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挡土墙首件方案

挡土墙首件方案

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土建四标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武九高速土建4标项目经理部2019年3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1)三、主要工程数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进度计划安排 (2)五、人员、设备情况 (2)六、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过程 (3)七、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7)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8)九、环境保护 (13)十、文明施工 (15)十一、施工防风、防汛保障措施 (15)路基防护(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目的1.1 编制依据1、根据相应的施工图设计。

2、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标准。

3、我方施工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及拟定参加本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人员数量。

1.2 首件目的1、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制定详细施工工艺方案,经监理批准,首先制造出一件工程样品。

监理工程师对其材料、设备、工艺进行检查评估;对报检程序、表格进行规范;对首件工程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对该分项工程的材料、施工工艺、报检检查程序、样品各项验收指标的结论性意见或报告;作为对后期同类工程施工指导和验收标准。

同时,对首件工程存在不足,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2、通过首件工程认可制工作的展开,围绕质量一流及工程全面创优的总体目标,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施工管理,贯彻以工序质量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确保分部工程质量,以分部工程质量确保单位工程质量、以单位工程质量确保项目质量的创优保障原则,抓好关键性分项工程首件工程质量,制定完备的施工指导意见,将首件工程取得的经验指导后续施工。

二、工程概况武九高速WJ4标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23+300—K29+400,路线全长6.104公里,位于文县临江镇。

设计时速80Km/h,全段整体式路基宽为25.5米,分离式路基宽为12.75米,桥涵与路基同宽。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为:路基土石方58.2万方,路基附属工程4.1万方,主线路基总长度约850米,隧道2055米/4道,桥梁2895.05米/7座,合同工期32月。

K23+327.5-K23+357.5段路基右侧仰斜式挡墙作为本标段路基挡土墙工程首件工程。

三、主要工程数量该段挡土墙为C25片石混凝土,挡墙长30m,平均墙高6m;主要工程数量约为:C25片石混凝土586.1m3,(其中C25混凝土410.2m³、片石175.9m³),挖基1474m³,开挖土方52.7m3,锥心填土236.4m³。

首件挡土墙具体断面尺寸及结构形式图见附图。

四、进度计划安排我单位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我部计划首件路基挡土墙防护首件工期为20天,初步计划工程起止日期为:2019.3.15~2019.4.3。

五、人员、设备情况1、人员安排为了安全、快速完成工程,我项目部组成以项目经理牵头的领导组织机构,对该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进行总体安排及控制。

为了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班子。

下设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下设工程部(含测量)、质检部、安保部、物设部、财务部、合同部、办公室、试验室。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施工及施工管理,现场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人员。

施工队施工人员为10人,技术人员为3人。

2、施工人员机械安排情况如下表:试验段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注:人员、机械数量为暂定数,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过程6.1施工准备6.1.1技术准备组织工程部、试验室、测量队、作业队等相关人员进行熟悉挡土墙设计图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质量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材料质量要求及检测方式频率等。

6.1.2施工现场准备根据施工现场清理地面,基坑开挖完成及时做好安全防护,保持基坑坡面平顺,并做好防排水设施。

6.1.3测量准备测量队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段放样,确定挡土墙的边线及标高,保证挡墙的整体线型圆顺。

6.1.4试验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本段为C25片石混凝土挡墙,试验室进行C25砼配比实验,依据砼试件,确定理论配合比依据试件确定理论配合比,以及路基挡墙防护所使用的原材检测试验。

6.2施工工艺6.2.1施工顺序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方样→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不满足设计按要求处理)→立模→浇筑挡墙→拆模养生→墙背碎石反虑层设置→墙背回填。

6.2.2仰斜式路肩挡土墙技术标准挡土墙基础底部宽3.48m,高0.75m,底部靠近路基内侧下坡1:0.4坡面1:0.4,墙身宽2.55m,墙高6m,靠近路基内侧坡比1:0.25。

基础墙身采用C25砼,每隔10m设置伸缩缝一道,缝宽2cm,采用沥青木屑板。

泄水孔尺寸Φ10cmPE管,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布置,最下一排高于地面线0.3m设置,在泄水孔进口处,设碎石、砾石反滤层及隔水层、以防止水流渗入地基。

挡墙起终点以锥坡形式接填方边坡。

挡土墙基础底面埋置与改沟沟底以下深度不小于1m。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设计参数[δ]=250Kpa,当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换填5%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0%。

(1)基坑放样并开挖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基坑位置线并标识。

基础或坡面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人工进行清理整平并夯实。

并通知监理工程师与中心试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不小于[δ]=250Kpa,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不满足要求的进行地基换填处理。

基坑中有水时,周边做截水沟和集水井,先将水排干,再施工,且基础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0%前不得受水浸泡。

按照设计图纸中给出的截面尺寸,放出基础边线,打入钢钎并在其上用红油漆标出点位,最后根据放样结果系上线绳作为标高控制线。

边坡稳定性差且基坑较深时,应分段跳槽开挖,并设置临时支护。

(2)基础、墙身浇筑①挡土墙的基础施工前,做好场地临时排水,雨天施工坑内积水及时排除。

②墙基础在已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进行,倾斜地基按照设计挖槽,不能用填补法筑成斜面。

根据放样的挡墙轮廓线加固模板,模板线型直顺,保证砼浇筑时不胀模。

③施工所用片石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石料,石料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厚度为150-300mm。

立模时要按照设计尺寸挂线,在每模浇筑过程中经常校正线杆,每模浇筑时,应在表面插入片石(预埋石笋),以保证每层互相咬接,并在浇筑前砼面清洗干净,浇筑时分层浇筑,振捣到位,片石掺入量不大于片石混凝土体积的20%,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5cm,片石边缘距结构物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片石不得触及预埋件与模板。

其中模板接缝水平一致,竖向施工缝一致,线条整齐划一。

④伸缩缝、沉降缝的设置,浇筑每隔10m设置伸缩缝一道,采用2cm厚沥青木屑板。

⑤泄水孔同排泄水孔应设置在同一标高上,坡度向外、孔底平顺、孔内无堵塞,不得有倒坡现象。

泄水孔尺寸Φ10cmPE管,间隔2-3m,上下交错布置,最下一排高于地面线0.3m设置,在泄水孔进口处,应设碎石、砾石反滤层和隔水层、以防止水流渗入地基。

泄水孔施工完成后必须用人工或机械钻孔进行疏通。

⑥挡墙养生,每模浇筑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6.2.3施工注意事项①防护工程基础施工前,须将地基夯实,且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

②挡墙施工时,施工放样、标高定期进行复测,各项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③挡土墙应选用坚硬且无风化,浸水不崩解的石块。

④应注意挡土墙与岸坡的衔接。

⑤基础必须按照设计尺寸开挖,并与墙基础一同浇筑砼。

⑥现场浇筑时,每段墙基础、墙身宜一次完成浇筑,当采用分段浇筑时,应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并预埋好预埋件与笋石,连接处的混凝土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⑦浇筑混凝土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墙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进行墙背回填,与防排水设施的施工,并按照设计要求填料和密度分层填筑、压实、墙背排水设施施工应与随填土及时施工,在距墙背1.0m以内不宜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人工夯实碾压,且满足设计要求;⑧详细尺尺寸见附图。

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6.2.4施工要求:1、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2、在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丰富地段修建挡土墙,宜避开雨季施工。

3、眀挖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对,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处理。

基坑开挖宜分段跳槽开挖进行。

坑内有水应随时排干。

采用倾斜基底时,基底标高应按设计控制,不得超挖填补。

4、基底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挡土墙端部伸入路堤与嵌入地层部分应与墙体同时浇筑。

挡土墙顶应找平抹面或勾缝,其与边坡间的孔隙应用粘土或其他材料夯填封闭。

6、挡土墙与桥台、隧道洞门连接时应协调施工,必要时加临时支撑,确保与墙相接的填方或山体的稳定。

七、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工程确保优良。

2、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管理措施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一管理者管生产同时必须管质量,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及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3、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3.1施工前有针对性地对各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各工序标准化作业细则,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对使用新型设备人员要确保培训质量,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3.2认真执行设计图纸审核制度,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现场每一位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

3.3施工前后自始至终要对所有工程的中线、水平严格执行双检制,各种测量资料收集要及时、齐全,保证资料均从现场取得。

3.4在施工中充分发挥专、兼职质量检查人员的作用,对涵洞及路基工程各工序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在监理人员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工程每一环节质量均有保证。

3.5在施工中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各施工工序的人员根据工作质量和工程的优劣进行奖罚,促使各工序人员都把质量放在首位,使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安全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避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目标。

2、安全保障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3、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4、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安全保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及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工程、物资、机电、实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施工队长组成,其中:项目经理对本段工程安全承担主要责任,施工队长对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安全保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保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