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教材ppt《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公开课1
人教教材ppt《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公开课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 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产__生__大___量__气_ 泡
有气体生成
②立即向试管中
_伸__入__带___火__星__的___木_ 条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_H__2_O_2_=M_=_n=_O=_=2__2_H__2O__+__O_2_↑____,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
做中考回放T1-T3,例3
中考回放
A 1.(2014.江西、南昌)下列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氦气
2.(2014·江西、南昌)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
D ,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
A.工业粉尘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风力发电
3.(2013·江西、南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概念 由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物质组成 由__一__种___物质组成
表示
一般__不__能____(填“能”或 “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有唯一的化学式
举例
空气、溶液
氧气、氯化钾、二氧化 碳
联系 多种纯净物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高频考点)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 率,而本身的__质__量____和化__学__性__质__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的物质。
定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
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化__学___性__质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
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
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
4.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_活___泼_ ,具有 _氧__化__ 性。
5.分别说出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 化学方程式(对照课本)
1.空气中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N2 约占_7_8_%__, O2
约占_2_1_%__,稀有气体_0_.__9_4_% ,CO2约占_0_.__0_3_%,其
他气体和杂质_0_._0_3_。℅
CO、NO2、SO2、可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有_计___入__颗___粒___物__和___臭___氧。
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无____色_无___味 的气体,__不__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_大___,液 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__淡__蓝___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当堂记忆
1.空气中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N2 约占_7_8_℅__, O2
约占_2_1_℅__,稀有气体_0_.__9_4_℅,CO2约占_0_.__0_3_℅,其
(3)木炭在C中燃烧的现象是__发出白光,放出热量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D操作中,反应生成
的浑浊的物质是__CaCO3__(写化学式)。
(4)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
__细沙(或水)__。
实验方法 ·指导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生成五氧 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 的作用下被压入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消 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4_P_+__5_O_2_=_点=_=_燃=_=__2_P__2O__5____。
3.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由_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__ 由___一__种___物质反应生
概念 物质生成_另__一__种___物质 成_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__
的反应
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通式 A+B+……→M
M→A+B+……
导学 三年中考 ·讲练
A.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
C 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 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量,生成红色粉末
②甲烷的燃烧:__C__H__4_+___2_O__2_=_点=__=燃_=_=__C__O__2_+__2__H_。2O
③酒精的燃烧:C__2_H__5O__H__+__3_O__2_=_点=_=_燃=__=__2_C__O__2+___3_H。2O
四、几组重要的概念
1.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是( B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实验与探究类
【例3】(2014·江西)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 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网
络搜索】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
质。
【实验设计】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燃烧匙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 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 的体积偏大
导气管要夹紧
点燃红磷后燃 烧匙立即伸入 集气瓶中
6.红磷的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 (1)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 应。 (2)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
7.其他装置
1.如图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错C 误的是( )
(2)与一些物质反应 Ⅰ.与单质的反应 ①木炭燃烧 a.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发___出__红__光______________; 在氧气中,___剧__烈___燃__烧__,___发__出__白___光_。
相同点:放热,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b。.化学方程式:___C__+___O__2_=点_=_=_燃_=_=__C_O__2___。
他气体和杂质_0_._0_3_。%
CO、NO2、SO2、可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有_吸___入__颗___粒___物__和___臭___氧。
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_无____色_无___味 的气体,__不__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_大___,液 态或固态时颜色变为___淡__蓝___色。
注意事项
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
红磷要足量
测量
结果 _偏__低__
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
过早打开止水夹会因装置内 气体 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 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装置不能漏气
待集气瓶冷却 至室温后再打 开止水夹
测量 结果 _偏__高__
导气管未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 瓶内气体受热顺着导管逸出
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
完成P13基础巩固T7和能力 提升T1-T3 讨论:
1.T7各选项中方程式的基本反应类型分 别是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T1-T3做题的思路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2HgO =△== 2Hg+O2↑
B.NH3+HCl === NH4Cl
点燃
C + O2 == CO2
硫 (S)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 热,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点燃
S + O2 == SO2
固学
完成基础巩固和能力提升 T7、T8
7.据中国环保在线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上半年全国
各省PM2.5浓度都有所下降。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
(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
__
(合理即可)__(答一条即可)。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8.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如图所示的四 个步骤:
请回答:
(1)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A__。
(2)在B操作中,木炭会燃烧的原因是 __木炭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又达到了着火点__。
③硫的燃烧
a.现象
不同点:在空气中,___发__出__淡___蓝__色___火__焰__; 在氧气中,_____发___出__蓝___紫__色__火___焰__。
相同点: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化学方程式:__S_+___O__2_=_点=_=_燃_=_=__S_O__2_。
④镁的燃烧 a.现象
在空气中,___发__出__耀___眼__的__白___光__________;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b.化学方程式:___2_M__g__+__O__2_=_点=__=燃_=_=___2_M___g。O
⑤磷的燃烧 a.现象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相同点;放热,生成
___大__b量_._白_化__学烟__方__程。式:_4__P_+___5__O__2_=_点=__=_燃=__=___2_P。2O5
4.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_活___泼_ ,具有 _氧__化__ 性。
5.分别说出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 化学方程式(对照课本)
反应物 在O2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点燃
(Fe) 放热,生成黑色的固 3Fe + 2O2 == Fe3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