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a的测定
叶绿素a的测定
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ophyll a
第八组:四缺一小组
实验目的与意义
初步了解a的测定的原理和常规测 定方法 通过实验水体富营养化水样的前处 理的方法 熟练掌握抽滤装置及分光光度计的 使用
实验原理
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常见的有叶绿素a、b和c.叶绿素a存 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 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 广泛应用。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分为高效 液相色谱法(HPLC法)、荧光光度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 能够很精确地测定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但由于仪器昂贵,分析操作步骤繁琐, 一般不能用于野外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荧光光度计也能够精确地测定叶绿素 a的含量,特别是能够测定叶绿素a含量较低的样品,但由于分析过程中容易受 其他色素或色素衍生物的干扰,也不利于快速分析各类不同的野外样品。因此, 分光光度计法成为最常用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在所有分光光度计法中,根据所用的色素萃取液分为了丙酮法、甲醇法和 乙醇法等,再根据比色所用的波长,又分为单色法和多色法(例如单色丙酮法 和四色丙酮法)等。主要的细胞破碎法有研磨、低温冻融、超声破碎等。尽管 丙酮现在仍广泛用于实际分析中,但由于丙酮的萃取效率比较差,特别是对蓝 藻的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比较低,使得甲醇和乙醇成为替代丙酮的色素萃取剂。 不过,甲醇对人体毒害性大,且在酸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于是,乙醇成为 现在广泛应用的叶绿素a的萃取剂。超声波破碎法因快速、提取效率高等特点 也被研究者所青睐。
时间管理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从救火到重要紧急事情 提升效率是王道 防止他人浪费你时间
思维模式
6.深入-背后的背后
1.基础-学习积累知识
5.提升-思维路径
2.核心-积极思考提问
4.任务-发掘事物本质
3.方法-分类无处不在
增量和迭代
目标和过程
渐修和顿悟 量变带来质变 由事入理还是由理入事 渐是顿的实践,顿是渐的启发 顿悟仅仅是开月和弃指求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仅仅是加速器 不要沉迷于工具而迷失方向
路径和回溯
F A B G C Google D H E
数据处理
①和②为湖塘混合水样的两个平行样,③和④为铜绿微囊藻稀释液的两 个平行样。 665a、750a——未加酸提取液在波长665nm、750nm处吸光度 665b、750b——加酸后提取液在波长665nm、750nm处吸光度 665a(校正值)=665a—750a ; 665b(校正值)=665b—750b 计算方式:
A到E => 过渡依赖搜索引擎 知道要通过B->C->D才能够到达E 知道有多条路径可以达到E 知道在什么场景下选择什么模式
方法和模式
A B C D E 方法论 模式1
模式2 模式N
方法论≠模式 => 知识≠经验 知识=>技能=>经验=>模式 模式 = 特定场景下问题的解决路径 形成模式唯有日积月累
实验步骤
⑴水样前处理:当天现取水样,装成2个500mL平行样,再将实验室 原来配好的铜绿微囊藻稀释液取2个30mL平行样。将水样通过醋酸纤维滤 膜抽滤,抽滤时负压不应大于0.5大气压(50kPa)。抽滤完毕后,用镊 子小心的取下滤膜,将其对折(有浮游植物样品的一面向里),再用普 通滤纸吸压,尽量去除滤膜上的水分;滤膜放置表面皿上冷冻12h以上。 ⑵Chl-a的提取:将滤膜剪碎,放入具塞离心管,加入6mL热乙醇 (75℃恒温提取2min后用细胞破碎仪破碎,超声时间3s,间隔2s,破碎 3min后,用少量上清液清洗细胞破碎仪探头(小于1mL)。将装有提取液 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转速4000r/min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移入10mL 比色管中,再用2mL热乙醇提取液清洗、离心二次取得上清液。最后将提 取液定容到10mL。 ⑶Chl-a含量的测定:用含90%的乙醇溶液作为空白 对分光光度计调零。分别记录在750nm与665nm处各自的吸光度(分别记 为750a和665a),750nm处的测定是用来进行浊度校正的,吸光度应很低。 665nm处的吸光度应在0.1~0.8单位之间。在比色皿内加入1滴1mol/l盐酸 使酸化,混匀1min。再记录750nm和665nm处的吸光度(记为750b和66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