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统编版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专题练习(附答案)(1)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1.结合说明文字,为下方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
(不少于100字)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答案】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
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
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关注图片上的文字,“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不仅是两个人的手,还是两代人及很多人的手,这一握手的喜极而泣,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
同时这一握手也是传递与搭建。
故答案为: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
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
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点评】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由此可见,语言生动形象、修辞得体、能感染教育观众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2.下面是将要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汉字及英文单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答案】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
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
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
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解析】【分析】本题徽标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举办地是山西,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
由举办地是山西,可分析出整体构图是“山西”的书法变体,点明了举办的地点;由“山河”可分析出在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由“青年运动会”可分析出“跑道”的要素,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由“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可分析出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故答案为: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
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
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
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
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
3.某公司进行岗位培训。
请你根据下面流程图,向客服中心的员工简要说明他们在“顾客回访流程”中的具体职责。
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你们先从售后中心那里拿到顾客的资料,然后给顾客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满意度。
如果满意,就直接记入档案;如果不满意,就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最后记得把相关部门报送的不满意原因和处理结果也记入档案。
【解析】【分析】此题答题时注意图中的要素,“售后中心”“客服中心”“顾客”“相关部门”要做的事情,重点注意“满意度”处的两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故答案为:你们先从售后中心那里拿到顾客的资料,然后给顾客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满意度。
如果满意,就直接记入档案;如果不满意,就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最后记得把相关部门报送的不满意原因和处理结果也记入档案。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图类的图文转换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图表,明确图表表述对象,抓住关键词语和数据进行概括。
“图文转换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比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会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如“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因此,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和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再比如,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会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
比如,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结构,用复句则要体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二是字数的限制。
比如,表达时要注意年月和数字的规范。
第三,要注意表达时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的变化或规律时,选用的词语一定要准确。
本题是某公司进行岗位培训的结构图,客服中心的员工在顾客回访过程中首先箭头逐次指向顾客资料和电话回访,也就是拿到顾客资料给顾客打电话,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箭头分为两步,满意则直接记录档案,不满意则通知处理并产生结果后记录档案。
注意本题在表述时应该采用第二人称。
4.下面是某校学生自己制定的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请把这一过程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考试总结与反思,首先是核对答案,找出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果自己仍存在问题,重复上面的流程,直到解决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方框里是事件的主干,箭头是发展趋势或行为走向。
本题难点在“找问题”到“针对性训练”之间的叙述。
叙述中要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如“首先”“然后”“直到”等。
故答案为:考试总结与反思,首先是核对答案,找出问题,就这些问题和同学讨论或者请教老师,自己再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果自己仍存在问题,重复上面的流程,直到解决问题。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
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注意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例如本题:是考试题目总结与反思的过程,方框里是事件的主干,箭头是发展趋势或行为走向。
本题难点在“找问题”到“针对性训练”之间的叙述。
叙述中要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如“首先”“然后”“直到”等。
5.学校安排了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专题阅读课程。
下面是一位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课程实施流程图。
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课程从阅读作品开始,同时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可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特色等角度解读作品,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再借鉴他人的评论,最后形成自己的小论文。
【解析】【分析】从图上来看,这是专题阅读的流程图,应先从阅读作品开始,把握作品内容和背景,作品内容方面包括“情节”“人物”“环境”“语言”,背景包括“作者”和“时代”;接着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背景把握作品的主旨和艺术美,再借鉴他人的评论文章,最后形成自己的小论文。
故答案为:课程从阅读作品开始,同时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可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特色等角度解读作品,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再借鉴他人的评论,最后形成自己的小论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抓住图表中关键的内容。
做此题,先要弄清图表的直观内容,推出图表深层次的内容;然后理出陈述的顺序和层次;再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6.下面是《2010—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情况》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变化的两个特点。
2010—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情况【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答案】①八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最高达23.6%。
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到2017年一直高于4%。
【解析】【分析】读《2010—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情况》图表,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变化的两个特点。
该图是柱状图和曲线图的综合,柱状表示的是2010—2017年这七年中每一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数,柱状图显示:八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曲线有两条,一条表示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七年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这条曲线图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到2017年一直高于4%。
另一条表示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这七年中的增长率。
这条曲线图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这七年中的增长率有起有伏,增长率最高达23.6%。
故答案为:①八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最高达23.6%。
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2012年到2017年一直高于4%。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7.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请写出其中3个构图要素(BEIJING Candidate City除外),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构图要素:该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式样的数字2022、奥运五环图案为设计元素。
寓意:①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滑雪人物的运动形态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③滑道式样的数字2022,生动自然,点名举办时间。
④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并凸显奥林匹克精神。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
分析时一定要紧密结合题干“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