有及时浇灌混凝土,导致墙体塌落伤人事故。
⑽在基坑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各种机械、车辆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米内停、驶易造成基坑塌方,伤人事故。
⑾基坑内无确实可靠的排水设施,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或通道不符合要求,易造成基坑塌方,伤人事故。
⑸临时设施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施工场地没有设环行消防道,在发生火灾时存在不能及时采取救火措施,人员、设备不能及时撤离的危害。
2.削减措施
⑴应先熟悉场地情况,标出危险地段,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⑵在特殊地段需由当地向导指引,勘察完现场后再进行场平施工。
⑶场地平整前对施工区域地下设施进行排查,摸底,将地下管道、电缆等用警示带或标识线标识出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场地平整。
⑿基坑开挖时毗邻已建管道、设施等易发生沉降、倒塌的危险。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对地下设施详细了解,设置标志,开挖时由专人负责指挥。
⑵开挖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或打支撑,支撑要牢固。
⑶人工开挖时,两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⑷在山区开挖时,应先清除周围山坡上的悬石或采取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
⑸使用挖掘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机械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挖土机械在输电线路下作业安全距离必需符合要求。
⑵测量设备放置不稳,造成倾倒伤人事故。
⑶桩点高出地面,造成行人拌倒。
2.削减措施
⑴施工人员在现场行走时,要认真观察地面,防止摔碰。打桩前对铁锤进行检查,打锤时握锤手不许戴手套,以防脱锤。
⑵测量设备作业时要安放要牢固。
⑶高处地面的桩点,要加醒目标记。
三、基坑开挖
1.危害识别
⑴机械开挖时,造成地下设施损坏,引发污染、火灾、触电伤人等事故。
⑵搬运施工机具,手要抓牢,人员配合要协调,做到轻拿轻放。
四、三通一平
1.危害识别
⑴在平原场地平整易造成人员坠井、翻车、沉陷等事故。
⑵在山区或沼泽地段场地平整,易发生人员和车辆坠落、沉陷等事故。
⑶在地下设施不明确,进行场地平整时,大型设备易将地下管道、电缆等损坏,造成泄漏、火灾、触电等危害。
⑷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办公室,材料库房、焊机房等临时设施未按安全防火要求进行搭设,或搭设不牢固,存在火灾、房屋倒塌的安全危害。
⑷施工现场搭设的临时办公室,材料库房、焊机房等临时设施严格按照安全防火要求进行搭设,并且搭设牢固。
⑸根据施工区域的大小,及临时设施的需要按安全防火要求配备消防器材配。施工场地设有环行消防道,任何施工车辆严禁在消防通道内停车。
第二节 土建施工
一、设计交桩
1.危害识别
⑴因车辆驾驶控制不严、通行路况不熟悉、交通管理不规范等,在去交接桩的途中存在着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⑾基坑内应设集水坑,开挖时按要求进行放坡,并设有人员、设备专用通道。
⑿基坑开挖时对毗邻已建管道、设施进行专人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基坑开挖工作。
四、基坑验收
1.危害识别
⑴没有基坑便道,在进入基坑时存在摔伤等事故。
⑵支护设施已发生变形但未有调整措施在进行基坑验收时存在塌方伤人等事故发生。
2.削减措施
二、材料采购
1.危害识别
⑴采购的材料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性能等与设计不符,易造成管道、管件开裂、物料泄漏、爆炸、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⑵材料自身存在质量缺陷,易造成爆炸、泄漏、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2.削减措施
⑴对到货的材料要认真组织验收,核对其规格、型号、技术性能等各项参数,确认与设计要求相符。
⑵选用信誉度较高的供货商,并对进场的施工材料,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一或抽检验收、试验。
三、施工机具准备
1.危害识别
⑴施工机具存在本质不安全(零部件存在残、缺、坏,线路老化,仪表失灵等)。配套电源线破损,易造成人员触电和机械伤害。
⑵搬运施工机具时,工机具脱手或人员配合不协调,造成搬运人员砸伤或工机具摔坏。
2.削减措施
⑴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其零部件不存在残、缺、坏,线路老化,仪表失灵等现象。同时检查配套电源线保证无破损,无老化。保证施工机具的配套仪表经过检验,并在检验期内。
⑵基坑开挖造成塌方伤人事故。
⑶人工开挖时,两人间距太小,易造成他人伤害。
⑷在山区开挖,易发生石头滑落伤人事故。
⑸挖掘机开挖旋转作业时,易造成斗臂碰撞伤人事故。挖土机械在输电线路下作业无安全距离,易成土石塌方伤人事故。
⑺挖掘泥水坑、流沙坑等特殊地等段时,未采取降水、支护等安全技术措施,易造成塌方伤人。
第一章油气集输站场安装与维修工程
第一节 施工准备
一、技术交底
1.危害识别
安全措施交底不清、不全面、不及时,造成人员盲目施工发生事故。
2.削减措施
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措施交底。同时组织项目所有施工人员对工程进行GAG分析,将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逐一分析,并针对危害源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消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