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流通加工成本管理第一节流通加工成本的构成一、流通加工概念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包括对物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等简单作业。
流通加工是现代物流系统构架中重要结构之一。
流通加工能够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和物品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流通加工对物流活动具有增值作用。
在各个国家,流通加工实际上都已广泛地开展,日本、美国等物流发达国家则更为普遍。
随着我国加入WTO 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都面临着如何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艰巨任务,作为新兴的物流企业必须面临着这场变革,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作为物流环节的流通加工,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经营形式,必将为物流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
二、流通加工作用(一)流通加工与生产型加工的区别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组织、生产管理方面并无显著区别,但是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区别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以此来区别多环节生产加工中的一环。
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零配件、半成品,并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2.流通加工过程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
一般来讲,如果必须进行复杂加工才能形成人们所需的产品,那么就需要由生产加工来完成,生产过程理应完成大部分加工活动,流通加工对生产加工是一种辅助及补充。
流通加工绝不是对生产加工的取消或代替。
3.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o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能密切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加工活动,从加工单位来看,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二)流通加工的作用流通加工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提高加工材料利用率利用流通加工环节进行集中:下料,可将生产厂直接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使用部门的要求下料。
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北京、济南、丹东等城市对平板玻璃进行流通加工(集中裁制、开片供应)后,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
2.方便用户用量小或临时需要的使用单位缺乏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而依靠流通加工可使其省去再进行初级加工的设备及人力,从而方便了用户o.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和钢板打孔等。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建立集中加工点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林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可提高加工质量,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从而降低了加工费用及原材料成本。
较大的加工余量,这样出材门在对钢板下料时采用气割的方法,留出例如,一般的使用部.率低,加工质量也不好。
集中加工后利用高效率的剪切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上述缺点。
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方式的优势流通加工环节将实物的流通分成两个阶段。
一般说来,从生产厂到流通加工点这段输送距离长,而从流通加工点到消费环节这段距离短。
第一阶段是在数量有限的生产厂与流通加工点之间进行定点、直达、大批量的远距离输送,可以采用船舶、水车等大量输送的手段;第二阶段则是利用汽车和其他小型车辆来输送经过流通加工后的多规格、小批量、多用户的产品。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优势,加快输送速度,节省运力和运费。
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在流通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改变产品某些功能的简单加工。
其目的除上述几点外,还在于提高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
例如,内地的许多制成品(如洋娃娃玩具、时装、轻工纺织产品、工艺美术晶等)在深圳进行简单的装饰加工后改变了产品的外观或功能,仅此一项就可使产品售价提高20%以上。
所以,在物流领域中流通加工可以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活动。
这种高附加值的形成主要着眼于满足用户的需要来提高服务功能而取得的,是贯彻物流战略思想的表现,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加工形式。
二、流通加工的形式(一)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法由于加工目的和作用不同,流通加工的形式多种多样。
1.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流通加工通过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流通加工可以达到延长产品使用时间的目的。
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将生产出来的单调产品进行多样化的改制,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如对钢材卷板的舒展、剪切加工;平板玻璃按需要规格的开片加工;木材改制成方木、板材的加工;将商品的大包装改为小包装等。
3.为了消费方便、省力的流通加工发挥流通加工中心人才、设备、场所的优势,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如对钢材定尺、定型,按需求下料;将木材、铝合金加工成各种可直接投入使用的型材;冷拉钢筋及冲制异型零件;钢板预制处理、整形、打孔等加工等,使消费者省力,方便了消费o4.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流通加工利用流通领域的集中加工代替原分散在各使用部门的分别加工,不仅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提高加工质量,而且还能使加工后的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o5.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对一些形状特殊,影响运输、装卸作业效率,极易发生损失的物品进行加工,可以弥补其物流缺陷,如对自行车在消费地进行装配加工,将造纸用材料磨成木屑的加工,对石油气的液化加工等,均可提高物流效率。
6.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流通加工某些流通加工,可以帮助克服生产大批量、高效率的输送与消费多品种\多户头的矛盾。
如水泥中转仓库从事的散装水泥袋装流通加工以及将大规模散装转化为小规模散装,就属于这种流通加工形式。
7.为实现高效率配送而进行的流通加工配送中心通过对物品进行各种加工,如拆整化零、定量备货、定时供应等。
这些加工活动为实现高效率配送创造了条件。
的主要形式(二)我国流通加工.我国常见的流通加工形式,包括剪板加工、集中开木下料、配煤加工、冷冻加工、分选加工、精制加工、分装加工、组装加工、加工定制等。
1.剪板加工剪板加工是指通过在固定地点设置剪板机进行下料加工,或设置各种切割设备将大规格钢板切小或切成毛胚的流通加工。
2.集中开木下料它是指在流通加工点,将原木锯截成各种木材,同时将碎木\碎屑集中加工成各种规格板材,还可进行打眼、凿孔等初级加工。
3.配煤加工它是指在使用地区设置加工点,将各种煤及一些其他发热物质,按不同配方进行掺配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如无锡燃料公司开展的动力配煤加工等.4.冷冻加工冷冻加工是指为解决鲜肉\鲜鱼等在流通中保鲜及搬运装卸问题,所采取的低温冷冻的加工方式.5.分选加工分选加工是指针对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较大的情况,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而采取的人工或机械分选加工方式.6.精制加工在农牧副渔等产品的产地和销售地设置加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
7.分装加工这是指为了便于销售,在销售地区按所要求的零售起点进行新的包装、大包装改小、散装改小包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等。
8.组装加工组装加工是指采用半成品(高容量)包装出厂,在消费地由流通部门所设置的流通加工点进行拆箱组装,随即进行销售。
9.加工定制企业委托外厂进行加工和改制,是弥补企业自身加工能力不足的一项措施,如加工非标准设备、工具、配料、半成品等,可分为带料加工和不带料加工,前者由使用单位供料,加工厂负责加工,后者由加工厂包工包料。
三、流通加工成本构成在物流系统中进行流通加工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流通加工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由以下方面构成:(一)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因流通加工形式、服务对象不同而不同。
物流中心常见的流通加工设备有数种设备项目,如剪板加工需要的剪板机,印贴标签条码的喷印机,拆箱需要的拆箱机等。
购置这些设备所支出的费用,通过流通加工费的形式转移到被加工的产品中去。
(二)流通加工材料费用在流通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一些材料,如一些包装材料,消耗这些材料所需要的费用,既是流通加工材料费用。
(三)流通加工劳务费用在流通加工过程中从事加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工人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的总和,即为流通加工费用.流通加工其他费用)四(除上述费用外,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等费用,也是流通加工成本的构成费用。
为简化核算,对流通加工成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第二节流通加工成本的计算一、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内容流通加工的直接材料费用是指对流通加工产品加工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以及燃料和动力等费用。
与工业企业相比,在流通加工过程中的直接材料费用,占流通加工成本的比例不大。
(二)材料消耗量的核算为了正确计算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量,企业应当采用连续记录法;‘及时记录材料的消耗数量;记录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量的原始凭证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等。
为了正确计算材料消耗量,期末,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只领未用的材料,应当添制“退料单”,“退料单也是记录材料消耗的原始凭证。
只有严格材料发出的凭证和手续,才能正确计算和确定材料消耗的数量。
(三)消耗材料价格的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可以按照实际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也可按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但无论采用那种计价方式,加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都应当是材料的实际成本。
当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时,由于同一材料的购入时间和地点不同,各批材料购进的实际单价可能不一致,因此,物流企业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正确计算消耗材料的实际价格。
当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时,物流企业应当正确计算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材料成本超支差异,或减去应分摊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四)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在直接材料费用中,材料费用数额是根据全部领料凭证汇总编制“耗用材料汇总表”确定的。
在归集直接材料费用时,凡能分清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应单独列出,以便直接计入该加工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属于几个加工成本对象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应当选择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加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单中。
(五)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需要分配计入各加工成本对象的直接材料费用,在选择分配方法时,要遵循合理、简便的原则。
分配方法中重要的因素是分配标准,分配方法通常是以分配标准命名的。
分配方法的简单原则,主要指分配方法中的分配标准,其资料应当容易取得,便于计算。
在直接材料费用中,流通加工所消耗的材料和燃料费厨的分配,一般可以选用重量(体积、产品产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系数分配法(标准产量分配法);流通加工所消耗的动力费用约分配,可以选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系数分配法(标准产量分配法)、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