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标准化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标准化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标准化汪 滨(中国标准研究中心)随着国际互连网络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业务与服务 电子商务!展现在世人面前。

电子商务是国际互连网络与EDI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EDI 到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电子商务使得国家与地区贸易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它使所有用户在产品质量与服务、降低成本、选择的多样化以及新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受益。

电子商务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将是持久的、多方面的。

未来几十年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EDI 及其优点简言之,EDI 即通过电子手段与贸易伙伴进行交易,各参与方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来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

基于通讯基础上的ED I 覆盖了许多需要纸张来完成的工作,例如与供应商订货和完成金融交易,因此通常用 无纸贸易!来形容EDI 。

正式地描述EDI,即以统一的报文标准(标准化商业文件)和最小的人力介入(实现贸易循环,尤其是重要交换中的文件的自动处理)将用于交换的数据或信息,用电子数据交换手段,从一个计算机,通过共用或专用通讯网络或有增值网络服务的通讯网络传输给另一个计算机用户。

EDI 主要有如下优点:(1)数据直接从计算机那里获得,不用翻译,不用手工重新输入,这样获得的数据更精确。

(2)数据的传递速度比邮寄、手工录入快得多。

(3)由于数据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贸易各方可以缩小库存和仓库空间,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并且释放劳务资金,实现真正的 以海为仓!。

(4)可以迅速送货、预期发货,使运输和办理海关清关手续的时间耽搁降至最小,从而增加了顾客的满意度。

(5)通过降低邮寄、复制、存档、分发和数据收集的花费而获得直接节约。

二、国际机构对电子商务的响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方式 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快。

各国政府和各主要国际机构都在积极制定影响电子商务的公共政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迎接电子商务给全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之在全球范围内更有序地发展,ISO/IEC 已着手研制相关标准。

1997年6月,ISO/IEC JT C1成立了JT C1 电子商务业务工作组!(BT -EC)。

欧盟:就制定影响信息经济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而论,欧盟较其他国际机构积极得多。

欧洲委员会一直非常关注解决与信息社会有关的问题。

尽管欧洲委员会制定政策的主要动机一直以保护主义为核心,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术创造性很值得称道。

欧洲委员会通过其下设的各个委员会管理对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的资助。

所资助的研究开发项目带来了一些创新性技术。

然而,欧洲目前还没有风险资本市场,资金只能来自各国的杰出公司和欧洲委员会的资助计划。

经合组织(OECD):作为全球政策发展中心,经合组织使其成员国政府对当前问题取得共识。

经合组织信息、计算机和通信政策委员会采纳了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全球信息社会!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内容包括电信问题(如服务定价、通用服务和移动电话)的声明;信息社会经济学;高性能计算和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标准;安全、隐私、保密和知识产权。

经合组织已作出巨大努力来制定政策、安全、隐私、加密和法律协调等。

经合组织也将成为确定信息技术产业之重要政策目标的一个重要机构。

七国集团:七国集团以其面对全球信息经济和社会的基本问题采取举措而著称于世。

该集团的电子商务政策小组(正式名称为全球中小企业组织)目前正在针对中小企业拟定促进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政策建议。

它还将探讨全球电子商务的立法协调和电子支付系统的货币政策等两方面的问题。

美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上免税商业环境的重大政策建议力争得到国际的支持。

根据这一建议,联机进行产品和服务订购、付款和交付的一切商务交易都应免征关税和销售税。

根据美国的立法,私营部门在制定其执行的一般意义上的商务规则和法律决议方面起领导作用。

在制定标准以及管理国际联机商务交易方面,政策不应喧宾夺主。

亚太经合组织:该组织的电信工作小组于1995年发表了亚太信息基础设施汉城宣言。

宣言的核心内容是,要使国际加值网络自由化并便于经营。

该组织已承诺,要通过研讨会、研究和试验等工作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1996年12月15日,世界组织批准了一项期待已久的协议,即在占世界电信业务90%以上的70个国家内实现电信市场自由化和无管制。

由于撤销管制和消除垄断,电信市场竞争预计会加剧,从而促进私营部门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加快新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如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发展。

世贸组织的另一重大举措是,1996年12月13日在新加坡发表了关于信息技术贸易的部长宣言,要求占世界信息技术贸易80%以上的欧盟及其他13个国家,在2000年以前取消这类产品的一切关税。

此外,世贸组织还在继续进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谈判。

它还监督成员国对 知识产权的贸易方面!的执行情况。

国际电信联盟(ITU):除了制定无线电通信及电信标准外,该组织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

它正∀电子商务标准化∀44中国标准化∀2000∀8在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更多地了解电信业对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该组织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甚为关注。

它将成为世贸组织电信协定条款的执行机构。

世贸组织缺少电信部门的专门知识,所以国际电信联盟自然成为支持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机构,这些国家谋求开放本国市场,以便获得新的电信和信息技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会已责成其国际局研究互联网等新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带来的国际知识产权问题。

初步的研究侧重于商标与互联网域名间的关系。

该组织召集了一组专家对这些问题发表意见。

它还代表互联网协会国际特别委员会,目前正酝酿对域名体制进行改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帮助这些国家建立适应全球信息经济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科文组织在这一具体领域没有直接的定规权,但能极大地影响信息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程度。

该组织认为,它有权保护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伦理、社会和法律价值观念。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4年,该组织在美国哥伦布市举行了联合国贸易效率国际讨论会。

会议正式启动了全球贸易网点!计划,旨在建立全球电子互联贸易服务中心。

目前已在近30个国家建立了50个贸易中心,为设法以电子方式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贸易服务。

国际清算银行: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世行正在调整其内部业务和对外服务。

世行信息技术发展!计划强调基础设施发展和政策制定,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该行经常资助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化银行业务系统项目。

它还参加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会议:该组织1996年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以促进现代信息通信与存储手段的应用。

世界银行集团:该行研究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意义!,并于1996年发表了研究报告。

三、电子商务的标准化电子商务要适应市场全球化的新形势,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并且得到广泛的普及,标准非常重要。

当前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各大公司都试图将各自产品的标准置入IN T ER NET的国际标准中,以使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意味着一旦IN T ERNET上的电子商务成为国际通行的贸易手段,中国将身不由己。

所以,组织有关企业和研究单位进行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已势在必行。

EDI的国际标准是U N/EDI FACT(联合国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EDIFA CT标准由联合国经济委员会欧洲第四工作组(国际贸易促进工作组U N/ ECE/WP∀4)负责制定,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许多国际组织,如欧洲委员会、国际商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等都派代表参加U N/ECE/W P∀4的工作。

U N/EDI FACT工作组在全球分为6个区域委员会,即北美、西欧、东欧、澳新、亚太和非洲委员会。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机构来决定政治问题、战略问题、技术问题和制定U N/EDIFA CT报文标准。

一些发达国家不仅积极采用EDI国际标准,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EDI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已采用EDI F ACT标准作为本国推广EDI的重要战略。

自80年代后期ED IFACT标准形成至今,发布的EDIFA CT标准、规范和报文标准已达200个,这些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类,如EDI FACT语法规则、报文设计指南等;报文类,如贸易、海关运输、金融等方面的报文;单证类,如发票、托运单等;代码类,如港口代码、包装代码等;管理类,如技术评审指南、报文提交程序等。

EDI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目前已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普遍使用,已成为当今参与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没有EDI就没有订单!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现实。

随着ED I国际标准的推出,ED I的应用已不仅只限于国际贸易,而且将在行政管理、医疗、建筑、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欧洲的报文发展小组,提出了制定有关贸易、运输、建筑、统计、保险、健康、社会管理、公益以及旅游、旅行诸方面的报文计划。

从某种意义上讲,EDI技术从一出现,便以极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其成功的因素除了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已达到较高层次和规模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EDI一系列标准的形成,因此EDI标准化工作是EDI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了推进EDI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我国于1991年成立了中国EDIFA CT委员会,下设7个工作组。

国家科委、外经贸部、电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17个部委作为成员参加了其中的工作。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了适应加速在我国推广EDI 的需要,曾把制定EDI标准的工作作为八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点。

截止1993年,列入EDI国家标准项目的有近40项,目前已完成的有20余项,这些项目大多是等同采用ED I国际标准。

可以这样说,这些标准的制定,大大解决了我国EDI应用部门的急需,填补了我国EDI 标准的空白。

但是,EDI的标准化工作对我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课题,我国的标准还实在太少,形不成我国EDI的标准体系。

为了加速我国EDI标准的制定,并形成我国自己的ED I标准体系,我国已于1995年编制完成了EDI的标准体系表。

列入体系表的除了EDI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外,由下列7个分体系组成。

它们是:EDI综合标准体系;EDI管理和规则标准体系;EDI单证标准体系;EDI报文标准体系;EDI代码标准体系;EDI其他标准体系;EDI相关标准体系。

列入体系表的标准项目近400项,其中已制定的标准34项,还不到应制定标准数的10%。

四、电子商务的认证机构美国为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可靠性,设立了专门的认证机构CA!,该机构既不代表买方,也不代表卖方,是个中立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