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2 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各种 科学的调查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反 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的过程。环境统计调查 就是按照确定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搜集反映环境现 象特征的原始资料。搞好统计调查,详尽占有资料, 对于整个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统计资料的搜集工作必须符合准确性、及时性 和完整性的要求。准确、及时、完整地搜集统计资 料,这是统计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只有统计 调查所取得的原始数据是准确可靠的,才能保证统 计分析的结论符合客观实际。
2.2.2 环境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 2.2.2.1环境统计调查的种类
(1) 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 和专门调查两大类。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是以原始记录为基础,按一定的 表格形式和时间程序,自下而上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的调查组织形式。 专门调查是为了解某种现象或研究某项问题而专门 组织的调查形式。这种调查形式大都是一时性调查, 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2.2.3.4 确定调查的时间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即调查资料所 反映的现象客观存在的时间。如果要统计时期指标, 就要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起止时间;如果统计的是 时点指标,则要规定统一标准时点。
2.2.3.5 确定调查组织形式和方法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有多种,我国常用的调 查组织形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 查、抽样调查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有直接观察 法、凭证法;采访法等。
2.1.2 统计资料的类型 统计资料一般分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 大类,介于其中的还有等级资料。 2.1.2.1 计量资料
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标志 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计 量资料一般具有计量单位,属于连续型资 料。
2.1.2.2 计数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 单位的个数,这样所得的资料称为计数资料。计数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全面调查 组织形式,它是按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抽取一 部分单位组成样本,根据样本的调查结果对总体的数 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 抽样调查具有如下特点: ①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抽取的,排除了人们主观因 素的影响。 ②抽样调查的目的是根据样本的数量特征对总体的数 量特征作出推断。 ③抽样误差可以控制和计算。
2.2.4.2专门调查
(1)普查 普查是为某一种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 性全面调查。主要用来调查现象在某一时点的状况。
(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主要用来 搜集某些重点单位的统计资料。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 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解剖麻雀”式 的典型调查,通过典型单位来说明事物的一般情况或 一般规律;一种是“划类选典”的典型调查,通过各 类的典型资料,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2.2.5环境活动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2.2.5.1环境活动的原始记录
环境活动的原始记录,是指基层单位通过一定的表格 形式,对生产、科研和业务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资源 利用以及污染危害等实际情况所做的最初记载。
(1) 记录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的 排放量,所含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数量及噪声的污 染记录。
2.1 统计资料的概念与类型 2.1.1 统计资料的概念
统计资料是指所有可以推导出某项论断的事实或数 字。统计资料是统计分析始资料是指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次级 资料是指已经加工过的数据,通常是具有权威性的 公开发表的资料,如统计年鉴等。 统计中把研究某特定问题搜集到的资料称为关于这 个问题的统计资料的集合。一个统计资料集合的主 要特征有:元素; 变量; 观测。
2.2.3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而要求严格的工作, 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搜集到所需要 的资料,在进行某项调查之前,尤其是进行 较大型或普查形式的调查活动,必须事先制 定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以便有计划、有步 骤地进行调查工作。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2.2.3.1 确定调查的目的和指标
⑧填写报表时,要认真仔细;报表完成后,应检查 错误并按逻辑审核要求对数据进行审核。填好的正 式报表如需修改时,不要直接涂改,应在需修改数 字处,用红笔双横线,将更正数写在原数字上方。
⑨统计表必须有主管负责人、环保负责人、统计负 责人和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 位公章,否则无效。 ⑩各填报单位在报送统计表时,应附有填报说明。
2 环境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统计资料的类型;了解环境统计调 查的意义、种类和方法,掌握统计调查方案 的制定、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 频数分布的概念和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掌握统计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原则和要求。 重点、难点: 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报表制度;专门调查; 统计分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危险废物 集中处臵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处理厂(场)。 (3) 环境统计综合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综合报表是为反 映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及在区域、流域的 分布情况和工业污染治理的状况,检查各地区污染物总 量控制计划的完成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环境统计综合报表的实施范围包括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 企业(其中包括乡镇、个体等经济类型的企业)、生活排 污单位及城镇居民、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 (场)、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厂等。 环境统计综合报表是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基 层报表进行汇总整理并编报得来的。
资料没有计量单位。计数资料属离散型资料。
2.1.2.3 等级资料
将各观察单位按某项标志的等级顺序分组,所得各 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这类资料与计数资料 不同的是:属性分组有程度的差别,各组按大小顺 序排列;与计量资料不同的是:每个观察单位没有 确切的量,因而又称为半计量资料。
2.2 环境统计调查 2.2.1 环境统计调查的意义
2.2.3.6 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包括组织领导,宣传动员,调查时间进度,人员培 训,任务分工与联系,经费预算,调查表、宣传资 料、器材的准备以及资料的检查制度等内容。此外, 在大规模调查前,最好先进行小范围试点,以便检 查、修改调查计划。
2.2.4 环境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2.2.4.1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5)环境统计报表填报要求 ①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统计法》规定填报单位 必须履行的义务,各填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 全面地报送,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 造。 ②各填报单位、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需要在本表式中增加少量指 标,但不得打乱原指标的排序和改变统一编码。 ③填写统计报表前,必须仔细阅读填报说明,认真理 解指标含义,掌握统一的口径和计算方法,并严格按 照统一的格式和期限填写各项数字。
首先应根据环保工作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调查目的总的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解总体的情况; 另一类是探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 康的关系,环保措施与效果的关系等。 调查指标是根据调查目的选定的统计指标。调查指标 要精选,重点要突出,不可贪多求全,分散精力。
2.2.3.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④统计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 得擅自更改。“危险废物”以吨为计量单位的数字 保留二位小数,“锅炉蒸吨”及以“万元”为计量 单位的数字保留一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 留至1位小数,监测的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位数填报, 其他数字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⑤统计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需要用文 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 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上下对齐; 需要填写符号的,要准确工整,易于辨认。
(2) 记录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
(3) 记录环保设备拥有情况。 (4) 记录污染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情况。 (5) 记录环保组织机构和环保工作人员的数量、 构成及变动情况。 2.2.5.2环境统计台账 所谓统计台账,就是将零散的原始记录资料, 按时间顺序定期汇总并集中登记于一个表册,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和档案化,便于填表和核 查。
(4)专业年报制度 专业年报制度是为了解全国环 境管理工作情况和环保系统自身建设情况而设计制 定的报表体系,由各级环保部门的业务主管部门具 体填报实施。
专业年报收集反映的是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管理工作 的情况,各类统计资料的收集、填报、审核、汇总 等工作,由各级环保部门相关的业务主管机构承担。 专业年报共25张,按业务管理职能划分,报表目录 见表2.4。
确定调查对象,就是确定调查的总体,划清总体的同 质范围。 确定调查总体后,组成这个调查总体的个体单位就是 调查单位(或观察单位)。
2.2.3.3 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就是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登记的各项问题, 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
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三点:
①调查项目要精选。②项目的定义要明确。③各项 目之间尽可能相互联系。 把调查项目按照提问的逻辑顺序列成表格,就是调 查表。调查表的填写应力求简便清楚,多用选择、 填空以及简单的符号(如“√”,“×”.,“0”, “-”等)或数字,少用文字回答。为了正确统一填 写调查表,应编制填表说明。
统计报表是国家或政府定期取得基本统计资料的一 种调查组织形式。统计报表制度是由基层单位、各 级组织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填报范围、指标 体系、报送时间与报送程序由下而上逐级向上报送 统计资料的一种制度。
我国实施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综合报表制度、 专业报表制度。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按报告期分别又 分年报制度和半年报定期报表制度。年报的报告期 为当年1月至12月底,半年报的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 至6月底。 (1)环境统计报表的内容 环境统计报表的基本内 容包括报表目录、表式及填表说明三部分。 (2)环境统计基层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基层报表是 基层企事业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及统计台账汇总整理、 编报的有关环境保护的统计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