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职业素质与能力

开发职业素质与能力

目前的能力水平 你达到什么程度?
行动步骤 你将怎样做?发展方法是什么? 谁能帮助你?
时间表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
评估 你怎样知道达到了目标? 你能在什么方面做得更好?
总结和重新安排 下一个挑战是什么? 什么时间会出现?
计划内容
案例分析三
关注职场发展,调整职业方向
吴士宏曾是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可在许多年前,吴士宏还只是一个护士,她渴 望着自己职业的转换。1985年,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电子行业飞速发展,人才紧缺。她 决定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在长城饭店 门口,她足足徘徊了五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从容地迈上台阶,简简单单地进 入另一个世界。她的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的距离。
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一、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与能力的需求 (一)个人核心职业能力的新要求
企业对员工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1)自我管理 (2)团队合作 (3)学习能力
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二)现代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
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三)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期望
1、
2、
2、
3、
3、
4、
4、
如何快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案例分析二
高职生喜获欧盟上岗证,未出校门即被单位抢完
刚毕业的学生就可以获得欧盟认可的“IHK德国手工业资格证书”,如果 外语水平合格,还可以直接到德国就业。记者日前从南京职业教育中心获悉, 该校首批与德国合作教学的管道班和两个电工实验班未出校门就被外企以及电 力企业抢购一空。
(三)职业素质的分类
1. 影响人的职业活动倾向、目的及方向方面的素质 2. 影响人对职业活动过程调节和控制方面的素质 3. 影响人的职业活动水平、质量和效果方面的素质 4. 影响人的职业活动程度的素质 5. 体现人的整体形象和面貌方面的素质
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涵义 (一)能力与职业能力
据悉,这些学生在校期间70%的时间用在训练动手能力上。与其他高职院 校不同的是他们采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采用学校学习与工厂实践相结合 ,教师讲授和师傅带徒弟相结合,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与企业资金资助相结合, 工厂培训时间大于教室授课时间,班上2个教师,1个负责理论,1个负责技能 培训,这种模式在国内还不多见。班上学生将通过认证考试,获得德国手工业 协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拥有这一证书,在国外企业找工作无疑有了一块敲门砖 。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一、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具体的强化途径如下: (1)掌握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动态 (2)学好专业基础课程 (3)学好专业必修课程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二、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堂外充电
(1)讲座 (2)竞赛 (3)选修课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二)在社团中锻炼
开发职 业素质与能力
本章内容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能力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一、职业素质的概念与涵义
(一)素质与职业素质
➢ 素质,指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 ➢ 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
(1)现代企业依然强调专业技术的“硬实力” (2)现代企业看重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等“软实
力” (3)现代企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4)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认为内在素质胜过外在能力
知识提高 11种不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
1. 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的毕业生 2.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样干的毕业生 3. 没有发展或成就感欲望的毕业生 4. 不能与他人合作的毕业生 5. 以自我为中心、傲慢自负的毕业生 6. 缺乏个性、特长,或没有魄力的毕业生 7. 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8. 人际关系紧张的毕业生 9. 受过两次以上处分的毕业生 10. 体弱多病的毕业生 11. 外语水平差的毕业生
增添筹码
活动三 你我共同找差距
1、找到3个与你有同样职业理想的同学,一起来思考你们共同的理想职业和 岗位。
2、分享每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讨论并且对照公司组织或单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寻找差距。
3、对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职业能力检视,然后考虑将如何实现 自己的职 业目标。
主题
目标 你理想的职业与职位是什么?
经过一番思考,她鼓足了勇气,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威严的旋转门,顺应内心的召 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她的确是一个人才,顺利地通 过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到了主考官面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1)注重团队合作 (2)踊跃参与活动 (3)尊重差异 (4)适时适度表现自己 (5)淡看个人得失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三)在实践中成长
(1)兼职 (2)实训 (3)实习 (4)勤工俭学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拓展
(四)在培训中强化
参加培训有几个好处: (1)可以强化专业知识 (2)可以学习自己期待掌握的职业技能 (3)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拓宽就业路子,为职业生涯
析,总结出职业素质,并通过填写下表,对比梳理职业素 质提升的情况
期望的职业 这类职业和岗位所 个人已具备 个人还欠缺的 我最欣赏和希望成
和就业岗位 需要的职业素质 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
为的企业家榜样
案例分析一
珍惜在校生活,提高专业技能
高中不努力使杨青山独自一人来到了**职业技术学院。父亲的叹息,母亲的埋 怨,使杨青山更加郁闷。
据了解,一些外企还派了大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这一职业中心培训,增 强动手能力,增强社会应变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据悉,该中心的建筑工程 、机械制造、模具、电子、通讯等专业学生在二年级时就被预定一空。
案例分析二
也许你在十年前*一身力气可以胜任工作,目前却会因不知力使何处,被 社会淘汰。业务要学好,必须有两戒:一戒懒惰。人都有惰性,戒懒与戒毒差 不多,知易行难。许多人本可成大才,就是“懒惰”二字使他与成功无缘。去 掉懒病,心想事成,不妨一试。二戒虚荣。孔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也。”怕丢脸面,不懂不问,不懂装懂,这是学业务之大敌。不会不 为耻,不懂就要问,几天弄懂一个问题,几年下来就厉害了,恐怕要成为本专 业或本岗位的业务骨于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要对所处企业的业务全面通晓, 但起码要在和自己相关的业务上真正搞懂搞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权威” 、“专家"。有些话是很有道理的,如:“一招鲜,吃遍天”、“学个手艺养 全家”。人要想有一项专长很容易,只要肯全身心地投入你手头所从事的工作 ,并且不断地摸索、总结、提高,用不了几年就会出成果。学的一门手艺,即 使不参加工作,自己也可以养活自己。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运用“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谁都别想躲得过去。没有本事,没有专长的人,生 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你是一只羊,那你随时都有可能给狮子喂肚子,即便 你是一头狮子,生病了、衰老了、跑不动了,照样也要饿肚子。马克思的一句 话:“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在一 个工作岗位离开钻研业务谈进取,那是一句空话。
现在,杨青山已是学院礼仪队队长,勤工俭学部部长,与北京**旅游公司签 订了就业协议。杨青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着现实生活。
案例分析一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 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 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 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 大度、积极乐观;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克服 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试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1) 充分的表 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 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 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 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 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 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 做出正确决 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 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 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 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 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 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 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 用的发挥;策划能力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把握有效空间,筹办和开展 形式各异的介绍宣传和业务活动,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6) 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 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 起大错,导致工作的失误。
本前提的。 ➢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
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 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二)职业素质的特征
1. 职业性 2. 稳定性 3. 内在性 4. 整体性 5. 发展性
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