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八课第一框题《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八课第一框题《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中学序曲
一、设计依据
本课设计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中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第一框题。

由两目组成。

告别小学,跨进中学大门,学生步入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站在成长的节点上,学生思虑很多。

他们思考的问题正是他们彼此需要面对的现实。

初中学生具有幼稚与成熟的矛盾特点。

他们虽然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是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对中学生活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又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担心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本课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他们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使学生理解中学时期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既要坦然面对,又要懂得这个阶段对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2. 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逐步培养运用已有经验分析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懂得努力就有改变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学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学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四、教学方法
1、案例式“引悟结”
2、情境式“引悟结”
3、体验式“引悟结”
五、教学过程
【总引】播放音乐PPT《军训夏令营生活》
想一想,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到高新一中初中校区来完成中学学业?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引入本课《中学序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军训夏令营期间生活的总结,既是对学生入校两个星期生活的总结,又是对下一个环节的铺垫。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生活充满期待。

探究分享一:中学生活初体验
【引】快速回答:请用不同的词语,说一说自己进入中学的体验。

【悟】想一想,说一说:举例说明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区别。

学生思考回答,从年龄、身高,思想,心智,学习任务,社会责任,自我需求等方面对比。

【结】教师总结: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堂思考的积极性。

用思维的碰撞来进行思考和区分,从而使学生自然发现中小学的区别,体会自身角色的变化。

【引】图片展示“猜猜他是谁”。

【悟】想一想,说一说:他的回忆告诉我们中学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中学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我们要珍惜。

【引】阅读感悟:钱学森的故事。

【悟】想一想,说一说:钱学森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结】教师总结:中学阶段为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引】看图思考:人类的生长曲线
【悟】思考: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结】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引】想一想,说一说:进入七年级后,有些同学感觉自己有了一些变化。

【悟】想一想,说一说:下列变化正常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结】教师总结: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打下更加丰厚的底色。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学生活的不同侧重点的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中学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探究分享二:初中生活再体验
【引】想一想,说一说:请用不同的词语说说你初中生活的初步感受。

【悟】思考: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对自己进入中学生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明确中学生活带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从而为下一个环节感受礼物的意义做好铺垫
【引】图片展示,我校开展的各类集体活动。

【悟】想一想,说一说: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么多的集体活动呢?
教师总结:集体活动能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引】视频播放: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悟】思考:开展社团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悟】想一想,说一说:开学以来,最吸引你的是哪门课程?为什么?
【结】教师总结: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我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的展示,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初中校区的生活充满了期待;通过对中学课程吸引力的调查,使学生了解中学各课程的性质,让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明确中学生活带给我们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引】想一想,说一说:小学生活中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进入中学后你准备怎样弥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悟】相关链接:小刘激发潜能,超越自己的故事。

【结】教师总结:进入中学后的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让我们有机会重塑一个新的“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我的反思、对自我的规划,引导学生在新学期开始规划自己的中学生活,珍惜中学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探究分享三:中学,我们来了
【引】写一写,说一说:在纸上写下自己初中三年想要实现的10件事。

【悟】分享并思考自己如何实现这些事情。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分享,既让学生对自己的初中生活制定了目标,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引】观看视频资料:《学长们的中学生活》
【悟】课后思考:面对榜样学长们,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树立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来的初中校区的中学生活,从而很好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结】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的生活轨迹、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构建,联系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实际,引发学生对新生活的思考,教育学生珍惜新起点,引导学生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达成了教学目标,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问题的探讨过于深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