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茶道核心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茶道核心精神是什么

中国的茶道核心精神是什么
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
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

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

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加以界定,以求取得
统一的认识。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茶艺、茶道和茶德问题。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道
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
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
“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
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

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

”月之一轮,映像各异。

“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清、敬、和、乐朝鲜与中国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

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
形成“中正”精神。

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

也就是劝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过度虚荣,知识浅薄却到处炫耀自己,什么也没有却假装拥有很多。

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

所以中正精神应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应成为人效中的生活准则(尹炳相:《韩国的茶文化与新价值观的创造》,载于《农业考古》1997年2期)。

后来韩国的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四个字,也折射了朝鲜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由此亦可见,朝鲜的茶礼精神就是茶道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