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的要素

景观设计的要素


等高线表示法


专门用来表示一个 园址的路基平整的 平面图叫“地形改 造图”。 既表示地形改造的 等高线和原地形等 高线,同时也表示 所有建筑物、大路、 小道、围墙的轮廓, 以及其他设计的结 构要素。
等高线表示法

基本原则
3. 所有等高线都是各自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决不能交叉,每一条等高线其一侧是较高点,而另一侧是较低点;
山脊
性质 韵律感:山脊和山谷的大小和间距能直接影响景观的韵味。
山脊
性质

充当分隔物,作为一 个空间的边缘,犹如 一道墙体将各个空间 或谷地分隔开来。 “分水岭”,降落在 脊地两侧的雨水,将 各自流到不同的排水 区域。

凹地形


凹地形在景观中可被称为碗状洼地。当与凸地形相连接是,它可完善地形布 局。 形成方式:当地面某一区域的泥土被挖掘或当两片凸地形并排在一起时。
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地形 植物材料 建筑物 铺装 景观构筑物 水体设计
地形
1.概要 2.地形的表现方式 3.地形的类型 4.地形的实用功能
概要


地形:地球表面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 “大地形”: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 “小地形”: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道 所引起的水平面变化的地形。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或 波纹。
凸地形
性质 调节小气候:影响光照和风向
凸地形

东南坡不受冬季风的 侵袭,而受夏季微风 的吹拂,冬季太阳的 辐射和间接受到夏季 午后太阳的光照的原 因,成为最受欢迎的 开发地段。
凸地形

凸地形可以阻挡冬季刮向东南部的寒风,从而使其更加温暖。
山脊
与凸面地形相类似 的地形,脊地总体 上呈线状,与凸地 形相比较,其形状 更紧凑、更集中。 性质 限定户外空间边缘 调节坡与周围环境 的小气候 提供具有外倾于周 围景观的制高点, 沿脊线有许多视野 供给点,脊地终点 景观的视野效果最 佳,成为理想的建 筑点。
等高线表示法

基本原则
1 .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2 .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 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
等高线表示法

地形平整:“填方”和“挖方” 在平面图上,当等高实线从原等高线位置向低坡移时(走向较低数值 的等时(走向较 高数值的等高线)则表示“挖方”。
控制视线

坡顶可作为视野屏障,遮盖位于其坡脚部分的不悦景物
控制视线
控制视线

“制高点”对景观中设计要素的分布和视野有重大意义。 视野开阔
制高点示意
控制视线
3.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地形可被用在外部环境中,影响行人和车辆运行的方向、速度和节奏。
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
3.影响引导路线和速度

等高线表示法

山谷: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是等高线向上指向,即指向较高数值的等高线。 山脊: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是等高线向下指向,即指向较低数值的等高线。
等高线表示法

凸状地形:在平面上由同轴、闭合的中心最高数值等高线表示。 凹状地形:在平面上由同轴、闭合的中心最低数值等高线表示。其中 最低数值等高线的绘制,常用短小的蓑状线表示。
坡度分析图
模型表示法

地形最直观有效的表示方法; 材料:陶土、木板、泡沫、厚 纸板或聚苯乙烯塑料等。
计算机绘图表示法
百分比法

斜坡的倾斜度等于斜坡的垂直高度除以整个斜坡的水平距离(上 升高/水平走向距离=百分比)
坡度的设计标准和尺度






0~1%(过于平坦):排水性差,除了适宜作为受保护的湿地外,几 乎不适宜作为室外空间的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 1%~5%(比较理想):适合大面积工程用地,而且不需要平整土地。 缺点:如果在一片区域内延伸过大,在视觉上易变得单调乏味。 2%:适合草坪运动场的最大坡度,或平台和庭园铺地的设置。 3%:地面倾斜度显而易见,低于3%,地面相对呈水平状。 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人行道最大极限坡度为10%。 10~15%:起伏型斜坡。有陡斜的感觉,为防止水土流失,应尽量少 动土方,主要的工程设施须与等高线平行,以便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土 方挖填量,并能与地形在视觉上保持和谐。 大于15%:因其陡峭一般不适于大规模的开发。
垂直形状与平坦地形的对比
平坦地形
性质
5.
具有多方向特性的地形。 在平面上,某点向都有方向的运动具有同等 的选择。
平坦地形可以让所有给点向各方向发展

在平坦地形上 适合布置具有 延伸性和多向 性的设计构筑 物和设计元素。
平坦地形极为 灵活、实用, 具有许多潜在 的观赏特性和 功能作用。

大规模散布的建筑、停车场和娱乐设施是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
改变运动的频率:斜坡地面或一系列水平高度变化;起伏的山坡和土丘地形可 被用作障碍物或阻挡层,以迫使行人在其四周行走,以及穿越山谷状的空间。
4.改善小气候
5.美学功能

土壤的可塑性,使得地形可被当作视觉要素来使用
美学功能
地形的实用功能之美学功能
深圳某汽车绿地广场
铺装
1.铺装材料的功能作用和构图作用 2.地面铺装的设计原则 3.基本的铺装材料
谷地
与凹地形相似,景观中的一个低地,具有实空间的功能,可进行多种 活动。 性质 与脊地相似,具有方向特性,适宜布置活动场地。 谷地属于敏感的生态和水纹地域,它常伴有小溪、河流以及相应的泛 滥区,同时,谷地底层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产。

地形的实用功能
地形的使用全依赖于设计师的技能和想象 1.分隔空间
地形的类型

地形可以通过它的规模、坡度、地质构造以及形态加以归类和 评估。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地形的形态是涉及到土地的 视觉和功能特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形态角度看,景观就是实体(空间制约因素即地形本身)和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的一种连续的组合体。 实体和虚体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各种不同地形类型所构成:平 地、凸地、山脊、凹地以及山谷。
凸地形
表示方式:以环形同心的等高线布置围绕所在地面的制高点。 表现形式:土丘、丘陵、山峦以小山峰。 性质 一种正向实体,同时是一负向的空间,被填充的空间。 可建立空间范围的边界,凸地形的坡面和顶部限制了空间,控制视线 出入。

凸地形
性质 最具抗拒重力而代表权力和力量的地形。 在景观中可作为焦点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要素,特别是当其被较低矮、 具有中性特性的设计形状所环绕时。
凹地形
性质

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可将处于该空间中的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中 心或底层。
地形的边封闭了视线,造成孤立感和私密感
凹地形
性质 封闭性和内倾性,可成为理想的表演舞台。
在凹地形中视线内向和向下
凹地形
性质 凹地形可躲避掠过空间上部的狂风 凹地形与同一地区内的其他地形相比更暖和,风沙更少 较低的底层周围比较潮湿,容易积水。

山脊的脊线和脊线终点是最好的视点, 能向外观察周围的景观
山脊
性质 导向性

视觉:具有摄取视线并沿其长 度引导视线的能力。可用转换 视线在一系列空间中的位置, 或将视线引向某一特殊焦点。 功能:位于脊线或平行于脊线 行驶都是最方便易行的。山脊 是流动要素的理想场所。

在山脊的顶部可 顺脊线布置建筑、 道路和停车场
空间和私密性的建立必须依靠地形的变 化和其它因素的帮助
平坦地形
性质
3.
对水平面的协调作用,能使水平造型要素与水平面构成统一协调感, 自然地与外部环境相结合。
水平的形状与水平地形相协调
赖特~草原住宅
平坦地形
性质 4. 水平地形的视觉中性,使其具有宁静的特点,成为其他引人注目物 体的背景。任何一种垂直线性的元素,在平坦地形上都会成为一突 出的元素,并成为视觉的焦点。


平坦地形

定义:指在视觉上与水平面总体上相平行的地面,包括有微小的坡 度或轻微起伏的。 性质: 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易让人产生舒适和踏实的感觉,是人们站 立、聚会或坐卧休息的理性场地;
1.
稳定
平静 愉快
平坦地形的性质
平坦地形
性质: 2. 开阔空旷的、暴露的感觉,没有私密性
平坦地形自身不能形成私密的空间限制
蓑状线表示的等高图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明暗调(灰调)和色彩: 以不同的浓淡或色彩表 示高度的不同增值; 较淡的色调表示较高的 海拔,反之,则表示较 低的海拔; 当明暗色调层次渐进和 均匀时,整个海拔图的 外观最佳。
明暗与色彩表示法



可以用于“坡度分析图” 表达特殊园址地形结构 的手段。 以坡度斜坡为基准,深 色调代表较大的坡度, 浅色调代表较缓的斜坡; 它更好地帮助确定园址 不同部分的土地利用和 景观要素选点。
分隔空间

空间因观赏者以及地平线的位置会出现扩大或收缩感
分隔空间

在任何一个限定的空间内,其封闭程度依赖于视野区域的大小、坡度 和天际线
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
2.控制视线

由于空间的走向,人的视线会沿着最小阻碍的方向通往开敞空间; 地形一侧为一片高地,而另一侧为一片低矮地时,空间就可形成一种朝向较 低,更开阔一方,而背离高地的空间走向。
概要

地形被认为是构成景观任何部分的基本结构因素。 地形能系统地制定出环境的总顺序和形态,而其它因素则 被看作是叠加在这构架表面的覆盖物。 地形是所有室外空间和用地的基础,可作为其它设计因素 布局和使用功能布局的基础或场所。 设计程序中首要任务之一,绘制“基础平面”(base plane)或园址的地形图。
相关主题