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对比 ppt课件
中国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对比 ppt课件
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 需要
满足决策和监督需要
披露工具
交流工具
交流工具
基础
核算基础为权责发生制,核算 前提为持续经营
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为
权责发生制,确认、计量 和报告前提为持续经营
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均为报 告基础
1.《企业 会计准则—
记账本位 币
人民币
—基本准则 》
要素
无差异
人民币,以外汇收支为主 按所处经营环境及企业所使用
形成或取得投资的成
本;区分权益法和成
本法,权益法允许将
3.《 企业
初始计 量
初享的资始有金差投被额额资投确并成资认按本单为10大位股年于 权 权直应 益 投线形 成 投成 本 入或 法 的取 , 长得 且 期投 不 股资 确 权的 认 投成 股 资本权按;投照不资公区差允分额价权;值益投计法资量和者 无差异
现行的中国会计准则(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简称CAS)是我国财 政部在2006年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颁布的。总体来讲和国际 会计准则已非常接近,但还有所区别。
下列对照表是专门为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与公司管理者分 析和交流会计信息制作的,内容涉及中国新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准则及国际会 计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也包括无差异但需要正确把握的会计处理方法,但不 构成也不试图构成对会计准则的解释。
会计
摊销;投资者投入的
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
第2号
同约定价值计量
——长
期股
权投
资》
损益确 认
无差异
权益法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 年净损益的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成本 采用成本法时,所确认的收益 法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中所享有 仅限于所收到的被投资者自投 的份额确认当期投资收益,所确认的收益 资日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
5.
初始计 量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
资产按照合同约定 价值计量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公允 价值计量
无差异
《企
业会
计准 则第 4号
后续计 量
无差异
不允许重估
重估增值确认为权益,重 估减值确认为费用
—— 固定 资产
定期复 核
定期复核使用年限
、残值率、折旧方 法
至少年末复核固定资产的折旧年 限、残值率和折旧方法
的,可选用外币
的主要货币为功能货币
资产、负债、权益、收入 资产、负债、权益、收益、费
、费用、利润
用
质量要求 无明显差异
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
关性,可理解,可比性, 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可比性以及公允表述 审慎性,及时性
计量方法
初始计量为实际成本,后继计
量为市价、可变现净值、可回 收金额
额计入当期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投资 曾确认减值损失的,应在恢复账面
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当日公允价值小于 价值后确认当期损益
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大于原账
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权益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
主要区别
框架(IAS)
2006年前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06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比
国际会计准则分为两部分,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 英文为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简称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英文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
《企
业会 计准 则第
初始计 量
投资者投入的存 货按照合同约定 价值计量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公允价值计 量
无差异
1号
——
存货
》
后继计 量
无差异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已计减值 损失准备可以转回
无差异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主要区别
2006年前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框架 (IAS)
初始计量为历史成本、公
允价值,后续计量为历史
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 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无差异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主要区别 2006年前会计准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则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 框架(IAS)
发出成 允许采用后进先 本 出法
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允许选用后进先出法
2.
《新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对照表》
主要区别
目标 功用 性质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框架
2006年前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2006年
(IAS)
版)
无特指的目标人群
以公众投资者为首的财务 报告使用者
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
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 满足了解财务信息的需要等
限制 无具体准则
4.《 企业会 初始计量 无具体准则 计准则 第3号 ——投 资性房 后续计量 无具体准则 地产》
转换 无具体准则
不得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自用的房地
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 产、为将来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而正
房地产
在建造的房地产、不能完整用于赚
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作为
仅限于所收到的被投资者自投资日后产生 配额(陈注:应该无差异)
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
减值准 备
允许转回
不得转回
允许转回
主要区别
中 国 会 计 准 则(CAS)
2006年前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2006年版)
国际准则编报财务报告的框架 (IAS)
目的 无具体准则
未规定
正确反映投资性房地产在现金流量
上与自用房地产以及可供正常销售 的房地产之间的区别
靠取得,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 之后的合理市场价值
入当期损益,无需折旧或摊销
在成本模式下,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为转换后的
账面价值。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
转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为转 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
换后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 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强调转换前
定期复核不动产、厂场及
设备的使用寿命、折旧方 法
》
减值与 已计减值损失准备 转回资性房地产初始成本为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前发生的成本
自建投资性房地产初始成本为完工
日成本。完工前不作为投资性房地 产,而作为不动产核算
区分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成本模式的后
续计量适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仍需折旧或 无重大差异,但强调公允价值应反
摊销;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 映资产负债表日而不是该日之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