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电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电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姓名:工种名称:得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共30 分)
1、铁质配电箱体的铁板厚度为大于厚。

2、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220/380V 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是m。

3、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基本供电系统应按级设置。

4、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PE 线的重复接地点不应少于。

5、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应少于
6、配电柜的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应小于。

7、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通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8、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中心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可为
9、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10、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11、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中心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应为
12、潮湿场所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
13、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
14、室内明敷主干线的局部高度不得小于
15、Ⅱ类手持电动工具适用场所是
二、判断题:(每空 2 分,总共20 分)
1、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中,漏电保护器可以分设于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中。

()
2、需要三相五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
3、塔式起重机的机体已经接地,其电器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再与PE 线连接。

()
4、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隔离开关可采用普通断路器。

()
5、需要三相五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可采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绝缘导线代替。

()
6、施工现场送电的操作顺序是: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开关箱()
7、一般场所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


8、电焊机的外壳不必有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
9、室外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水、防晒、防砸的机棚,不必备有消防用品。

()
10、施工现场停电时的操作顺序是:开关箱→ 分配电箱→ 总配电箱。

()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得 1 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总共20 分)
1、架子搭设作业不规范可导致下列()事故。

A 、起重伤害B、坍塌C、物体打击D、触电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

A 、公司、项目经理、施工班组
B 、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工长C、公司经理、项目经理、施工班组
长 D 、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作业层
3、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其中的“一图”是指()。

A 、建筑总平面图
B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C、消防保卫设施布置图D、文明施工图
4、安全检查的方法主要有().
A 、量、看、测、现场操作B、量、看、测、靠C、量、敲、吊、现场操作D、量、靠、测、吊
5、建立()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

A 、安全教育考核制度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技术交底制度D、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
6、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的方针。

A 、预防第一、安全为主
B 、改正第一、罚款为主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D、罚款第一、改正为主
7、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环境前必须接受()
A 、质量教育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C、生产教育培训D、机械操作规程培训
8、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在采用()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
生产教育培训。

A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
B 、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 C、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新材料D、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9、安全生产的管理根本目的是()。

A 、没有事故,不出危险
B 、未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D、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0、施工现场悬挂警示标志的目的是()。

A 、为了装饰
B 、上级要求C、引起人们注意,预防事故发生D、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四、简答题:(每个简答题10 分,总共30 分)
1、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的控制要点有哪几项?
2、国家处理安全问题的“四不放过”指的是什么?
电工类
一、
1、 1.5mm
2、7
3、三级
4、 3 处
5、1.5m
6、 1.5m
7、 2.5m
8、0.9m
9、30m10、3m11、 1.5m12、不大于 15m
13、不大于0.1 秒14、2.5m15、潮湿场地
二、
1、×
2、√
3、×
4、×
5、×
6、√
7、√
8、×
9、×10、√
三、
1、B
2、A
3、B
4、A
5、 C
6、C
7、B
8、C
9、D10、C2、
四、问答题
1、答:第一、临时用电安全第二、内外架子及洞口防护第三、作业面交叉施工及临边防护第四、大模板和现场对料防坍塌第五、机械设备使用安全3、
2、答:第一、在调查处理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第二、员工及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第三、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第四、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